发布于:2007-05-16 10:41:16
来自: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
[复制转发]
钢筋成品看护的责任归属问题
我是一名老钢筋工,在工地摸爬滚打30年,对钢筋施工方面的事深有感触,多年淤积的心结无处倾诉,在网上找到了两处我的事业之家,一个是国家标准建筑设计网论坛,一个是网易结构论坛,只有在这里,我的心里话才能一吐为快。
钢筋绑扎完成后,混凝土浇筑之前和在浇筑进行中,必须派“钢筋工”来看护钢筋成品,从表面上看,似乎很合理,很天经地义,但是,经过实地考察深入剖析,经过实践检验,这是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事实证明,这也是一条极端错误极其荒谬的规矩,是主观臆断和官僚作风在钢筋混凝土工程中的一种外在的体现,假如国家规程规范里有这种规定,那么,这样规定是百分之百的大错而特错的,错误到给工程质量埋设隐患尚且稀里糊涂的地步。
首先说明一些事实以作证明。
前些年是由质检站派人验筋,近年来是由监理公司派人蹲守工地负责验筋,什么叫验筋呢,就是钢筋工绑扎完一个施工段的钢筋时,找管事的人来检查验收,看看合不合格,有时也给打分做记录,这就叫验筋,按新的国家规定,监理要跟随作业组检查,纠错,或者给以指导,可事实上,你干完了活,得低三下四的请他们才来,监理们高兴了,不检查也能顺利通过,如果得罪了他们生了气,那就惨了。鸡蛋里挑骨头是常有的事。遇有冒牌的钢筋工钢筋绑错了,修都修不起,返工就更没有时间了,说这些干啥,跑题了不是?
只要上级验完了筋,施工方就算是过了“鬼门关”,可以随便“揣鼓”了,电工敷设线管,架子工搭跳,木工抄平,多工种同时作业,全在绑完的钢筋成品上行走践踏,等到浇筑混凝土时,钢筋成品已被糟蹋得一片狼藉,工友们叫“一团乱麻”,当浇筑混凝土时,工长则要求钢筋工派人看护钢筋,这名钢筋看护者到现场一看,跟验筋时的场景截然不同,顿时傻了眼,想返修钢筋成品已无从下手,再说也修整不起了,无奈之下,只得听之任之,在打混凝土时,混凝土工更是毫不留情,任意踩踏,只要钢筋被埋入混凝土中,就算完事大吉,这是挑最严重的讲,不严重的,被埋进混凝土中的钢筋成品,按照国家规定的钢筋绑扎质量检查验收标准衡量,有多少是合格的?凡是长头脑的人,你稍加分析,便知结果。
刚才上街看了一会拆除旧楼,我就纳闷,为什么没人去测量一下那些钢筋成品在混凝土中的位置,究竟合不合乎国家质量规范呢,咋就没人加以总结呢,因为那个两层大楼没有裂缝,心安理得。
假如你是国家副总理,你若是不相信我说的话,认为我是在威言耸听,那你就也来个微服私访,偷偷的潜入到当过钢筋工的农民工中间,跟他们谈心,问问前些年,他们眼中的钢筋成品是如何被埋进混凝土中的,你就知道“一二三”了,之后,也好修订一下国家的那几本相关的规程规范,使之趋于更合乎实际。
要求钢筋工来看护钢筋成品,所有的责任全归钢筋工,无论其他工种的人怎样“破坏”,都得靠钢筋工来修整,这钢筋工人天生就是倒霉鬼。有时我们用二三十人修钢筋,连续修整两三天,这冤无处诉啊,因为什么呢,钢筋绑扎完成了,只差别的工种进度没到,一时半会儿不能打混凝土,这期间,其它工种的人们全上去踩踏,等到打混凝土之前,想找人验筋,也不敢找了,监理是十拿九稳的,平常懒得到现场去看,检查时你不合格我不签字,混凝土就打不成。那就修吧,承包这点活儿,这一下就损失了一千多元,老板才不管呢,谁让你有胆量承包钢筋了?你若说讲理,有时候,这世界上是无处说理的。
又跑题了,书归正传,继续讲述我的经历。
有一年,我包某工地的钢筋活,签约时,我不负责看护钢筋,也不管现浇板和圈梁钢筋垫保护层,这一年真好,我注意到,所有的钢筋成品无人破坏,老板和工长都看得紧,遇有歪斜的扣筋,混凝土工及时修正,从不马虎,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因为他们没有依赖和“抓手”,不认真不行。
还有一年,也是一座4层的框架服务楼,我也不负责看护钢筋,同时承包的两座楼,一座是5层的教学楼一座是6层的食宿楼,就没推出去,负责看护钢筋。在施工中,我不负责看护钢筋的那个4层的服务楼20多个柱子在打完楼板混凝土放线时,从没发现有歪的,然而,另外两座楼,派两名钢筋工整日整夜的看护钢筋成品,加固锁定,可每当新楼层放线时,总有几个歪的,时常被上级罚款,有时,我亲自跟着加固锁定柱子的钢筋,每当一放线,还是有的歪了5~6公分,就是找不出原因差在哪里,你说奇怪不奇怪,像我这样处处求真处处较真,结果是处处碰壁处处吃亏,这事也许永远也解释不清。也许在外国就不这样?在中国就是不行?就是不行?
归根结底,钢筋成品看护的责任归谁,是症结之所在,归钢筋工看管,这是施工方领导在推卸责任,他为了省钱省心,他确实省了钱了也省了心了,可钢筋工程的承包者就倒了霉了,工程质量也就跟着倒霉,钢筋工根本看不了也看不住,被踩扁了也修不起,想修的话眼看要打混凝土了修也来不及了,更没有权利管谁,只能任凭钢筋成品被人无情践踏,应付了事,别无他法,再加上工长们,质检员们,监理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蒙混过关了,就那么一回事吧,其实设计者早都加上“安全系数”了。
这个世界,就是能够敢于叫真的人太少,坚持真理的人太少,越来越少,稀里糊涂的当然谁都好过一点,可是为什么我们“脱生”成了人,不能利用自己的高级智商来为更多的人们多谋福利呢?现世的“雷锋”和“包公”为什么这么少呢?
钢筋工就得看护钢筋,这是强词夺理的逻辑,木工看护模板,是因为模板不怕人踩,而且必须得能抗踩;水暖工看护水暖成品,是水暖成品没人踩踏破坏,瓦工抹完的地面,非得一定要派瓦工看护,不见得吧。有了钢筋工看护钢筋,人人都有了依靠,反正有人修,踩坏了也没关系,工长们也放心了,监理们也如愿了,反正检查时不合格不行,混凝土工更是不管那套,再不象话,埋没了谁也看不见,大家都这么认为,心安理得,其不知,所有的隐患,就这样合情合理的被打进了混凝土之中。
那么,看护钢筋的责任不归钢筋工,你有权绑扎钢筋,你没权看护,嫌你看护得不好不够格不到位,要求工长项目经理另派人来看护,这才是工地切实可行的做法,把这样的做法写进国家规程规范中,才是一个国家真正落到实处的一个法规的体现,才能从根本上彻底杜绝钢筋工程的质量隐患和质量通病,否则,那些相关的条条框框文文本本,还是“纸上谈兵”的玩意儿。
不参与钢筋看护,钢筋工也不是没有责任,钢筋必须按照规程规范绑扎合格,梁柱钢筋加以固定,板上扣筋用马凳垫好,当经过监理验筋合格之后,才解除钢筋工的责任,再出问题,就跟钢筋工没任何关系了。如果钢筋成品损坏,再让钢筋班组修理,则是另一码事。
钢筋看护的责任归谁,本人认为,归混凝土工最为合理,只有让混凝土工来看护钢筋,他们才知道认真保护钢筋成品,对板中的扣筋不再任意踩踏,对被踩掉的保护层垫块才能认真的垫好,对柱子的外露钢筋的位置,才能认真的保准,不至于用震捣棒连续给震得偏向一边,偏出5公分远而司空见惯。
给混凝土工加上看护钢筋的责任,加上保证钢筋位置的责任,把看护钢筋这笔工钱也给混凝土工,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上讲,都是经得起推敲和检验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钢筋在混凝土中的质量,否则,那就是4个字:自欺欺人。再加4个字:自骗骗人。
比如板中保护层,钢筋工已经垫好,混凝土工一踩,全都落架,板钢筋被踩弯,一拆模,大面积露筋,如果混凝土工注意落脚点,或者混凝土边打边垫保护层,不提前垫保护层,钢筋成品的质量也许会好一点。
有人说,钢筋混凝土没有发展前途了,已经发展到顶点了,这纯粹是屁话,他不知道,就连钢筋成品的看护都保证不了的落后的技术,连钢筋成品在混凝土中的位置都无法保证的野蛮技术,有什么可值得骄傲的地方。
每当强调钢筋工人绑扎钢筋的质量,钢筋工有几人心里不是在打鼓,除了应付监理的检查之外,再就是人们的心理安慰:混凝土中有了足够的钢筋,不会出质量问题的,没有人真正的去追查一下,那么多钢筋成品在混凝土里的位置是个什么样子,跟那个所谓的检查验收表是不是符合,有多少是符合的。
到了21世纪的今天,中国改革开放这么多年的今天,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的今天,钢筋成品在混凝土中依然松松垮垮甚至狼狈不堪,就没人探查没人追究,岂非咄咄怪事?哪位当权者,假扮农民工到杂牌队伍的施工现场秘密察看,必保让你大惊失色。然而,那楼是不会坏的,不会出现裂缝的,更不会倒塌,因为有“安全系数”已在里面起了作用,“安全系数”才是保障,说其它的是瞎扯。
在建筑业,杂牌队伍遍地都是,有几个是正装的,以前的建筑公司全都解体,只有十几或几十名管理人员挣管理费,设备早已踪影全无,员工只是挂名,自己找活干,有能力的包活干,受季节性的限制,建筑工人大多数都是临时招来的,素质技术参差不齐。
该到从源头解决钢筋混凝土质量问题的时候了,如能处理得好,降低设计“安全系数”,少用钢筋,每年给国家节约大量的钢筋原材料和相关能源,是完全可能的,也是千真万确的。我们的国家地大物博,好像没有这个必要。
我的相关文章:《钢筋混凝土,谁敢较真》;《钢筋成品在浇筑混凝过程土中的看护问题》可以参阅。
全部回复(1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你说的这些问题 都不是问题 都是能解决的
你要是去干个鲁班奖就知道了 验筋要铺板走 的 剩下的你说的那些施工都是不允许的
一句话 “管理不严 野蛮施工”
回复 举报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