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环境是人们的共识。在城市建设中,如何才能实现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城市建设中,我国的大多数城市都喜欢选择整齐漂亮的石板材或水泥等不透水路面,包括人行道、自行车道、郊区道路、露天停车场、庭院和街巷的地面以及公共广场等。这些做法在发达的欧美国家已是历史。现在,我国许多城市经营者是一面高举生态建设的旗子,另一面又盲目的使用不利于生态的方法和材料大搞城市建设。目前城市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可遗憾的是,路面透水问题往往被拒绝,铺设全硬化路面又成为首选。为此,作为生态景观工作者,认为有责任向大家介绍硬化路面造成的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避免重犯破坏城市生态的大错。
硬化路面危害性大
硬化路面虽然整齐耐用,但其最大缺点就是不透水。路面不透水,使得降雨时雨水对地下水的补充完全被阻断,会使下降的地下水位难以回升;相反,雨水从路面流失或被阳光蒸发掉,使城市变为地表干燥的缺水地区,加重城市扬尘污染,还会因地表干燥而给城市绿化带来很大困难。下大雨时,雨水排泄不畅,将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形成水淹状况,或者使城市周边地区产生水灾。而且雨水在路面淤积,一方面会引起交通堵塞,加重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污染,另一方面,雨水横流时会溶入大量城市污染物,如汽车排放的重金属、轮胎的磨损物、生活垃圾、建筑工地上的粉尘和化学物、城市草地喷洒的农药等等,这些雨水经管道直接排放到当地河流中,会导致大规模象SARS这类莫名其妙的病毒的产生。大雨时在路面形成的水坑常常会存在好几天,滋生蚊蝇,极大地影响着城市卫生。
其次,硬化路面吸收、储存并反射太阳的热量,可使地面平均温度升高几度。这会增加城市夏季的炎热,减少城市生活的舒适感,同时增加城市生活中为降温付出的能源消耗。
硬化路面还会引起诸多环境和生态负效应,如使路面的空气与土壤能量循环交换和空气湿度降低,与城市中日益加重的空气污染相结合,有助于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对本地植物和动物的生态十分有害,因而会影响到由这些植物、动物组成的地面生态系统和生物活动系统;硬化路面使一些相互依赖而生长的植物群和动物群的生态空间被分离开来,这对保护城市中的小生态(生态小岛)极为不利。
国际流行透水性路面
90年代以来,国际上流行用透水性能好的透水砖铺砌办法来覆盖城市的路面。例如在德国,人们正在将以前铺设的一些硬化路面改为透水性路面,以增强城市的生态效果。具体办法有以下6种:
铺杂草地。这种杂草地由腐殖质和杂草组成,草皮较厚,适合于多种露土的遮盖。
铺露草方格砖。混凝土通透蜂窝砖的中间用腐殖质填上,草地种子生长其中,可保证40%的绿色面积,适合于露天停车场或自行车道路面。
铺地砖草皮拼接型路面。地砖与地砖之间留出一定距离,之间用泥土连接,草生长于泥土上。这样的路面,草和植物生长的绿色连接部分约占35%,适合于公园和街边散步路面。
铺鹅卵石/碎石路面。路面由大小较为均匀的鹅卵石或小石头散落铺成,通透性强,不长杂草,适合于房舍周边、人行道边难以绿化的露土地面等。在中国园林中,碎石盖路方法的使用非常广泛,现在在欧洲国家的公园和校园也越来越多地使用此法。
铺路使用透水性地砖。这种砖有许多渗漏性,连接处由透水性填充材料拼接,适合于人行道、步行街巷的地面。
使用孔型砖加碎石地面。这种地面由四角带孔的地砖铺成,孔中撒入小鹅卵石或小碎石以保证雨水顺利通透,好处是不生杂草,地面的热反射大大低于全硬化路面。
以上铺路方法都能在中国古建筑(如故宫和颐园)中找到原型,被当今国际城市环境和生态保护专家学者推崇备至。
目前,环保先进国家和城市的新做法还包括:尽量保护和保留本地的野草资源即野草地,构成城市中的小生态岛,调节城市中人们的生活情调和满足成人与孩子对自然界的向往;拔去过去人工栽种的单一绿草,重新种上本地野生草种,恢复城市本地生态特征;将过去铺路盖上的密封型水泥板去掉,用透水材料和方法来遮盖露土,等等。
未雨绸缪胜过亡羊补牢
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硬化路面带来的危害,因此尽量避免铺设硬化路面已成为世界城市建设的共识和做法。通透性路面在中国历史上的城市、园林、庙宇、庭院、宫廷等建筑中应用非常普遍,此举对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减少燥热、防治水灾和保护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发达国家的城市纷纷投巨资改变过去在城市建设中犯下的种种破坏城市生态的做法,而我国却正在花大钱走同样的弯路,令人感到痛心,其中的教训应该深刻吸取。
我认为,我们应向香港学习,立法要求在任何重大建设项目上马之前,要经过环保、生态和可持续发展论证,并由社会公开讨论,征集各界的看法和建议,这样会使我们建设项目工程的决策提高一个水平。否则,项目上错了,花了大钱,却没有办成好事。透明度高一些,犯大错的可能性会小一些,人民的夸奖就会多一些。在我国也有很多城市认识到硬化地面的危害性,正在设计一些新型透水砖,如北京奥体中心已经决定使用透水地面的方式来解决生态平衡关系。
透水路面有如下特性:
(1)使用本透水性材料铺设具有排水性和透水性的道路,增加行走舒适性与安全性,同时减轻集中降雨季节道路排水系统的负担;
(2)充分利用雨雪降水,增大地表相对湿度,保持土壤湿度,发挥透水性路基的“蓄水池”功能,补充城区日益枯竭的地下水资源,改善城市地表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的生存条件和调整生态平衡;
(3)本材料兼有吸收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音的特性,有利于创造安静舒适的交通环境;
(4)增加城市可透水、透气面积,调节城市气候,降低地表温度,有利于缓解城市“热岛现象”。
(5)有不同颜色,粗细。可以根据环境及功能需要设计图案,颜色,充分与周围环境相结合。
(6)大量的空隙能吸附城市污染物粉尘,减少扬尘污染。
全部回复(9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回复 举报
问题 1.施工分几层,各层的施工工艺
2.表面彩色原料细致资料
3.车载路面、人行路面的承压能力参数等!
4.成本造价,与透水砖的 性价比。
做方案时需要用到这些东西!请发至我我邮箱 ljyooo@163.com谢谢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