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07-05-09 13:33:09
来自:站务休闲/闲聊茶吧
[复制转发]
老田的一篇《槐花儿》把我带进了40年前的一段苦涩的回忆之中。那是小学三年级的一段往事。那年5月的一天,学校组织到市体育场观看足球比赛。比赛结束时,已是下午4点多钟了。老师宣布解散,自由结伴回家。为了抄近路,我们一行5、6个人翻墙跳进与体育场一路之隔的中山公园。沈阳人都知道。中山公园在沈阳市体育场的北面。太阳已经压上了西面的树梢。中午在家里吃的那个包米面窝窝头已经消化得一干二净,肚子里叽里咕噜地造起反来。我问大家饿没饿。大家异口同声地说:贼饿。搁现在,哥几个早就跑进麦当牢一人要上一个巨无霸,再来一大杯可口可乐了。可那时候穷啊,几个人把口袋布都掏翻出来凑的钱也不够买上一个“牛屎卷”面包啊,更何况买面包光有钱不行,还要四两粮票呢。我们几个家都住在大西边门一带,从这里走最快也要1个小时,只能用脚量,没钱坐车呀。
公园里空空荡荡,很少游人。一阵清风吹送来了一股甜甜的、沁人肺腑的花香。抬头望去,见那高大的刺槐树上,雪白的槐花正开得烂漫。风吹枝摇,落英缤纷,犹如纷纷扬扬的雪花。我忽然想起妈妈曾经说过,60年挨饿的时候,槐花救过人的命,在当时是上等的吃食。与此同时,其他几个同学也发现了槐花,大家不谋而合,早有两个身手敏捷的攀上了槐树。剩下我们几个则脱下外衣铺在了地上。带着槐花的树枝,接二连三地落下来。我们一边拾起树枝捋下槐花往嘴里塞,一边为树上的同学做指挥,告诉他们什么地方的花朵繁茂。
就在我们大快朵颐的时候,四辆自行车兵分两路向我们包抄过来。四辆车,四个人,每人的胳膊上都戴着红胳膊箍。我们捞起衣服就要跑。红胳膊箍则一把把我的帽子薅了下来。我停下了脚步。要知道,帽子丢了,回家是要挨骂的。树上的两个同学也出溜了下来。他们俩比我们倒霉,一人挨了一脚。
我们被红胳膊箍带到了公园管理处。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让我们靠墙站好,问我们是哪个学校的,叫什么名字,家长在哪工作等等。我们不敢撒谎,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他声称要通知家长来领我们。我们都吓坏了,望着窗外已经降临的暮色,眼泪都含在了眼圈里。过了一段时间,络腮胡子见我们都规规矩矩的,也许感到教育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便指着墙上贴着的一张公告对我们说:好吧,你们谁把这张公告一字不错的念下来谁就可以回家了。望着墙上的公告,大家大眼瞪小眼,好半天没人吭声。要知道,在那个年代,我们虽然上了小学三年级,可却没怎么念书,尽背毛主席语录和批判刘少奇了。不过,我还是自告奋勇地举起了手。因为我粗略地扫了公告两眼,感觉除了“攀树”的“攀”和“捋叶”的“捋”以外,也没什么太生僻的字。况且,平时在课堂朗诵课文几乎是我的专利,尤其喜欢读课外的“黄书”,识字自然比他们要多。于是我大步跨到公告前,高声朗读起来。因为底气较足,一篇禁止游人攀树折枝,摘花捋叶的《公告》居然被我读得朗朗上口,抑扬顿挫。读完了,竟然有些得意地望了大家一眼。络腮胡子笑了。他说:你小子行啊,念的不错呀。看你念的这么好,把你们都放了。回家去吧。下次再让我抓住你们可就不客气了。
我们胜利大逃亡了,踏着溶溶的月色向家走去。这时,我又感到肚子真饿呀。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