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水利工程 \ 农田土整 \ 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纪实

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纪实

发布于:2007-04-25 22:30:25 来自:水利工程/农田土整 [复制转发]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中--为1.6亿亩耕地送去生命之水
中国财经报
2007-04-25

  在我国许多地方,有这样令人心痛的景象:上游水库,水面一望无际,碧波荡漾;下游耕地却旱得咧开了"嘴",活像嗷嗷待哺的婴儿。
  为什么会出现以上景象?关键是缺少中间环节--渠道,从水的源头到田间地头的输水渠道。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改造,为的就是给1.6亿亩中型灌区耕地送去源源不断的生命之水。
  近1/3灌区功效未发挥
  杂草顽强地生长在土渠两侧,部分渠身已坍塌到渠道中,各种垃圾成了这里的"常客",原本就不很宽阔的渠道显得更为狭窄。
  "这样的渠道输水效率会有多低啊。"站在宽阔的水泥渠堤上,四川省农田水利局副局长张霆拿着两年前乐山市东风堰渠道的照片,对照着,感叹着。
  东风堰渠道的老照片,可以说是我国农田灌溉渠道的典型缩影。建国初期,为提高我国的农业生产能力,修堤筑渠成为农田基本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经过四五十年的运行,原本修筑标准就很低的渠道,老化失修和渗漏损失已经相当严重。
  "像原来的沙石土渠,仅有30%的水利用率,接近七成的水都消耗在输水途中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管理三处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我国现在有灌溉面积5至30万亩的重点中型灌区1505处,原来设计灌溉面积1.6亿亩,而现在实际有效灌溉面积只有不到1.2亿亩,有近30%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位于武威绿洲中心地带的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是一个以生产粮食为主的农业区,水对于这片沙漠绿洲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凉州区水利局总工程师张富基介绍说,2005年全区总用水量12.528亿立方米,而实际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仅为9.661亿立方米,缺口将近3亿立方米。经供用水平衡计算, 2005年凉州区地表水缺灌量达1.126亿立方米,地下水超采量更是达到2.119亿立方米。目前凉州区河水灌区用水矛盾已十分突出,井灌区农业建立在超采地下水的脆弱的生态基础之上,地下水呈面积持续性下降动态,供需矛盾持续恶化。
  "我们现在已有万亩以上灌区8处,要是不实行节水改造项目,别说农业灌溉用水,恐怕有些地方的人畜饮水都会出现困难呢!"张富基焦急之情溢于言表。
  节水增效之渠
  洮惠渠,正如其名字一样给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人民带来甘露的这样一个中型灌区改造项目,建成后每年从洮河引水1.1亿立方米,可灌溉10万亩粮田。"我们这是缺水的地方,水可是我们最大的’宝贝’,修渠一定要高标准才行。"临洮县县长张懿笃向记者这样表示。
  在施工现场,几百名农民正自发地修整渠道。这个4.4米深、渠口宽度达到14米的17公里干渠,工程量显然不小。工人们平整好渠面后,就会加铺"一布(土工布)一膜(塑料膜)。"然后在上面涂上两公分厚的水泥沙浆,再砌上八公分厚的水泥预制板,整个渠面才算铺装完毕。"这些都是防水的材料,这样的渠道水的利用率就能从普通土渠的30%提高到70%。"水利部农发办高级工程师李召祥说。
  武威市黄羊灌区早已尝到节水改造的甜头。张富基向记者介绍,通过骨干工程的改造,黄羊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由原来的0.58提高到0.67,提高了0.09。干、支渠道利用率由75%%-81%%提高到 97%%左右,年可节约水量1795万立方米,增加有效灌溉面积7.32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7.32万亩,其中农田3.42万亩,林地2.9万亩,充分改善1万亩现有林地。
  张富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工程实施后对农田进行种植结构调整,优化种植品种及比例,3.42万亩农田年增产值 1207.26万元;改善林地后,若每亩生长量以1.4m3/亩计,林木采伐量取生长量的80%%,单价按200元/m3计算,改善林草面积8亩折1亩新增林地,则年增产值677.6万元;水利骨干工程的建设中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09万亩,年可增加农业产值115.64万元。以上三项每年即可增加灌溉净效益1200.3万元。再加上因灌区改造而增加的畜牧业和农副产品加工效益32.9万元和17.8万元,工程实施后总计年可增加农业产值达到1251 万元。
  灌区改造给农民带来的实惠不仅仅是节水,还节约了大量的人力、时间和成本。四川省乐山市水利局局长杨良清将其总结成15个字--来水快、水量增、用时短、费用少、纠纷减。原来从分水口到田间需要9个小时,现在只需5个小时;原来灌溉用水从渠首流到农户田间就只剩1/3的水量,现在则能提高到一半;灌溉一次的时间也由原来的7天缩短为5天。
  "改造前,灌区设施很不完善,经常发生农民深夜等水、争水等现象。他们既怕渠道不能来水,又担心来水太多淹没耕地。"杨良清说,"改造以后,农民们的担心没了,不再为没水而发愁了,纠纷自然就少多了。"
  "增加中型灌区投入"
  连续两年,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均"榜上有名"--2006年党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农业综合开发要重点支持粮食主产区改造中低产田和中型灌区节水改造。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则进一步指出,综合开发要增加对中型灌区节水改造投入。
  我国现有灌溉面积为5-30万亩的重点中型灌区1505处,设计灌溉面积1.59亿亩,而这些中型灌区项目改造的惟一渠道就是通过农业综合开发。
  "现在,国家对大型灌区有专项投资,发改委和水利部共同负责大型灌区项目,投资额很大;而小型灌区的投资渠道更多,各省农业、水利部门以及中低产田改造项目都有涉及,惟有中型灌区项目,只有农业综合开发一条投资渠道。"农发办管理三处有关负责人这样表示。
  据了解,为加强中型灌区建设,中央财政从1997年起在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中专门安排投入,支持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1997-2000年,中央财政投入3.78亿元,支持44个中型灌区改造项目,年均投入不到1亿元,年均安排项目11个。"十五"期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8.72亿元,支持了114个中型灌区改造项目,与前一阶段相比,年均投入资金量和支持项目数都接近翻番。2006年,中央财政共安排中型灌区改造预算2.57亿元,启动31个项目建设,投入力度明显加大,改造步伐明显加快。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王建国表示,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的建设实施,增强了农田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改善了当地的农业生产水利条件,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提供了骨干工程保障条件,提高了受益区的农业生产能力,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项目建设具有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根据对已完成的128个项目统计,以及对在建的61个项目测算,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实施可新增灌溉面积743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400多万亩,新增粮食、棉花、油料等主要农产品约24亿斤、农业产值约32亿元,节约灌溉用水约29亿立方米。如重庆市今年遭遇历史罕见的旱灾,已改造的南川、潼南、万州、梁平四处中型灌区,累计提供抗旱用水1.14亿立方米,保障了26万亩农田灌溉和17万人、24万头大牲畜的饮用水。
  • mazhangjin
    mazhangjin 沙发
    应该搞个活动。新疆的节水就是高滴灌,膜下加压滴灌
    2007-04-26 22:00:26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农田土整

返回版块

5.03 万条内容 · 124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几个概念上的东西,还想请教各位!

我们算抽水量时候一般采用的单位是(立方米/小时)现在我需要的单位是(万立方米/年),我想问一下各位如何换算,如果只是简单的(*24*365/10000)的话,那么就意味着水泵抽水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都在抽水?所以,我想请教各位前辈……池塘,堰坝,陂塘等是如何划分的,他们的容积范围又是?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