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给排水工程 \ 建筑给排水 \ 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转

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转

发布于:2007-04-14 11:49:14 来自:给排水工程/建筑给排水 [复制转发]
前言
  华源大厦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厚街镇107 国道边,地势较平坦,总建筑面积约124100m2,主楼高52 层,地面以上高度182.60m,地下室共二层,地下二层为六级人防掩蔽所,平时用作停车场,地下一层主要用作空调机房及水池,裙楼下半地下层用作车库,配电房。首层至六层为裙房,含大堂﹑厨房﹑餐厅﹑宴会厅﹑健身房﹑桑拿房﹑卡拉O K 包房﹑会议室等综合配套设施。主楼九至二十三层为办公用房,二十五至五十一层为酒店客房,五十二层为特色餐厅,其中二十四﹑三十九层为避难层及设备用房。
  1 生活给水系统
  1.1 ,室外给水系统
  从107 国道市政给水管引入一根DN200 给水管,且在旁边嘉华酒店引入一根DN200 给水管形成两路供水。市政水压不低于0.20MPa,供水量可满足本工程要求。在本建筑周围设DN200 环状给水管,每隔100m 左右设一室外地上式消火栓,共设4 套,以供火灾时消防车取用。室外给水管采用球墨给水铸铁管,柔性胶圈接口。
  1.2 ,室内给水系统
  (1)室内生活、消防给水系统分开设置。
  (2)生活给水系统采用并联与串联相结合的给水方式,共分为七个压力分区。一区:(直供区):地下二层至半地下层,由市政管网直供。本区考虑生活水箱,消防水池、中餐厅厨房等用水。二区:首层至八层,由地下一层水泵房内的变频调速给水设备供给。本区考虑中餐包房、卡拉O K 房、桑拿等用水。三区:九层至二十层,由设在二十四房避难房的中间水箱供给,九、十层支管减压。本区考虑办公用水。四区:二十一层至二十九层,由屋顶水箱经减少阀减压后供给本区考虑部分办公及部分客房用水。五区:三十层至三十八层,由屋顶水箱经减压阀减压后供给。本区考虑部分客房用水。六区:三十九层至四十六层,由屋顶水箱直接供给。本区考虑部分客房用水。七区:四十七至五十二层,由屋顶水箱经变频调速给水设备加压后供给。本区考虑部分客房及顶层餐厅用水。
  (3)地下一层生活水箱有效容积225m3,二十四层避难层中间水箱有效容积30m3,屋顶生活水箱有效容积80m3。
  (4)给水深度处理为改善水质,市政自来水进入地下室先经过石英砂压力过滤器处理后进入生活用水箱,以去除自来水中的杂质。
  (5)消毒设备选择为防止生活用水二次污染,采用H2000-30型高效复合二氧化氯发生器一台,用于生活给水消毒。
  (6)管材及阀门生活给水管采用铜管,阀门采用铜闸阀及铜截止阀。
  2 生活热水系统
  热水系统的供应对象为各客房卫生间的洗浴热水、桑拿淋浴用水、办公部分及公共部分的卫生热水。为保证用水水压的稳定与平衡,热水系统的压力分区与冷水系统完全相同。为使每个压力分区的热水系统能自成系统地独立运行,水加热器按压力分区分组设置,在减压分区的水加热器前(冷水侧)设减压阀。所有压力分区的管网图式均为上行下给式机械全循环方式。水加热器的热媒采用蒸汽。
  (1)耗热量计算
  采用卫生器具和其热水用水量定额计算法计算。厨房用热水温度要求较高处,采用局部电加热。
  
  同时使用系数取0.7,热水温度40°C,冷水计算温度10°C(地面水),浴缸1 小时用水
  量按300 升计。
  (2)管材及阀门
  热水管采用铜管,阀门采用铜闸阀及铜截止阀。
  (3)饮用水
  酒店客房免费提供瓶装优质矿泉水,办公层提供桶装水。故本项目不做管道直饮水系统。
  3 消火栓给水系统
  室外消防管网采用低压制,呈环状设置,共设四个地上式室外消火栓。室内消防系统共设8套地上式水泵接合器,其中接消火栓系统6 套,接自动喷水系统2 套。室内消火栓系统用水量40l/s,火灾延续时间3 小时。室内消火栓给水管网成环状布置。竖向分为四个个区,每个区最低层消火栓口的静水压力不大于0.80MPa。消火栓口的出水压力大于0.50MPa 时,采用减压稳压消火栓。Ⅰ区:地下二层~ 八层Ⅱ区:九层~ 二十四层Ⅲ区:二十五层~ 三十七层Ⅳ区: 四十层~五十二层Ⅰ、Ⅱ区为低区,设一组消防泵供水;Ⅲ、Ⅳ区高区,另设一组消防泵供水。Ⅰ、Ⅱ区和Ⅲ、Ⅳ区之间分别设置减压阀减压。
  在地下一层设置消防水池。消防水池有效容积532m3,分为两格。在52 层屋顶设消防水箱,有效容积18m3。地下一层消防水泵房内设置消火栓加压泵,高低区消防主泵均为三台,两用一备。发生火灾时先启动一台消防泵,当供水压力不能满足要求时再启动第二台消防泵。在屋顶设备房设消防专用气压供水设备,以保证最高几层消防管网的压力。各层消火栓设置保证防护面积内任何部位有两个消火栓的水枪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充实水柱为13m。

全部回复(1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zihao
    zihao 沙发
    非常谢谢楼主,很有参考价值!:handshake
    2008-10-15 11:26:15

    回复 举报
    赞同0
  • hanson006
    hanson006 板凳
    超高层建筑在城市节地、提升城市形象、拉动社会投资、扩大旅游和商贸活动等方面有其独特作用,也远非普通建筑可以比拟,因此近年来我国经济实力雄厚的地区竣工、在建和拟建的超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钢结构技术的发展更是助长了建筑超高层化态势,高度超过100米的建筑从1990年代中期的不足200栋一跃发展到目前的近900栋。据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的不完全统计,在1996年底,全国超高层建筑物中高度在200米以上的只有8栋,而到1998年底,全国200米以上的建筑增加到了20栋,最高达420米,其中高度超过300米以上的有深圳地王大厦(325米,世界高楼第十一位)、广州中信广场(322米,世界高楼第十二位)和上海金茂大厦(420.5米,世界高楼第三位)。从目前在建的如广州珠江新城西塔工程(塔身高度432米)、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工程(建筑主体高度达492米)、广州新电视塔工程(塔身高度454米,总高度610米)等一批工程项目来看,超高层建筑的高度增长还会伴随着结构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会休止。

    但目前国内针对超高层建筑工程所探讨的关键技术问题多是结构的安全,而对于所面临的建筑节能问题研究和技术投入不够。在2005年《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颁布之前,包括超高层建筑在内的公共建筑,基本没有开展工程建筑节能的设计和审查,标准颁布之后,尽管一些地区对照建筑节能标准约束了工程设计,但还存在诸如建筑节能模拟优化设计技术障碍、现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约束不及、工程设计依据的节能目标短视等一些关键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首先,超高层建筑的建筑节能优化设计技术看,建筑的高度变化导致相关参数的变异,进而影响建筑能耗的变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高度超过100米以上除太阳辐射可以认为基本不变以外,其它的气象参数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通常根据气象观测资料构建的典型气象年数据中,地面风速是取自地面高度10米处,如地面风速为2米/秒时,则在100米的高空风速会依据指数规律提高到3米/秒,若高达400~500米时风速可达到5米/秒以上,温度随高度的变化也会有明显的降低,通常会有每百米高度的温度下降0.6~1.0℃,仅这个变化足可以相当于把建筑物移动了一个2级气候区。而依据国内建筑节能的设计能力来看,大多数设计单位所掌握的用以优化建筑围护结构的建筑能耗模拟软件,都不能反映气象参数沿高度的变化规律,也不能够反映建筑围护结构沿高度变化的表面热交换能力的差别,这就势必无法准确地计算建筑物的能量消耗,更无从谈及科学合理地设计建筑物制冷、空调、配电等一系列设备系统。

    其次,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所能约束的节能技术还不能够完全适用于超高层建筑,在现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涉及到遮阳、通风等技术的规定,对超高层建筑无法适用,标准规定的建筑能耗的权衡判断方法也是基于建筑物全楼整体建模的一种评价方法,而受目前能耗模拟工具的计算能力所限,超高层建筑中的计算对象(如房间数量)规模远远超出了软件的计算能力。从根本上说,超高层建筑的节能设计问题,实质是一个在技术上超出了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所能控制的新技术问题,如果草率地执行现行标准,则工程设计的技术依据显然不足。

    再次,超高层建筑的节能设计仅仅局限于当前建筑节能50%的目标,不符合国家长远发展要求。应根据当地的技术经济能力,结合国家建筑节能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出工程的实际节能能目标(即节能率),只有以此为前提做出的节能设计才能体现行业进步,否则,如此重大工程,在投入使用后的不远将来,必然会面临国家节能规划目标的提高而锒铛沦为不节能建筑。

    目前我国超高层建筑的节能问题,已引起了国内外建筑节能界的密切关注,就上述问题而言,仅凭国内建筑设计单位的设计能力也不可能完全解决好,国内的研究力量和设计力量联合攻坚的局面尚未形成,还缺乏政府的政策引导,于是就有大量的外国咨询公司介入国内的重大项目的节能咨询,由于对中国建筑节能标准把握不够,且不了解地区性的气候资源、技术能力、经济水平等,屡屡导致围护结构选型上出现了不切实际的不合国情的错误设计,如在我国南方地区超高层建筑设计时片面推介欧、美等高纬度寒冷地区所流行的双层通风玻璃幕墙系统、外墙外保温系统、智能化内遮阳系统等,如果对此不进行建筑节能的专项技术论证,照搬国外技术必然要存在大量建成后的隐患,那么工程完工之时也就是它们面临节能改造之日,这将在国内乃至国际上对国家的建设形象造成极坏的长期性影响。

    目前,国内的超高层建筑工程的节能设计问题,已经受到了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节能专业委员会、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物理分会建筑热工与建筑节能专业委员会等组织和国内外节能专家的广泛关注,在2004年10月召开的第九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上,国内建筑物理的专家对目前国内建筑界片面追求地标性,忽视节能环保的倾向表示了担忧。人们不想看到在技术上超规范的特大型超高层建设项目在我国建成后产生不堪设想的后果。在国家尚未颁布相关法规之前应当及时地针对工程个案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把好超高层建筑的节能设计关和审查关。为此建议:1、由当地建设主管部门牵头组织相关力量对超大体量和超高层建设项目,进行初步设计前的节能专项论证,纠正错误,明确和落实施工图节能设计的节能目标和正确的设计方向。在建筑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专项节能审查,并进行重、特大项目的建筑节能设计审查特别备案;2、对超大体量和超高层建设项目所涉及到的节能关键技术,如超高层建筑(在超过100米高空的气象条件下)基于能耗动态模拟的围护结构节能优化选型等一些针对性强的关键技术,应由建设主管部门设立专项课题招标研究。

    建筑节能是国家发展的基本国策之一,超高层建筑又是标志性极强的建筑,抓好超高层建筑的节能设计,将会带动国家和地方的建筑节能事业,促进全社会建筑节能的技术进步。
    2008-09-05 12:29:05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 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
    以实际工程为例,介绍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分析及解决设计过程中遇到的消防系统压力过高及泵房高度不够等问题。
  • 高层建筑给排水专业方案汇报
    本文档为超高层建筑给排水专业方案汇报,包括:超高层建筑特点: 为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具有高度高、人员密集、火灾危害性大、疏散和扑救困难、管道系统承压要求高、消防车扑救困难的特点;高规明确规
  • 谈高层与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若干问题
    本文结合某工程实例;对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给排水及消防设计中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 高层建筑避难层的设计
    避难层:避难层是高层建筑中专供火灾时人员临时避难用的楼层。避难间则是供消防人员在一定高度(大于等于100米的楼层)上设置的临时避难用的的房间
  • 高层建筑的防雷设计
    介绍了超高层建筑防雷设计的一般方法,对设有屋顶停机坪和采用钢管混凝土结构 形式的超高层建筑在防雷设计方面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尤其是雷电流对钢管混凝土的钢管作为引下线的影响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并对现行防雷设
  • 国内高层建筑汇总
    本论文汇总了国内超高层建筑,包括每个高层的所在地,总高度,总投资等
  • 高层建筑的造价分析
    考虑到普通框架 -剪力墙建筑的造价大约在 2200 元/平米,超高层的成本在 2555 元/ 平米 - 2765 元/ 平米左右,全部落地剪力墙的成本则会增加大约 500-1000 元/平米,而部分框
  • 高层建筑的致命关卡
    杭州未来第一高楼---杭州国际办公中心或将面临30万元的消防罚单,原因是这座超高层建筑在没有办理任何消防审批的情况下,从2011年初开始就擅自施工,如今一期工程已经封顶。据该项目的投资建设方杭州恒利企
  • 高层建筑的基础与结构
    给 大 家 推 荐 一 个 结 构 设 计 的 参 考 资 料。
  • 高层建筑测量方案
    超高层建筑测量方案超高层建筑测量方案超高层建筑测量方案超高层建筑测量方案
  • 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
    中国已经是已建和在建超高层建筑最多的国家。超高层建筑常采用混凝土结构或混凝土—钢材混合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一般在C70 以上,最高的已用C100。钢管混凝土、型钢混凝土和钢板剪力墙等组合构件大量运用
  • 超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CAD图,图纸内容包括自动喷淋系统原理图,消火栓系统原理图(二),生活给水管道系统原理图,消火栓系统原理图(一)共计四张设计图纸供参考。...
  • 本资料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其包含的内容为污废水排水系统图,消火栓给水管道系统图,自动喷淋系统图等内容,设计详实规范,可供下载参考学习使用。...
  • 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
    本设计为重庆某高层建筑,主楼22层,裙楼4层,地下室为设备层。主要设计了生活给水(变频供水、下行上给),生活排水(污废合流),雨水(虹吸排水),消防(消火栓、自动喷淋)、热水(集中供热)。
  • 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
    本设计为高层建筑给水、排水、消防和热水毕业设计,欢迎大家下载分享。
  • 高层建筑的结构改造与加固设计
    给大家送上一个工程技术资料。它对工程技术人员会有很大的帮助。

阅读下一篇

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 <转

 1.节水新技术  1.1推广应用新型节水设备  1.1.1推广使用优质管材、阀门  由于镀锌钢管容易生锈,会造成水质污染,长时间闲置后再使用时会有锈水放出导致浪费。同时接头处如果锈蚀也会漏水渗水。如果采用新型管材如铝塑复合管、钢塑复合管、不锈钢管、铜管、PP-R 管、PE 管、PVC-U管等就能很好的解决此类浪费问题。  阀门也是建筑给排水中最常用的配件之一,其类型和质量的好坏也能影响用水的质量。一般的,截止阀比闸阀关的严,闸阀比蝶阀关得严。当同等条件时,我们就应当选用更能够节水的阀门。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