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中国建筑史 \ 金井——陵墓的中心

金井——陵墓的中心

发布于:2007-04-12 21:02:12 来自: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史 [复制转发]
“择中”思想和构图不仅体现于帝王的宫廷中,而在帝王陵寝规划中也表现得十分强烈。古代帝陵中,常有一中轴线贯穿南北,长长的神道往往是中轴线的标
志。
“生者南向,死者北首”,如清陵寝的主要建筑隆恩殿、方城、明楼和宝顶等,对应天上北极星的位置,一概沿中轴线坐北向南布置在中轴线的北部,同样具有居中当阳的尊高意义。陵寝的其它建筑沿中轴线向南依次排列开,对主体建筑起着拱卫和衬托的作用。布局的对称和均衡,追求阴阳合和,也是陵墓建筑规划的一个显著特点。
中轴线是对称构图的中心线,中轴线两侧的建筑,如配殿、朝房、班房、焚帛炉以及石象生都作对称的布置。这种布局左右对称,整齐划一,创造出帝王陵寝平衡稳定、庄重肃穆的特有纪念性气氛,加之建筑本身与四周秀丽山川的彼此呼应,给人以一种不同凡响的心理感受,设计出了一个十分适宜于谒陵祭祖仪式的环境。
如此井然有秩的建筑设计是如何完成的呢?
首先要选定一个中心点,以此为基准,再由点到线,由线至面的逐步全面铺开来。在陵寝建筑中,这个中心点叫做“金井”。
在陵寝地宫的核心,棺床正中央的位置,有一个圆形通地脉的深孔,它便是颇具神秘色彩的“金井”了。《汉唐地理书钞》说,古代有金人以杖撞地而成井,深不可测,故有“金井”之称谓。而流行于民间关于金井的传说则众说纷纭,愈使神秘色彩更加浓重。
其传闻大致有二类:一说金井为风水之穴,藉以沟通阴阳地气;另一说则以“井”字附会,认为金井内有水,有一股终年不竭不盈的泉脉。
金井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在勘探陵寝基址,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挖掘探井,以判明工程地质方面的情况,这就是所谓的“点穴”,相当于现代工程地质钻探工序.
早在商周之际的墓葬坑中,在棺椁的正中底下.就有一个深洞.其中常有入殉葬遗骨和青铜玉器等,这就是用以探明墓葬地下土质水文情况而挖的探井,是后世金井的前身,考古学界称其为“腰坑”,因为其位置正当墓主人尸体腰部之下。
在河南安阳武官村北发掘的商代大墓,墓室平面为长方形。它的南北两端,各有一条长墓道、这是一座“中”宇型墓葬,墓主人是商代奴隶主阶层的成员。
武官大墓墓室的上口,南北长14米,东西宽12米,自口至底深7.2米 墓室下部的中间有椁室,椁室长6.3米、宽5.2水、深2.5米,内置棺椁.在棹室的底部中央,就有一个长I米,宽o.8米的腰坑,坑内埋有殉葬一个,青铜戈一柄。可见腰坑除了具有勘探地质水文的实用功能外,还伴有神秘的宗教祭祀功能,这和后世的金井大致是相同的。
“点穴”的中心工作、就是在选好的地宫基址中央,挖掘一个中心探井。这即是金井,又称穴中。
金井的挖掘深度,以能判明地宫地面所在水平面的地质情况为限。金井的下底标高,将用作地宫地坪设计标高的依据。在金井的后部,另挖有更深的探井(又叫样坑),用来判明和决定地官基础的合宜深度。此外,金井两翼地势低下处,也挖有探井。
清代陵寝的建筑设计,是由“样子房”匠人根据陵寝制度要求,结合周围地势丈尺,以及地质水文等资料,推敲构思,作出陵墓总体平面和竖向布局,以及各单体建筑的设计。在整个设计过程中,金井便作为控制整个地宫,乃至整座陵寝建筑格局的基准点,而展示在平面设计和竖向设计中。

全部回复(5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guanhe_1985
    guanhe_1985 沙发
    4
    2007-04-12 21:13:12

    回复 举报
    赞同0
  • guanhe_1985
    guanhe_1985 板凳
    3
    2007-04-12 21:12:12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中国建筑史

返回版块

5.13 万条内容 · 157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北部。  它是清朝五代皇帝倾心营造的皇家营苑,被世人冠以"万园之园"、"世界园林的典范"、"东方凡尔赛宫"等诸多美名。  然而这座享誉世界的历史名园,于1860年10月被英法联军焚劫一空,之后又连遭八国联军和军阀、土匪的破坏。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