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链接:风雨三门峡
中流砥柱
三门峡水库是黄河上修建的第一座以防洪、防凌、供水、灌溉、发电为目标的综合大型水利枢纽,于1960上建成。四十多年来,通过水库的调节,为黄河下游防洪防凌安全、沿黄城市工业和农业用水、下游河道及河口地区生态平衡等,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水库调度、机组抗磨蚀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多泥沙河流水库如何长期保持有效库容、长期保持水库寿命,探索出了一条成功的方法,为我国在多泥沙河流兴修水库积累了宝贵经验。没有三门峡就没有小浪底。
三门峡水库位于黄河、渭河、北洛河交汇处。是新中国建立后治理开发黄河的一次重大实践。据介绍,三门峡工程当年的主要失误是,由于对黄河泥沙的严重性、复杂性认识不足,对黄土高原的治理速度和减沙效益过于乐观等原因,造成在库容选择上选用了"小口颈大肚子"的地形;工程泄洪排沙设施严重不足,泄流孔底槛偏高,同时又采用了蓄水拦沙的运用方式。因此,1960年汛期关闸蓄水后不到一年时间,库区泥沙淤积达15·5亿吨,在渭河入库口形成拦门沙,回水倒灌威胁西安和关中平原。1962年春,水库运用方式改为滞洪排沙,又因泄流排沙能力太小,库区泥沙淤积量最终高达47亿吨,整个工程面临淤废的危险。
为使三门峡工程起死回生,1964年底,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治黄会议,决定对工程改建:在左岸增设两条泄流隧洞;将原用于发电引水的4条钢管改为泄流排沙管,打开原施工时导流用的8个底孔;将电站发电机组的进水口底槛高程由海拔300米下降至287米,实行低水头发电。
三门峡水利枢纽
1990年之后,又陆续打开了9~12号底孔。随着改建增建的进行,枢纽泄流规模也由315米时的3084立方米每秒逐步增加到了9701立方米每秒,水库运用方式也由"蓄水拦沙"先改为"滞洪排沙",调水调沙控制运用,对水量和泥沙进行双重调节,一般水沙年份水库可以达到冲淤平衡,可以保持长期有效库容,为水库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取得的经验也为三峡及小浪底水利枢纽广泛采用,许多国内外水利专家都为之赞叹。
经过改建,三门峡工程泄流排沙能力显著增大,按照"蓄清排浑"调水调沙的方式运用后,库区年均泥沙冲淤基本平衡,水库淤积得到控制,冲刷出一条约10亿立方米的槽库容。加上滩区库容,保证了水库约30亿立方米的库容,使其成为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洪、防凌、减淤、供水和发电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门峡工程的建设和运用实践证明,在黄河上修建水库,只要选择有利于排沙的峡谷地形,有足够的坝高和泄流排沙设施,实行蓄清排浑调水调沙运用方式,水库就不会淤废,并可以长期保持一定有效库容进行综合利用。这一重要经验使我国对黄河的认识产生了飞跃,推动了治黄事业的发展。同时,也为其他多泥沙河流的治理与开发提供了实践依据。
根据三门峡工程实践经验,小浪底工程选择了峡谷型库容,在工程设计和建设上,泄流排沙设施规模大,汛期最低水位泄流量每秒就达8000立方米,足可满足泄流排沙的要求。在运用方式上,第一阶段逐步抬高水位蓄水拦沙,待76亿立方米的死库容淤满后,即蓄清排浑调水调沙,通过多方面的论证分析计算,这样,小浪底水库就可以保持51亿立方米的有效库容,长期发挥防洪、减淤、防凌等巨大的综合效益。
全部回复(2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回复 举报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