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07-03-08 20:33:08
来自:环保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复制转发]
冷不冷 风说了算?
温度计出现以来,它的科学性就一直遭到科学家甚至平民的质疑。想象一下,当一对夫妻在床上谈话时,丈夫说:“屋子里真冷,冻死我了。”而妻子却说:“你在胡说!我觉得很热,身边就像放了一个火炉。”为了证实自己并没有撒谎,他们一起去查看屋内的温度计,温度计显示,室温既算不得冷,也算不得热,因此他们还会继续争执下去。
然而,他们忽略了一个问题:丈夫睡在靠近窗户的一侧,那里时常有风漏进,而妻子睡在空气相对凝滞的一侧。同样的温度,不同的风寒指数,感觉不同是很正常的事情。
人类对外界温度的感受并不等同于实际气温,如果我们感觉到冷,实际上只是因为我们皮肤表面的温度较低。在同样的气温条件下,有风时我们感觉到的温度要比无风时更低,因而更容易觉得冷。
早期的风寒效应理论与计算方法是由南极探险家、科学家保罗·希普尔确立的。希普尔曾六度前往南极探险,其中两次还与美国著名的南极探险家李察·伯德同行。1939年,希普尔发表了一篇关于风寒效应的博士论文,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引入“风寒效应”这个科学概念。希普尔设立了一个公式来计算在寒冷天气下暴露在外的皮肤多久会被冻伤。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起,气象学者就已经在冬天的天气预报中引入了风寒效应理论。
不过,并非所有人都认同希普尔的这套风寒理论。冬季户外运动的爱好者抱怨这套理论吓跑了原本打算尝试滑雪的人,科学家们也认为这套理论算不上完全科学。
2001年11月1日,在一片质疑声中,美国和加拿大在天气预报中开始使用一个新概念——“风寒指数”。所谓“风寒指数”,就是人类在有风条件下对温度的实际感受程度。按照美国国家气象局的说法,人类对外界温度的感受并不等同于实际气温,如果我们感觉到冷,实际上只是因为我们皮肤表面的温度较低。在同样的气温条件下,有风时我们感觉到的温度要比无风时更低,因而更容易觉得冷。
希普尔在推出“风寒效应”时,其概念意义远比具体的测量方法意义要大。当时,他的试验地点在南极,而且只是用一个塑料容器盛着的纯水而非人类皮肤做试验。那么,如果希普尔设立的公式不全正确的话,人们应该如何计算风寒指数呢?
冷不冷,到底是不是由风说了算?2001年,加拿大和美国的科研小组开始重新考虑原有风寒理论的科学性。
全部回复(4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哈哈..这个问题最好欢迎哪位女生来回答.
回复 举报
那为什么有的女性冬天也穿的不多?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