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市花洋紫荆的故事 ( 作者: 黎存志 )
藏於香港植物标本室的洋紫荆模式标本
洋紫荆(Bauhinia blakeana Dunn)首次在1965年选定 为香港的市花。及後,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国主权而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洋紫荆更用作特区区徽。洋紫荆在香港的公园、花园、路旁的花圃以及世界不少地方广泛栽种。它吸引人的叶形和眩耀的花,开遍冬季,相信大多数市民都会对它甚为熟悉。然而,甚少人知道它的历史和发现经过。
植物及林务部1903年的年报首次题及这个品种。报告中写道: “该树木品种神秘的来源和灿烂的花朵早已引起人的兴趣。它约在20至30年前在摩星岭的树林中被发现,发现者把它从那里引入薄扶林疗养院的花园,其後再引进到植物公园。至今,仍未能找到和它相同的品种”。
其後,它的标本曾与存放在英国邱园标本馆和其他标本馆中的比较了, 但是没有在其它地方发现任何类似的植物。直到1908年,当时植物及林务部的监督邓恩先生,用拉丁文描述了这种树木,并在植物学报正式发表它作为一个新种。邓恩在文中注明: “洋紫荆得以保存,实有赖薄扶林巴黎外方传教会神父们的功劳。他们由靠近海边一房子的颓垣中发现了它; 从这些树再移植至植物公园”。洋紫荆的种名以1898至1903年任港督的卜力(Henry Blake)爵士及其夫人命名,以表扬卜力夫妇对植物公园的支持。
洋紫荆以剪枝、插枝及压条繁殖。今日我们见到的洋紫荆,很可能都是首株种在植物公园的直接子代。
洋紫荆的花朵
洋紫荆的植株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