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07-01-06 16:05:06
来自:水利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复制转发]
河道疏浚,主要赖于人工,后辅以水力和机械。
人工疏浚
据《嘉泰会稽志》载:“投醪河在府西二百步……,唐大和六年观察使陆亘重浚。”据此,绍兴人工疏浚河道当始于此或以前。唐乾宁四年至五代天宝二年(897~909),吴越王钱镠驻节越州期间曾主持疏浚鉴湖,并制订浚湖规章。北宋熙宁二年(1069)曾巩《序越州鉴湖图》记“故强水土之政,以力本利农,亦皆有数。而钱镠之法最详,至今尚多传于人者,则其利之不废,有以也”,是为绍兴最早之浚湖记载。
此后,人工疏浚河湖,史载不绝。南宋隆兴元年(1163)知府吴芾企图以疏浚复鉴湖,开湖数年,皆复为田。乾道三年(1167)“募人自西兴至大江(钱塘江)疏沙河二十里,并浚闸里运河十三里,通便纲运,民旅皆利”。嘉定十年(1217)郡守汪纲开浚西兴至钱清一带被潮泥淤塞之运河。十七年又浚治郡城内河道。据《明史.河渠志》载,明正统十二年(1447)西小江“为潮水沙涌塞,江与田平……邻田辄受其害”,诏令萧山、山阴两县起役疏浚。嘉靖三年(1524)、四年知府南大吉浚府河、运河、上灶溪等,首尾200余里。时虽旱涝相继,收获、运输如常。崇祯六年(1633)邑人御史金兰捐资再浚府河。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知府俞卿浚府河。乾隆五十七年(1792)知府李亨特再浚城河并立碑示禁。道光十五年(1835)夏大旱,山会士绅筹款疏挖城内河道。二十六年(1864)六月知府王德宽浚城河。民国三十六年(1947)八月以富户募费、民众义务劳动形式浚城河与斗门街河。
对三江闸外引河,自清康熙十年(1671)有涨沙之患后,亦疏浚不绝。十一年郡守张三异督令开掘被沙淤之引河。二十二年抚院王国安捐俸千金再浚。二十八年、三十二年,同治五年(1866)、光绪三十年(1904)郡守均主持疏浚。民国十一年(1922)绍萧塘闸工程局,十五年、二十五年、三十七年浙江省建设厅均作过疏浚。
建国后,人工仍是河道疏浚主要手段。50年代以零星疏挖小河为主,60年代以疏挖下游闸江为主,70年代后全面拓浚平原引排水主河,先后人工疏挖偏门、钱清、南门—东湖—皋埠、南钱清—湖塘、加会—华舍、马鞍、陶里、马山等河段。1977年全县民办公助筹资455万元疏挖平原主干河道47公里。1988年疏挖平原小河530条长215公里。到1993年止,全县人工疏浚河道总长826.3公里。小河小溇,则按当地镇村习惯,多有时隔4~5年或视淤积程度,或按村镇规划,依靠群众利用农闲、干旱期间进行疏挖。
水力疏浚
《明史.河渠志》最早载有绍兴实施水力疏浚之举:明宣德十年(1435)“主事沈中言,山阴西小江,上通金、严,下接三江海口,引诸暨、浦江、义乌诸湖水以通舟。江口近淤,宜筑临浦戚堰障诸湖水,俾乃出小江。”清同治四年(1865)三江闸外淤,由在籍侍郎杜莲衢发起,自丁家堰起向东开挖清水沟10余里,引塘外沙地之水冲刷闸外淤沙,以启闸泄涝。同治后清水沟屡经疏挖并延伸至大和山西闸,沿塘长30余里,出口在三江闸外约1公里处汇入闸港以冲淤。光绪年间沟已淤废,于十五年(1889)建成刷沙闸,用水力冲刷闸港,二十二年为泄内涝,知府霍顺武再浚清水沟,三十一年山阴知县又全线浚沟冲港。二十五年重建蒿坝清水闸,开挖闸外水道六百多丈,以为出口刷沙之用。
1964年9月发动沿塘社、队调集水泵32台,并在三江闸内筑坝,向下游翻水冲淤2昼夜,终把闸港冲通而启闸泄涝。较大规模之水力疏浚,被应用于1987年冬拓浚三江闸—新三江闸河段。工程采用人工与水力相结合疏浚方法,关闭上游三江闸,开启下游新三江闸,利用两闸间存水辅以水泵、泥浆泵碎土成流而排出闸外。在浚河土方42.6万立方米中,水力疏浚31.23万立方米,占总量73.3%。1981年建成之新三江闸工程中,附有冲沙泵站专司闸外港道冲淤。在1983年《绍兴县水资源调查及水利区划报告》水资源供需分配中,专列年冲淤水量2000万立方米。
机械疏浚
1962年2月县水利局拨款6万元,由三江塘闸从宁波造船厂购进非自航机电两用链斗式挖泥船一艘(每小时挖泥25立方米,最大挖深4米),开始疏浚三江、马山两闸闸江。1967年省水电厅拨款购入大连造船厂制造之同类链斗式挖泥机船两艘。自1966年以来采用机械疏浚河道,主要有三江闸经王相桥、西湖头至石泗河段、城区大城湾至轮船码头、东湖至蓄电池厂、钱清街河、下方桥街河、孙端卖鱼桥段、许家桥至大坂洋、夹蓬闸经马鞍至姚家埠闸等。
1979年购入杭州工程船舶修造厂制造之CW-250全液铲斗式挖泥机船一艘(每小时挖泥30立方米,最大挖深3.5米),又疏浚三江闸至丰收闸、红旗闸至解放闸、娄宫江、漓渚街河、福全松坞江和马山街河等,平均年疏浚量约2万立方米。
1988年春曹娥江出口江床淤高,严重影响绍兴沿海诸闸泄洪。5月10日浙江省副省长许行贯会同省、市、县水利部门研究决定,对曹娥江出口段进行机械拖淤。省水利厅拨款15万元、柴油30吨,由省水利疏浚工程处施工。自5月24日起,采用160马力双主机浅水船两艘,拖带可垂直起落钢结构拆卸式Fs-270型耙具,至6月20日结束。结合上游3次大于500立方米每秒下泄流量冲刷。先后对东进闸、排咸闸段2.5公里、红旗闸、新三江闸段2公里、新三江闸、马山闸段8公里机械拖淤31、47、61小时。据省河口海岸研究所对拖淤前后15个江断面实测,自马山闸至萧山市围涂十五工段之江床,平均高程从3.14米降至2.44米。1993年底,农村有吸泥船74艘。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