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建筑方案设计 \ 中央大街的欧式建筑

中央大街的欧式建筑

发布于:2006-12-31 20:40:31 来自:建筑设计/建筑方案设计 [复制转发]
中央大街始建于一八九八年,初称"中国大街"。一九二五年被改称为"中央大街",后发展成为哈尔滨市最为繁华的商业街,沿袭至今。

她北起松花江防洪纪念塔,南至经纬街,全长1450延长米,宽21.34米。其中车行方石路为10.8米宽。全街建有欧式及仿欧式建筑71栋,并汇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折衷主义及现代多种风格保护建筑13栋。一条小小的街道,含括了西方建筑史上最有影响的四大建筑流派,含括了欧洲最具魅力的近300年文化发展史,其含括历史的精深久远和展示建筑艺术的博大多姿,为世上少见。

1986年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将中央大街确定为保护建筑街路。1996年8月,市政府决定将其改造成步行街。 中央大街历时十个月的综合整治改造后,于1997年6月1日正式开通,是目前亚洲最长最大的步行街。建成的步行街环境优美,秩序井然。她以其独特的欧式建筑,鳞次栉比的精品商厦,花团锦簇的休闲小区以及异彩纷呈的文化生活,成为哈尔滨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167568802752.JPG

全部回复(2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fire-tian
    fire-tian 沙发
    老外在我们国家造了那么多耐久的建筑!我们什么时候也能多造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建筑呢?
    2007-09-16 15:52:16

    回复 举报
    赞同0
  • yanyan20332033

    中央大街的“洋历史”

    
    1中央大街的“洋历史”
    中央大街哈尔滨最有“洋味”的街道当属中央大街(旧称中国大街)。那些没有去过莫斯科、巴黎、罗马、希腊的人,尽可以在这条街上领略这些城市建筑的特色。

      说是洋街,当然要有一段“洋的历史”。1898年哈尔滨开始大规模地修筑铁路和城市建设,来自关内及邻省的劳工大量涌入哈尔滨,原沿江地段是古河道,尽是荒凉低洼的草甸子,运送铁路器材的马车在泥泞中开出一条土道,这便是中央大街的雏形,于是中东铁路工程局将沿江荒地拔给散居哈尔滨的中国人,至1900年即形成“中国大街”意为中国人住的大街。

    在狭窄的街道两旁是阴沟,铺上木板,铁板,供人行走,在各十字路口架着木桥,走在这条大街上的是骡马驾驭的车子。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由于埠头区的建立,这里俄人的铺子也多了起来,牌匾多用俄文,他们经营杂货修表等,所以虽称“中国大街”但两侧多为欧式建筑,商业也多为外国人经营犹如外国城市一般。

    1924年5月,由俄国工程师科姆特拉肖克设计,监工,中国大街铺上了方石,顿时显得华贵起来,当时中国大街上的外国商店、药店、饭店、旅店、酒吧、舞厅不计其数,其中道里秋林分公司、马迭尔旅馆在整个远东地区也是颇有名气的,在这条哈尔滨最时髦的街上,俄国的毛皮、英国的呢绒、法国的香水、德国的药品、日本的棉布、美国的洋油、瑞士的钟表、瓜哇的砂糖、印度的麻袋、以及各国干鲜果品均有出售,不亚于一个国际商品博览会。

      1928年7月,中国大街正式改称“中央大街”,现在的中央大街,北起江畔的防洪纪念塔广场,南接新阳广场,长1400米,路宽11米,人行道宽2至6米,仍保持原光滑的方块花岗石铺砌的路面。街道两侧商业,饮食服务网点近200家,形成了门类齐全,服务较为完备的商服中心.

    特别是近年来,各商家分分重新装饰门面贴金镶银,张灯结彩,把中央大街打扮得更加富丽堂皇,成为哈尔滨最著名的最富特色的商业一条街。

      1997年,哈尔滨市政府把中央大街定为步行街,更增加了它的魅力。
    
    

    2007-08-30 20:47:30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建筑方案设计

返回版块

20.8 万条内容 · 27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作料瓶的故事

这几张照片是我丸子同学在北京的一家很小的比萨店吃饭时拍的,他俩是个作料瓶,当时他俩做拥抱状放在桌子上,非常的可爱~~下面是我丸子自导的超级微型短篇!哈哈~ ^_^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