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城市规划设计 \ 莫斯科和华盛顿的城市规划

莫斯科和华盛顿的城市规划

发布于:2006-12-23 20:25:23 来自: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 [复制转发]

莫斯科与华盛顿的城市规划

             莫斯科与华盛顿的城市规划
李 勋 明
莫斯科与华盛顿同是世界两个超级大国的首都,莫斯科建城800多年,华盛顿建城才213年,这两座城市的规划别出心裁、巧夺天工,其立意之高远不得不令人感叹。这里归纳北京大学于希贤教授关于莫斯科与华盛顿这两座城市的规划论谈。以飨读者,或许对我们荆门的城市建设规划有所启迪。
莫斯科位于中国的西北方向。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北方的守护神是玄武,它由龟蛇相互环绕而成,莫斯科平面布局呈椭圆环状,酷似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玄武图象,有9—16层之多。其建城的历史,基本上是一层又一层地向外发展。远郊由29个卫星城组成。建城面积达1.4万平方公里。近郊由21个卫星城和12个森林公园组成,建城面积达1800多平方公里。其中心部分的“中国城”位于克里姆林宫的东面。建城时间为1535年至1538年间。命名为“中国城”,表明当时来自中国的移民和中国的工商业在莫斯科城市发展中的巨大作用。现在这里是莫斯科最大的购物中心,如“国家百货大楼”、“莫斯科购物中心”都在这里。
莫斯科整座城市放射状的中心点是克里姆林宫。她始建于1147年,这是一座俄罗斯中世纪的中心城堡。直至18世纪,它都是帝俄的皇宫。“十月革命”后为苏联政府首脑驻地。宫城和周围建筑全用紫红颜色彩绘而成。为什么要用紫红的颜色?因为克里姆林宫也称为紫宫。这里用它来象征天上的紫微星座,其中心是宇宙天球的不动点—北极星。它是整个宇宙的中心,天上众多的星星都在永远地环绕着它旋转。据说莫斯科周围的教堂十字架都朝向克里姆林宫。
克里姆林宫选址建在莫斯科河与亚乌楚河及其支流的交汇处。宫墙沿河而起,高屋建瓴俯瞰着河西的大片开阔地。古代以水运为交通主动脉,通过莫斯科河及其支流和整个广阔的俄罗斯平原相连。这一位置的确定,符合东方城市选址“依山傍水”的原则。从克里姆林宫放射出来若干大道,也就是轴线。主轴仅铁路干线就有12条之多。它们构成了莫斯科城市的骨架。每当夜晚,万点繁星撒满了全市及郊区各地,形成了一个亿万星空的人间宇宙,那就是天空的紫微星及北极星,地下的克里姆林宫所居之地。
把这一强烈而又神秘的意识形态感情融汇入城市规划布局之中。突出了它希望成为世界中心的主题思想,前苏联就以此为国策和精神的导向。800多年来,克里姆林城堡一直是俄罗斯和前苏联的权力核心和首脑驻地。它一度成为全世界的一个重要的中心城市。
华盛顿和莫斯科都是超级大国的首都。这两座城市在各自的国家里都具有特殊的、象征性的重要地位。两座城市都经过了严格的规划而建造出来。莫斯科始建于中世纪俄罗斯民族兴盛的时代,而华盛顿城则1790年选定为首都建立的地点。城址选择也和莫斯科一样处于两条河的交汇处,这里是波托马克河航段顶端,在波托马克河与其支流阿纳亚河交汇处,其城市中心也有一系列起伏微缓的小山岗,其“依山傍水”与莫斯科城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华盛顿城明显而强烈地建立在轴的关系上。以国会大厦为轴心,而侧有“独立”、“宪法”两条林荫大道。第一条是从美国国会大厦延伸到林肯纪念堂;第二条是从美国国会大厦,经宾夕法尼亚大街,延伸到白宫总统府。第三条从白宫总统府至林肯经念堂。整座城市呈放射状的三角鼎立之势。其间有“联邦三角”建筑群。其中包括联邦政府各部的机关驻地和国家美术馆、国家档案馆、国家博物馆、泛美联盟等大型建筑物。这三条主轴,构成的三角形为城市布局的骨架,在其间的各个细部又分为若干个小的三角形,几乎每块公共用地上都建有代表性的纪念建筑物。仅哥伦比亚特区便有各种纪念堂、纪念碑、圣像300余处。这众多的三角形,从各个方向上把主要建筑物、纪念碑、街心广场、街心花园、活动中心既联接起来又伸展开去。这样,华盛顿就成为一个多向的、互相补充的、有来有往的、相应相反的、景观深远交错的,一系列向往未来而又追忆历史的城市。若站在这座城市中的任何一点上,都会感到“我就是这个城市的中心”。华盛顿的城市规划设计集西方文艺复兴以来城市建筑艺术之大成。使每一个身临其境的人都感受到心灵的鼓舞和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个印象集中地体现了林肯的遗言:民主、民治、民享;“天赋人权”。
三条轴线与三个顶角象征着这个国家建立在三权分立的基础之上。三权互相制约而又互相联系。莫斯科和华盛顿,其城市规划布局都集中而深刻地反映了这两个大国的文化精髓,反映了他们政权与文化信仰的特质。
               

1166876754510.jpg

城市规划设计

返回版块

15.33 万条内容 · 239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求园林大门请帮帮我

谁有个园林大门的效果图和平面图了?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