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06-12-23 19:46:23
来自:环保工程/水处理
[复制转发]
我们厂位于河北省某县城,采用氧化沟工艺,表面旋转曝气设备,设有二沉池和出水接触池,日处理量为10万吨,从11底开始进水调试,初期由于进水水质和预期设计水质相差较大,设计进水水质为COD 500;BOD 250;SS 200;NH3-N 30;TP 3。但是实际进水水质大概为设计水质的2倍或更高,先经过整治,混合水基本符合设计要求,但是水质变化较大,夜间主要是工业废水,水温较高(大约为22度),COD在1000左右,可生化比较低;白天的水质COD波动不大,但是pH波动很大,这直接导致了初期污泥培养的失败。现在采用选择性的进水,中间多次添加菌种,氧化沟中的水温现在保持在12度(由于担心进水冲击,减少了进水量,满负荷为20度),但是至今也没有培养出泥!
主要数据为:4个氧化沟容积为6万方,出水调节堰板可调节度为40cm,池深4m,表面曝气机尺寸1.2m,转速为55RPM,低速为22RPM。
日最高进水量为10万吨,日均水质为COD 700,BOD 300,SS 400,NH3-N 40,TP 3
现在存在的问题是:由于采用表面曝气,没有推流设备,池底的流速较低,导致一部分污泥沉降,初期的污泥活性较低,沉降速度又较高。现在的污泥浓度为1.2g/l,MLSS 0.8左右,SV30为5,SVI 40左右。氧化沟的DO太高,为6-10mg/l左右(进水时降到5左右,不进水升高到10),污泥氧化严重,池中的厌氧区不能保证,但是为了防止污泥沉淀,又不敢停止曝气或减小曝气机的台数和转速,很矛盾。
现在采用的进水方式为:每天的18:00至23:00的可生化比较高时间段,白天由于pH波动太大,无法保证微生物的培养,不在白天进水。夜间进水温度为22度,现在的温度在11-13度之间,如果适量加大进水量可以升高至15度左右。但是从进水至今,投加菌种不少,但是不见有什么起色。现在保持的是100%的回流,二沉池中的污泥浓度也很低,活性也很差。下一步,本人想采取,在保证基本水温的情况下,尽量少的进水,同时加有机营养物质,定时滤去氧化沟表面40cm的上清液,然后在进水曝气,同时通过减少曝气机的台数和降低转速来减少DO。
现在一日的混合进水基本符合培菌需要,但是本厂没有缓冲混合池,在pH波动较大时,极容易杀死细菌。
如果现在不进水,纯闷曝,温度是不是低于微生物繁殖最低点?
如果氧化沟底沉积了污泥,对培菌有什么影响?
如果采用常规的培菌,不间断进水,怎么避免进水波动的冲击!
请各位专家给于一些建议!
先在此表示感谢!
全部回复(3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觉得还是要先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污水厂并不是万能的,水质方面的根本性东西不解决(最起码的,pH要稳定吧),所有的都到污水厂来解决,难!工业废水的事,应该写份报告,向业主(政府)和当地环保局反映,口气要硬一点:不具备调试/试运行条件……
回复 举报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