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施工技术 \ 建筑施工 \ 住房真的过剩了吗?

住房真的过剩了吗?

发布于:2006-12-23 19:20:23 来自:施工技术/建筑施工 [复制转发]
去年曾有媒体报道,2005年前11个月,中国本年购置土地面积中,未完成开发土地面积近1.7亿平方米,按目前水平计算,中国商品房的年施工面积是年竣工面积的5倍多,商品房空置面积达1.14亿平方米。国家统计局近期公布的这三个房地产数据,揭示了一个问题———中国面临着潜在的住房过剩风险。

近日又有媒体指出,在房价不断上涨的今天,突然传出“住房过剩”这样的声音,实在是让人有点难以接受。按照常理,既然住房存在过剩,那么房价就应该逐步下调才对,但是实际上房价走势却始终一路攀高。空置房的存在确实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空置的绝大多数都是一些中高档住房,而经济适用房之类真正的低档住房则鲜见“空置”一说。

空置房的大量存在,虽然不能简单理解为生产过剩,但绝对难逃盲目开发之嫌。所谓盲目开发,就是指楼盘开发与市场容量的对接出现偏差,以至于供销断路。某些开发商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利益而穷尽奢华,但是却忽略了楼盘本身的市场适应程度,致使楼盘的开发成为一种无效供给。

与此相对,经济适用房由于利润空间有限而被开发商弃如敝履。于是形成了这样一种一边万头攒动,另一边却门可罗雀的楼市怪状。正是由于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宅供应的不足,才引发了高档住房过剩、普通住房供不应求的结构矛盾,在视觉上给人造成一种住房过剩的假象。

人们一直都说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而最大的泡沫就在土地环节。我国房价目前的购成比例中,地价占40%,明显处于主导作用。

虽然政府规定商品房开发所使用的土地必须挂牌交易,但是挂牌拍卖的土地依然太少,私下交易的土地仍然占据土地市场的大头。这种经过数次倒手,在原始成本上增加了诸多中间成本的土地,价格自然会高居不下。即使面对高档住房过剩的现状,开发商在拿到一块成本非常高的土地之后,也很难将其做成中低档楼盘,于是千方百计地争相开发高档楼盘,而这笔开支最终还是要算在购房者的头上,这无疑继续加剧了空置房的增多。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解决地价等源头问题,引导开发商调整楼盘开发结构,加大力度建设普通商品住宅,以期达到供给与需求总量的基本协调。

在中国的住房市场上,没有生产过剩,只有营销过剩;没有卖不出去的住房,关键是看开发商准备把房子卖给谁。看看发放经济适用房房号现场的拥挤与火爆,也就不难明白,“住房过剩”对于他们来说依然是一个多么美丽而又遥远的梦想。 赵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建筑施工

返回版块

65.73 万条内容 · 1534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新建住宅通过社会评审才能交付使用

为从根本上解决百姓购房遇到的“闹心房”问题,哈尔滨近日确立了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二者并重的管理体制,创造性地建立了社会评审机制,新建住宅何时进户、能否进户,让由业主、物业管理企业代表、专家、区政府及社区代表等成员组成的社会监督机构进行最后评定。近两年,哈尔滨市住宅交付使用管理综合性验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由此而产生的大量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住宅工程竣工后,达到什么样的条件方可交付使用,开发商和购房人往往各执一词,大量矛盾和纠纷由此而生。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