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环保工程 \ 环境影响评价 \ 山西临汾号称污染第一城 被指不适合人类居住

山西临汾号称污染第一城 被指不适合人类居住

发布于:2006-12-20 13:50:20 来自:环保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复制转发]
山西临汾号称污染第一城 被指不适合人类居住

“太阳是什么样的?”“圆的。”
“月亮是什么样的?”“圆的。”
“星星是什么样的?”“不知道……”
这是居住在山西省临汾市城区一位郑姓市民与上幼儿园儿子的对话。“可怜孩子从小长这么大,几乎没有看到过临汾城上空的星星。”郑先生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这里的环境令人感到忧伤”。
初冬,临汾城一如既往地浓雾弥漫。天空中泛着一个鹅黄色的光晕,那是早上九点多钟的太阳。一座古色古香的牌楼矗立在鼓楼北大街上,云山雾罩。出租车司机赵师傅告诉记者说,牌楼上有赵朴初“现代花果城”的题词。
大街的两旁,柿子树光秃秃的枝桠上,挂着几个泛黑的柿子。空气中,夹杂着一股怪味——其中有硫的味道。街面上,被环卫工人扫过的道路,还留有一层薄薄的灰。
“以前,一年有一多半时间都这样,不是雾,是烟尘。”赵师傅说,“今年还算好的了”,他闻不出临汾城的空气有什么异味,十几年来,“都习惯了”。
 2006年11月22日,在临汾市政府决定对重点区域开展环境执法大检查的动员大会上,这个城市的副市长赵建民称,“环境污染已经成了临汾的‘顽疾’,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
而一个月前的10月18日,总部位于美国纽约的国际环境研究机构布莱克史密斯研究所(Blacksmith Institute,又译铁匠研究所)公布了一项研究报告——2006年世界10大污染地区,临汾作为中国惟一的高污染城市代表进入榜单。
布莱克史密斯研究所作为一家着眼于解决发展中国家的相关污染问题的非赢利性机构,每年都会公布相关的污染城市名单,其排名不分先后。
该研究所表示,今年的这份报告是由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西奈山医疗中心和纽约大学的环境和健康问题专家历经7年的研究后写成的。
他们对非政府组织、地方社团和国际环境机构所选出的300个污染严重的城市逐个进行了研究,最后根据受污染影响的人口规模、有毒物质的危害程度以及对当地居民健康造成的确实损害等因素,得出了污染最严重的10个地区的名单。
研究报告说,“居住在严重污染的地方,无异于被宣判了死判……污染对人体的损害,如果不以立即中毒的形式表现出来,那么就可能以癌症、肺部感染和痴愚症等形式表现出来。”
“这些地方的污染给当地人造成了巨大的痛苦和伤害,尤其对儿童”。研究所的所长理查德·富勒烺ichard Fuller 说。

“现代花果城”的“黑帽子”
“又是为污染的事?”12月12日,临汾市环保局办公室主任邓明生对于记者的到来,表现得十分谨慎,“这段时间都在进行环保执法大检查,负责宣传的领导下乡了”。
从2003年被列入国家环保总局重点监测城市以来,临汾已经连续三年(2003—2005)名列中国内地严重城市污染前三名之一。
“谁摘不掉污染的黑帽,就摘他头顶上的‘乌纱帽’。”据2004年的媒体报道,第一次看到国家环保总局的通报,临汾主要党政领导人“坐卧不安”。
2004年9月,临汾市向国家环保总局呈报了一份报告,这份全名为《临汾市人民政府关于呈报临汾市大气污染摘帽子实施方案的报告》称,“临汾市政府决定用两年多的时间,分三个阶段实施‘摘帽子’工程,到2006年底甩掉大气污染第一的帽子。”
今年4月12日,山西省环保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杜培仁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该省11个重点城市环境空气综合评价结果。结果表明,临汾脱离了倒数第一的位置,但仍名列前三名。
 然而,这似乎并没有影响到临汾有关方面的心情。结果公布的第二天,“我市摘掉污染第一‘黑帽子’”的相关宣传便传播开来。“黑帽迟迟不能摘去,脱离倒数第一还不是真正的好消息。”临汾市委党校的一位教师对记者感叹,如今谁能想到,昔日的临汾竟是备受推崇的“花果城”?
据了解,1980年左右,临汾城的上空是蓝天白云。当时,市园林局的一位处长为了美化城市环境,在临汾市区规划种植了柿子树一条街、石榴树一条街、梨树一条街等多条果树一条街。

全部回复(4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tianlei810209
    tianlei810209 沙发
    目前的经济发展在有些方面害了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快,人民距离污染威胁就越近!
    2006-12-21 09:27:21

    回复 举报
    赞同0
  • fdx2112
    fdx2112 板凳
    蓝天碧水与GDP的博弈

    以“结构性污染”为主因的临汾,十几年来始终醉心于经济的发展,对于环境的治理问题一直少有关注。
    “‘有水快流’,无人关注环境。”当地一位专家对记者说,1995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将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彼时,“临汾少有响应”。
    经济发展造成的环境代价于1999年开始被临汾地方政府关注,当年,临汾提出了“打基础、调结构、治环境”三大目标。其构想亦写进了《临汾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
    临汾一位官方人士称,以调整经济产业结构为主要目标的构想,在当时被称为“生死决策”——低于120立方米的高炉、不合格的焦厂要全部关闭,“这事关几百万人的吃饭问题”。
    然而,产业结构调整至今,临汾的污染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有效遏制。“我们不承认产业结构调整不成功,只能说目前面临很大的难度。”该人士称,自1999年实行调整以来,“成效是很明显的。”
    据当地统计数据显示,1999年至2004年的五年间,临汾市生产总值由171亿元提高到375.8亿元;财政总收入由13.4亿元提高到58.86亿元。其经济总量目前位居山西第二。
    对水及空气的污染,几乎与临汾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步。“老百姓很有意见,政府也很头疼”。接近临汾决策层的一位人士向记者表示,彼时,临汾的“灰尘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成为民谣。
    2004年,国家环保总局公布了内地10大污染城市,山西有多个城市入选,临汾为污染城市之最。
    2006年2月,中国科学院公布的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称,2005年,山西省单位工业产值废气排放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42倍,居全国31个省市区第二;烟尘排放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89倍,居全国第一;固体废物排放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2.14倍熅尤国第一。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位居全国倒数第一。
    山西的环境问题,不断被社会各界关注。中共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更是提出,“要用最小的污染代价,换取适当的发展速度”;省长于幼军也表示,宁愿不要GDP也要把污染治住。
    2006年6月10日,山西省正式启动“蓝天碧水工程”,相关官员表示,将以铁碗的手段治理该省的环境污染问题。临汾作为山西严重污染城市,成为重点治理的对象之一。
    9月4日,国家环保总局公布了2005全国113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临汾再次名列倒数。


      10月12日,山西省环保局局长刘向东以公开信的形式提醒临汾市市长李天太,市长是城市环境质量第一责任人,“保护环境,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公开信”指出,造成污染的关键问题,除了临汾市城市基础设施薄弱,集中供热、气化率等指标偏低,市区燃煤污染和二次扬尘严重外,更主要的是临汾市在投入巨资进行环境综合整治的同时,仍有大量焦化、钢铁等重污染企业违法建设,肆无忌惮地排污。


      据了解,临汾市118家焦化厂中只有25家焦化厂具有合法的手续,其他全部为违法企业。2006年山西省政府下达的第一批环境污染末位淘汰企业及设施名单,要求临汾市8月底前对22家企业及设施实施环境污染末位淘汰,但只完成9家。


      “李天太市长都拍桌子了!”一位临汾环保系统的人士向记者介绍,“公开信”发表的第二日,临汾市人民政府便下发相关文件,表示将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治理整顿给临汾造成污染的钢铁焦化行业。
    为控制污染排放总量,改善环境质量,临汾市政府以控制工业和煤烟污染为重点,从11月23日起对全市重点区域开展大规模的环境保护执法检查。该专项执法检查将持续到2007年3月20日。
    “煤焦铁现在还是临汾的经济支柱,污染怎么根治得了?”临汾政界一位人士的办公桌上,放着一份两页纸的布莱克史密斯研究所——2006年世界10大污染地区临汾部分的中文翻译稿——“如果你怨恨一个人,让这个人成为一位临汾的永久的公民吧!为什么?为了处罚!”被红笔标划。
    “上头的压力,老百姓的压力,让领导们左右为难。”他说,“政府治污的力度已经很大了”。
    与政府治污“力度已经很大”相反,据当地媒体调查,在临汾市的焦化企业中,有近90%的企业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未办理任何环保审批手续,部分在建、投产的焦炉仍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为数不多的有合法审批手续的焦化企业,建设炉型也与立项及环评批复要求不符。
    今年6月至9月,山西省环保局作了一项万人环保意识问卷调查。其中,71.01%的民众“不愿意”让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市长留任,而90.8%官员选择“愿意”。
    12月6日,山西省环保局又通报了“百县千企万民问卷调查”的情况。结果显示:90.06%的民众认为对环境违法行为中的政府责任人应当给予处分。
    在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之间,官员和民众都有着自己坚定不移的选择。临汾学界一位不方便透露姓名的专家告诉记者,与“灰尘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成为民谣相应成趣的是,“宁可被毒死,也不要饿死”则成为了某些官员的为官之道。“山西老百姓没有从挖煤中获得多少收益,往往是深受其害。”专家说。
    “咱们国家对官员的考核体制非常不好,都是以GDP来考核,GDP关系到一个官员的仕途,这导致现在还是一味地强调发展是硬道理。”山西省社会科学院能源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宏英对记者说,在这一制度下,高GDP的增长并没有带来老百姓生活质量的提高。“这是一种政绩工程。如果,各级政府都能把发展放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上,就不会出现(临汾)这种野蛮式的发展道路。”王说。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2006-12-20 14:04:20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环境影响评价

返回版块

2.3 万条内容 · 13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06年最佳创新技术:纸质电池轻薄环保、太阳能空调

  新近出版的一期《时代》周刊杂志评出了今年最佳创新技术。   便宜的纸质电池  芬兰Enfucell公司制造出一种纸质电池,避免了传统电池所带来的金属、锂及碱性化合物的泄漏问题,因而可作为一般的家庭废物加以处理。这种被称之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与普通钮扣电池一样,电离子从阳极通过电解液流到阴极从而产生电荷。该公司采用一个薄层纸片作为传导体,在其一边镀锌,而在其另一边镀二氧化锰。在纸内的电离子“流过”水和氧化锌组成的电解液。这种电池对环境无害,且其价格也十分便宜。据公司称,当能够实现批量生产时,其售价可降到一美分一个。目前研制成的“软电池”厚度为0.4毫米,如有必要可将若干个电池迭加起来使用。该公司已经研制成的电池最大面积为25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