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商易宝社区 \ 行业脉动 \ 关注空调市场-中小企业发展问题

关注空调市场-中小企业发展问题

发布于:2006-12-15 10:32:15 来自:商易宝社区/行业脉动 [复制转发]
现在,国内许多中小厂家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令人关注。的确,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理论上有“马太效应:强者恒强、弱者愈弱”理论的支撑,现实中格力、海尔等三大品牌的市场份额也越来越大。年产销在100万台以下的中小企业到底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如果存在,他们今后的发展空间又在哪里?
对于第一个问题,答案是肯定而且清晰。首先,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并在短时期内的迅猛突起,得益于民营、集体等多种性质的中小企业支撑。其次,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的繁荣与稳定是依靠比例高达80%的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撑。再者,我国虽是经济大国,并非经济强国。主要表现为我国经济体系中企业数量多,但单一企业整体规模小,中小企业必不可少。
就空调市场而言,是一个完全的竞争市场。2000年起,参与竞争的企业数量曾经一度高达500家,随后在市场的整合与洗牌下,企业数量不断减少,截至目前仍拥有近50家。于是,近年来业内传出了“空调市场将出现寡头,中小企业发展将濒临绝境”的声音。
空调市场还没有进入寡头竞争,目前仍然处于完全竞争状态下。经济学家昆曼对于寡头的定义为:只有几个提供相似或相同产品的卖者的市场结构。对于完全竞争的定义为:有许多交易相同产品的买者和卖者,以至于每一个买者和卖者都是价格接受者的市场。
那么,在市场发展到一定时期和阶段后,空调市场会不会形成寡头竞争呢?中小企业会不会面临被整合的命运呢?也不太可能。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市场和企业都是动态的,在三大巨头发展的过程,其它企业也在发展。
接下来,就面临中小企业发展空间的问题。总的来看,中小企业发展的道路众多,归纳后可分三条:定位国内区域市场、拓展海外市场、做成特色品牌。
在定位区域市场强势发展这一操作思路,目前包括澳柯玛、扬子、双菱等诸多品牌已经开始实施。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重点投入区域市场有利于企业的精耕细作,既能够保证一定的量,又能实现合理利润。
在操作海外市场上,有飞达仕等专业从事外贸出口的企业,亦有像新科这样到非洲欠发达地区设立工厂,寻找海外市场空白点,还有专业从事OEM服务的。这种发展风险小、数量大,特别是在短期内能够保证企业的经营利润。
而在定位特色品牌上,对于现阶段的空调企业而言操作难度大。海信推广变频空调已经多年,在规模上很难形成大的突破,不过倒是建立了较好的品牌影响力。随着市场的成熟,这也会拉动企业的发展。

全部回复(3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lianxinzhileng
    大家好!
    我是做中央空调工程安装维修的,很高兴认识大家,有机会想和做中央空调经销商合作,我是在杭州开一家空调 安装维修工程公司,希望同行的朋友们,相互合作,互信互利。合作重于竞争。
    联系电话:0571-85381343
    QQ号码:504261797
    邮箱:Lianxinzhileng@163.com
    2007-01-03 17:49:03

    回复 举报
    赞同0
  • lianxinzhileng
    大家好!
    我是做中央空调工程安装维修的,很高兴认识大家,有机会想和做中央空调经销商合作,我是在杭州开一家空调 安装维修工程公司,希望同行的朋友们,相互合作,互信互利。合作重于竞争。
    联系电话:0571-85381343
    QQ号码:504261797
    邮箱:Lianxinzhileng@163.com
    2007-01-03 17:46:03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行业脉动

返回版块

12.22 万条内容 · 79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国外高端空调新品 不可小觑

在庞大的中国空调军团眼中,国外空调品牌不过是“沧海一粟”。 细看各类空调销量排行榜,我们几乎很少在前十名之列发现国外空调品牌,偶尔有之也仅仅是一两个企业,或者松下,或者LG,在眼前跳跃一下。在叫得上名字的国外空调品牌中,有很多还都渐渐演变成“区域性品牌”,诸如日立、东芝早已经退出华北市场,目前仅在上海等华东地区占有少量市场。 随着空调集中度的逐年提高,国外空调品牌更是变得微乎其微。目前,国内空调市场前十名的空调品牌占有率已经达到70%多,也就是说,几乎等于国外空调品牌要与国内60多家空调品牌共同分享这剩下的30%,这似乎真的不是一个量级的对比。这也就是为什么国内空调品牌已经不将其作为竞争对手的原因。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