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中国建筑史 \ 河北普乐寺

河北普乐寺

发布于:2006-12-10 14:55:10 来自: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史 [复制转发]
河北普乐寺


普乐寺位于河北省承德市街东的武烈河东岸,背倚锤峰,面临武烈河,掩映于一片林中,环境尤佳。清乾隆年间,各方归顺,边境安宁,西北各少数民族袖频繁 见清帝,炽示普天同庆,天下共乐,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山就势,坐东朝西建 普乐寺。寺门西向,是因为避暑山庄在西部,寺面对山庄,呈众星拱月态势,象征多民族国家的大一统。

普乐寺山门为单檐歇山顶,山门内有钟鼓楼。天王殿,单檐歇山顶。瓦绿剪边,内有四天王、大肚弥勒和韦驮像。本质泥胎彩色塑像的四大王,高3.83米,呈自然坐式,色彩鲜艳,雕塑精细,比例匀称,远非其寺院天王塑像所能比拟,在全国可说首屈一指。弥勒造像也作了艺术夸。大肚弥勒盘腿而坐,左肢大拇指与肚脐至面部的人中、鼻尖、呈垂直,两臂和两膝呈斜对称,身体超比例的宽在大,突出了弥勒的乐观与慈。

宗印殿是正殿,重檐歇山顶,殿脊用彩色琉璃瓦拼合成云龙图案,脊正中有大型琉璃宝塔。殿侧有琉璃“八宝”浮雕。殿内供释迦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三尊佛后各蹲着护法神:一只大鹏金翅鸟。两侧有八大菩萨塑像。

普乐寺后半部藏式主体建筑称经坛,是集会讲道祭祀之所。它共有三,主殿称“旭光阁”,外观极似北京天坛祈年殿。阁中须弥座上的主体“曼陀罗”上有一尊铜制的藏传佛教的佛像,即“上乐王佛”,又称“欢喜佛”。阁内的天花藻井,在外八庙诸寺中也是首屈一指的。

普乐寺在外八庙中,以其特有的建筑装饰和佛像而著称。


1165733756521.jpg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中国建筑史

返回版块

5.11 万条内容 · 152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河北普宁寺

河北普宁寺于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北部烈河畔,由于寺内有一尊金漆木雕大佛,俗称大佛寺。普宁寺建成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占地33000平方米,是外八庙宗教活动的中心。普宁寺背山面水,坐北朝南,顺自然山坡砌造了几个不同高度的台级,修建了多层建筑物。全寺呈纵深式对称格局,以大雄宝殿为界,前半部为汉族寺院风格建筑,后半部则具藏传佛教三摩耶寺(即西藏的桑鸢寺)的基本特征。普宁寺前半部分有山门,正中院中有碑亭,亭北是天王殿,基右为钟鼓楼,此为第一进院落。大雄宝殿和东西配殿,成第二进院落。大雄宝殿内供过去佛迦叶佛、现在佛释迦牟尼佛、未来佛弥勒佛。大殿后是高达9米的石砌陡壁金刚墙。登42级石阶进三角殿,即达寺院 后半部。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