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中国建筑史 \ 上海朱家角镇

上海朱家角镇

发布于:2006-12-10 13:47:10 来自: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史 [复制转发]



“小桥流水天然景,原汁原味明清街”。据记载,朱家角在宋、元时已形成集市,明万历年间正始建镇。朱家角又名珠街阁,雅称珠溪。全镇占地47平方公里,镇内河港纵横,九条长街沿河而伸,千栋明清建筑依水而立,三十六座石桥古风犹存。有沪上第一石拱放生桥、“长街三里,店铺千家”的北大街,集江南豪富人家建筑之大成的席氏厅堂、清代“吴中七子”王_纪念馆、更有古色古香的“江南第一茶楼”和极具江南水乡风情的水上“游船茶馆”...石板老街、深巷幽弄、拱形石桥、咿呀小舟、无不折射出古镇朱家角的水之美、桥之古、街之奇、弄之幽,真可谓“船在水上行,人在画中游”也。

朱家角的传统特色有:玫瑰豆腐、双套晒油、无铅皮蛋、五色汤圆、小笼馒头、炙毛豆、鲜肉棕等。每逢金秋菊黄蟹肥时候,在这里还能尝到鲜美的淀山湖大闸蟹。




1165729659745.jpg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中国建筑史

返回版块

5.11 万条内容 · 152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江苏木渎

木渎位于江苏吴县,地处太湖流域,是江南著名的风景名胜区,素有“吴中第一镇”、“秀绝冠江南”之誉。木渎,历史悠久,是与苏州城同龄的水乡古镇,迄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相传春秋末年,吴王夫差为取悦美女西施,在灵岩山顶建馆娃宫, 并增筑姑苏台, “三年聚材,五年乃成”,木材源源而至,竟堵塞了山下的河流港渎,“积木塞渎”,木渎由此得名。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使木渎充满了无穷魅力。木渎名胜古迹遍布,建筑文化、园林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风情独特。古镇旧有“十景”,名噪一时,今存“斜桥分水”、“虹桥晚照”、“下沙落雁”、“姜潭渔火”、“西津望月”、“灵岩晚钟”、“南山晴雪”诸景,仍可见其余韵。木渎又有“园林之镇”美誉,明清时镇上私家园林多达20多处,现仍存有严家花园、古松园、榜眼府第等古典园林多处。镇上老街纵横,山塘、下塘、下沙、中市街,历经沧桑,风貌犹存。老街古巷中深宅大院荟萃。这些古建筑体量宽大,保存完好,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观赏价值。其中以近代思想家冯桂芬府第内的双花篮厅,木渎“四大富翁”之一蔡少渔的旧宅,最为典型(清代建筑)。古镇区的胥江、香水溪和采香泾,其历史,则可追溯到吴越春秋。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