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商易宝社区 \ 行业脉动 \ [转贴]住宅建筑需要恒温恒湿?

[转贴]住宅建筑需要恒温恒湿?

发布于:2006-12-09 22:38:09 来自:商易宝社区/行业脉动 [复制转发]




探讨:四次炮轰恒温恒湿购房人和开发商谁最受伤

  10月深秋,一场普普通通的房地产技术性论坛,竟成为大规模的“炮轰恒温恒湿”运动的发端。来自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的多位权威专家揭批“恒温恒湿”技术,反对开发商假科技之名,误导消费者。经各大新闻媒体轮番报道后,迅速升级为一场声势浩大的“炮轰恒温恒湿”事件。
  第一炮:纯粹的恒温恒湿绝不适宜  10底,一场主题为“提升住宅品质”的论坛召开,来自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研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副院长曾捷指出,“我们知道夏天空调要求最少开到26度,冬天家里采暖温度是18度,这就意味着18度和26度之间已经有8度的温差,恒温是不是将这8度的温差都抹掉呢?所以我想现在市面上的‘恒温恒湿’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恒温恒湿’,纯粹意义的‘恒温恒湿’,从节能和需要角度来说都是不适宜的。”正是在本次论坛,成为了“炮轰恒温恒湿”的发端.
  第二炮:别拿恒温恒湿误导市场
  随着京城十余家新闻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迅速在楼市上掀起一场“炮轰恒温恒湿”行动。《华夏时报》报道,“恒温恒湿”这个技术不是非常成熟。如果一旦管道在混凝土里发生漏水的话,就要把楼板凿开,非常麻烦。而且哪一段破损还不太清楚。《北京晨报》报道,恒温恒湿技术是用一层交接的顶板和二层的交接的顶板做水管,提供恒定的水温,来保证冬天的采暖。按照科学原理,冷空气往下沉,热空气向上飘移,地下室采暖保证不了。整个空气调节的温度也很差,很不科学。《中国建设报》报道,某些写字楼中的白领患有空调病,是因为人体的免疫力跟外界的变化不适应。而恒温恒湿技术应该比现在正常的空调系统更精密,相对来讲,能使室内跟室外的环境差别更大一点,所以对于人们的适应性和免疫力考验就更大!
  随着“炮轰恒温恒湿”行动的升温,部分媒体展开了更大规模的对市场上存在的“科技型住宅”的盘点和质疑,批评“假科技之名,误导市场的开发商”。
  第三炮:我们没用恒温恒湿技术
  进入11月份,“炮轰恒温恒湿”行动愈演愈烈,甚至连尚未开盘的THE HOUSE国际公寓也惨遭“误伤”。THE HOUSE国际公寓的投资商张卫克被逼无奈,跳出来辩白:我们没有使用恒温恒湿技术。
  张卫克为此特意邀请数十家媒体,当面澄清事实。张卫克辩解道,在开发The House之初,他们即本着“科技以人为本”的理念。为了避免将产品做成概念而失去科技原动力的价值,The House在前期聘请了100多个专业机构、70多位专业权威专家、经过600多个日夜的科学论证,才有了今天这样一个集生态、环保、节能和智能化于一体的科技住宅产品。张卫克强调,他们采用的技术是比“恒温恒湿”更成熟更先进。  第四炮:恒温恒湿的意义不大工巧匠
  月14日,新浪网主办并网络直播“住宅内环境的营造对人身健康的影响”专业论坛,邀请来自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研建筑设计研究院的数位专家,进行现场对话。有关专家继续对“恒温恒湿”进行批评:如果想在一个环境中创造出“恒温恒湿”的效果,必然要用主动调节手段,有空调,要用一些其他的设备满足室内达到“恒温恒湿”。通常这些设备都是用在精密实验室里,这种环境对人并不好。而且为了让人体达到舒适,温度、湿度、风速有很多种组合,但不是每种组合都是健康的,所以单纯强调“恒温恒湿”没太多意义。
  随着新闻媒体的连番报道,“炮轰恒温恒湿”事件在北京楼市迅速蔓延开来,成为2006年度最为引人关注的楼市新闻事件。一位行业资深市场分析专家认为,“炮轰恒温恒湿”事件无疑是今年楼市最大的亮点,给眼下这个饱受宏观调控影响而变得紧张麻木的楼市平添了许多亮色,也给业界带来许多的启示。
  那么,四次“炮轰恒温恒湿”的过程中,谁最受伤呢?
  首先应该提到的是张卫克。在众多新闻媒体对“科技住宅概念”的质疑声中,同样走高科技路线的THE HOUSE国际花园不幸也在这一过程中遭到媒体“误伤”。生生逼得该楼盘的投资商、人称“楼市小炫风”的张卫克急忙跳将出来表白:“THE HOUSE国际花园没有采用恒温恒湿技术”!
  张卫克说,THE HOUSE国际公寓由新基础投资机构投资,位于北京北五环外小营环岛向东800米,该项目属于后现代风格的花园洋房,集纳了当今最先进的18项核心建筑技术,以及216个技术创新点。他们先后邀请100多位建筑专家,历经600多个日夜钻研,使THE HOUSE国际公寓集成了太阳能、地热能、雨水收集、屋顶立面绿化、地源热泵、家居智能系统等最先进的科技,是名符其实的“科技住宅新品”。
  众所周知,炫特区收官之后,操盘手张卫克随即“销声匿迹”,闭关修炼新项目THE HOUSE国际花园已达2年之久。此番THE HOUSE在大规模的“炮轰恒温恒湿”运动中惨遭“误伤”,张卫克被迫冲关而出,满脸委屈,大声辩解。
  但是最感到受伤的应该不是张卫克,而是楼市中的购房人,他们被个别开发商精心包装的“科技噱头”所误导,轻信了开发商的广告宣传,从而付出了不必要的代价。据了解,不仅所谓的高端公寓中应用了“恒温恒温”技术,而且,个别的郊外别墅项目也应用了“恒温恒湿”技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物理研究所的周辉博士指出,在别墅内部,各功能空间的差异性很大,如果也采用“恒温恒温”技术,不提倡开窗,显然是更不适宜的。另一位同样来自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的专家更是形象地把这样的别墅称为“封闭的盒子”,同时对装修的多样性也产生限制。
  一个购房人气愤地告诉记者说,到郊区买别墅,为的就是亲近自然,享受阳光清风,如果别墅连窗户都不能随意开启,那还干嘛跑到郊区去住?

全部回复(3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ihrqc122012
    ihrqc122012 沙发
    “恒温恒湿”不适合高层住宅


      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开发商不惜采用科技的“马甲”来包装项目,市场上甚至出现了类似“恒温恒湿”、“零能耗”的项目。不过,近日一些专家对此提出了质疑,并表示“恒温恒湿”不适合多层或高层住宅。
      "恒温恒湿”本身存在弊端
      目前,有些开发商就打着提高住房舒适度的幌子,开始频繁炒作所谓的“恒温恒湿”、“零能耗”等科技概念,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不过在某论坛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曾捷明确表示,“零能耗”、“恒温恒湿”要慎用。这种概念只适合政府投资的展览馆,或者是研究机构的研究场所。在住宅上的运用也仅限于TOWNHOUSE或别墅等小范围内,一些多层或高层建筑尽量不要采用。
      据有关专家称,目前这个技术也不是非常成熟。如果一旦管道在混凝土里发生问题,怎么办?如果管道漏水的话,就要把楼板凿开,把破损的管道替换,非常麻烦。而且哪一段破损还不太清楚,更为严重的是,现在普遍来说施工上还是比较粗放的,一旦出现管子外移和意外破裂,或是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漏水或者锈蚀,甚至一栋或者一层就不能供水了。“提出这一说法,更多地是为了广告宣传的需要,经过测算,披上科技‘马甲’的房子,要比同等区域的房子,价格至少贵三分之一。”
      科技住宅以人为本
      据了解,金都集团作为“人居环境金牌试点小区”的打造者,他们提出了“人居科技”四个层面上的特征。一是整体性,即系统、整体地考虑科技在居住上的应用;二是舒适性,带给消费者最大的舒适感受;三是经济性,充分提升住宅产品的性价比,降低消费者使用费用;四是环保性,必须是对人体无害的。
      再比如,针对老年人的东方太阳城,社区针对老年人特点提供了无障碍设计,包括门洞尺寸都加宽,插座开关高度降低,采用柄型的把手,感应式门锁,室内还有紧急呼救系统,同时针对老年人一般情况的色弱问题,社区色彩以明亮鲜艳的颜色为主。
      由此可见,与建筑外观、小区环境、社区配套这些外在的东西不同,科技是内在的,它需要入住后去体验、去感受。要应用高科技进行细节处理,以提高人们住宅生活的舒适度。科技住宅不等于开发商的楼盘炒作概念,它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东西,它涵盖了住宅开发的理念、设计以及新技术的运用,从长远来看是经济合理的住宅。
      科技住宅服务生活
      科技住宅应借鉴欧美国家的先进经验,根据自身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等进行设计和规划,建立一套更加明确简单的科技住宅评价体系,构筑我国高质量、高工效、低成本的现代化住宅产业。然而,长期以来,我国住宅建设科技含量偏低,而住宅的长期热销使得开发商懒得在产品的研究和品质的提升上下工夫,更不愿意投入太多去冒风险、大幅降低利润。这使得科技住宅的概念变成了口号和标语,而不是行动。
      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副主任童悦仲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搞科技住宅应该从中国住宅的现状出发,通过科技手段解决百姓住宅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解决无论是高档住宅,还是中低档住宅都存在没有达到“四节一环保”标准的问题。刚刚推出科技住宅The House的开发商告诉记者,为了避免将产品做成概念化产品,项目在前期聘请了100多个专业机构、70多位专业权威专家、经过600多个日夜的科学论证,才有了今天这样一个集生态、环保、节能和智能化于一体的科技住宅产品。
      我国北方一些住宅的采暖能耗是欧洲许多国家的3倍甚至更多。目前很多科技住宅已经开始注重该问题,纷纷采用了导光管自然采光系统、热源地泵系统、变频风机新风系统等前沿科技来实现科技住宅的节能特性。而在节水方面,像The House采用的节水器具、屋面雨水收集系统,以及给水系统采用减压限流措施来减少超压出流现象都是节水的具体表现。

    2006-12-09 23:31:09

    回复 举报
    赞同0
  • ihrqc122012
    ihrqc122012 板凳
    童悦仲:恒温恒湿作为住宅标准目前要求偏高一点


      最近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研建筑设计研究院主办焦点装修家居网的“住宅舒适度”论坛上,建筑研究院专家明确指出,“恒温恒湿”、“零能耗”不适合住宅项目。那么这种新出现的产品是否适合做住宅产品呢?在今天的开幕上,记者专访了国家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副主任童悦仲,请他给我们谈谈什么是节能住宅产品。
      【焦点网】咱们第八届地产节开幕了,你如何评价这一届的地产节,和往年有什么不同。?
      【童悦仲】每一届都有新的东西出现,因为这个是在不断变化的,科技水平在不断的提高,所以每一届都会了解很多新的情况,也会了解很多新的知识。展会除了论坛以外,还有很多科学技术方面和技术材料方面的东西。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都在互相交流自己的心得,各自都会取不同的一些可取之处转移到自己的项目当中,这样一定会对房地产建设节能环保发展有制定作用。我希望通过会议的交流,使全国的信息在交换的过程中。
      整个来说,这次规模比较小,一个可能是受宏观调控的影响,尤其是现在在上海房价比较低迷的情况下百姓都在观望,这个展会虽然在上海举办,但是它是覆盖全国的,所以各地来的人很多。另外上海主要负责人出了问题,涉及到一些开发商,据说涉及到50多个。
      【焦点网】对于这次宏观调控,国务院对很不满意,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童悦仲】我们住宅产业化竞争主要是搞住宅新技术推广的,特别是在眼下就是四节与环保,节电、节水、节地、节材,那环境保护在这方面我们的工作主要是围绕这些开展的。国务院过去的评价,说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过快,结构不太合理,然后就是房地产市场比较混乱。我想现在已经通过采取一些措施以后开始有所好转,但是目前还没有彻底的解决,然后达到国务院的要求,或者是全国人民的期望。但是我觉得通过出台一些文件以后已经有很大的改观,我想今后国家还会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我估计将来物业税出台以后,可能通过经济杠杆搜狗的调控使得我们的市场更加回归理性。
      【焦点网】北京有专家对于恒温衡湿这个方案和做法提出质疑,你对这个事情是怎么看待的?
      【童悦仲】这是我们特殊的一些建筑在用这种概念。但是有些开发商提出这个概念,想创造一种比较高的舒适度,这是一种探索。有很多的专家认为人在恒温恒湿的环境里面不是对身体很有益,可能稍微有些温度的变化,湿度的变化,对人的适应能力可能会更高一些。就拿现在来说,比如说一日三餐很强调不要暴饮暴食,生活一定要有规律。但是现在专家提出来应该有饥饿感,经常不吃可能会对身体更好。因为人在进化之前不可能有一日三餐,这样对身体更加有利,对生存能力和适应性可能得到一些锻炼,这样做也许会更好
      【焦点网】最近有媒体报道说,一些号称节能的产品在“恒温恒湿”方面的问题没有解决,所以有人很质疑这种产品。
      【童悦仲】以前的建设设计就是指精密仪器车间一定要做到恒温恒湿,但是作为住宅来说这个要求好像似乎偏高了一点,另外对人体也不见得很好,我个人是这样的看法。
      【焦点网】昨天有德国的专家提出一个观点, 在上海可能有很多产品不仅还达不到节能的要求,而且寿命不长,节能是不是需要一系列工厂化的流程?
    【童悦仲】那是肯定的,这里有两个问题,一个是人是否需要恒温恒湿,第二个达到恒温恒湿是是不是有利于节能。像北京有个项目,它提出了这个概念,主要就是想在节能方面做的更好一些,它的这个想法还是不错的,节能、生地和环境保护肯定是我们住宅发展的方向,这方面大家做一些探索是很有意义的。但是这个概念有没有偏差是大家可以争论的。
      【焦点网】能不能透露出我们国家目前这种节能产品发展到什么阶段了?
      【童悦仲】这几天很强调节能,所以节能产品很多,但是目前的市场也有点良莠不齐了,大家要怎么来鉴别它,不同的产品性价比也不同,有的品质差异也很大。我觉得开发商在选用这些技术的时候一定要选可靠和成熟的技术。比如说现在有很多的高层建筑,做外墙外保温,产后外面贴外砖,这种做法有时候很让人担心。有些城市已经不允许了,比如说北方地区的房子就是我们叫做三明治墙体,里面很硬,结构基层很硬,然后有一层很软弱保温层,然后再贴一层面砖。但是本身要有砂浆什么很重的,尽管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但是有些措施不一定很可靠。有的厂家可能会做的好一点,但是现在都是很高的住宅。像中国国情我们集合住宅为主,所以我觉得要慎重。
      【焦点网】问你最后一个问题,我考察过很多楼盘,有些楼盘加了一个通风系统就说是节能产品,作为消费者如何辨别这种产品是不是节能呢?
      【童悦仲】通风系统是这样的,建筑节能应该说包括的内容很多,但是现在主要强调的是室内热环境方面,就是室内采暖和空调方面的能耗。按说节能还包括热水供应、照明、炊事和家用电器等等,但是从供热和空调的角度来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强调维护结构的节能。维护结构就是包括屋顶、外墙和外门窗。另外整个系统也有关系,整个能效比,还有锅炉的热效率等等都有关系,很重要的就是我们现在维护节能,包括门窗现在做的都很好,也是越来越好了。在这个情况下室内的空气质量就会有所下降。尽管我们过去很忽略这一点,但是冬天大家可能又开窗户,气密性做的很好,一开窗户西北风一吹,这样大量的能量就带走了。夏天空调开着,室内温度很低,但是因为空气很污浊,所以也要开窗户。所以使得我们过去采取的一些一很好的措施反而不起作用。因此应该配合一些通风的系统,就是可以保护室内空气质量的措施。这种系统现在是有的,除了保证新风进来以后,还可以进行热量的回收,从这个角度来说是节能的。一个是跟整个节能配套,另外可以回收热量,这样当然就更好了。
      【焦点网】很多节能住宅产品网络超女的价格相对来说比较高,我作为购房者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童悦仲】就是要有一个比较,我们采取的这些措施之后多长时间可以收回,应该说我们现在采取的一些节能措施,从长远来说,依次投入比较大,但是从长远来说是可以收回的。当然有些技术现在不一定能够完全做到,还需要技术的改进。比如很简单的一个例子,我们有的时候用了太阳能闯地灯,可能电池的生命很短,电池还很贵,你省了电钱还不如买电池的钱。这个虽然从技术上可行,但是目前还是不太合理。将来通过降低电池的造,或者是用更好的电池的办法,最终达到性价比比较合理才能推广开。


    2006-12-09 23:21:09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行业脉动

返回版块

12.22 万条内容 · 79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求职急问

求职急问http://co.163.com/if_35885497_3.htm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