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风水学汇总 与建筑相关所有风水学知识
什么是建筑风水学?
历史上最先给风水下定义的是晋代的郭璞,他在《葬书》中说:"葬者,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清人范宜宾为《葬书》作注云:"无水则风到而气散,有水则气止而风无,故风水二字为地学之最,而其中以得水之地为上等,以藏风之地为次等。"这就是说,风水是古代的一门有关生气的术数,只有在避风聚水的情况下,才能得到生气。
什么是生气呢?《吕氏春秋-季春》云:"生气方盛,阳气发泄。"生气是万物生长发育之气,是能够焕发生命力的元素。
在郭璞之前,风水还有其它名称: 形法。《汉书·艺文志》有形法类,其中载录有《宫宅地形》二十卷。日本学者泷川资言在此条下注云:"说风水方位之形法包括相地相形,也包括相人相畜,这是它与后世风水的不同之处。" 堪舆。堪为天,舆为地。堪又与勘、坎有相通之义。汉代就有了以堪舆为职业的人。《史记-日者列传》有褚先生记:"孝武帝时,聚会占家问之,某日可取妇乎?五行家曰可,堪舆家曰不可。"可见,堪舆家有择时的职责。
《汉书-艺文志》载有《堪舆金匾》也是说风水方位之书。此外又有称风水为青囊、青乌、相宅、地理等。
对于风水一词,《辞海》的定义是:"风水,也叫堪舆。旧中国的一种迷信。认为住宅基地或坟地周围的风向水流等形势能招致住着或葬者一家的祸福。也指相宅、相墓之法。
近年来学者们对《辞海》的定义持不同见解,主要倾向是不同意将风水与迷信划等号。尹弘基在《自然科学史研究》1989年第一期撰文说:"风水是为找寻建筑物吉祥地点的景观评价系统,它是中国古代地理选址布局的艺术,不能按照西方概念将它简单称为迷信或科学。"潘谷西教授在《风水探源》一书的序言中指出:"风水的核心内容是人们对居住环境进行选择和处理的一种学问,其范围包含住宅、宫室、寺观、陵墓、村落、城市诸方面。其中涉及陵墓的称阴宅,涉及住宅方面的称为阳宅"。最近台湾学者又提?quot;风水是地球磁场与人类关系学"。看来,风水大有被抬高扶正的趋势。
在论及风水界时,我们既要充分理解和吸收学术界的最新成果,又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我认为:风水学是一种传统文化现象,一种广泛流传的民俗,一种择吉避凶的术数,一种有关环境与人的学问,一种有关阴宅与阳宅的理论与实践系统的理论,是人们长期实践经验的积淀。从现代科学理论来看,风水学是地球物理学、水文地质学、环境景观学、生态建筑学、宇宙星体学、地球磁场方位学、气象学和人体信息学合一的综合性科学。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回复 举报
风水学
古人云:“一命二运三风水”,风水历来被视为左右命运的枢钮,风水绝学秘密相传,真正风水秘术从不公开,风水学也是易象企划的一个重要内容,而近年来社会上一些江湖术士只是一知半解,便充当行家,遗害国人。有人大力宣扬“东四命、西四命”、“五鬼六煞”等机械的,简单的风水学说,不仅误人子弟,而且亦遗害后人。
风水学是什么呢?实际上就是地球物理学、水文地质学、宇宙星体学、气象学、环境景观学、建筑学、生态学以及人体生命信息学等多种学科综合一体的一门自然科学。其宗旨是审慎周密地考察、了解自然环境,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赢得最佳的天时地利与人和,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
风水的本质是“气”,而“气”是生命之源,亦是生命之根本,风水中的“气”是周围环境中的各个物体在时间和空间上所占的“序”所决定的,而“序”的改变恰恰是辩证唯物主义中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一种方式之一(另一种方式是量的积累),环境的改变,物体(包括家俱、办公桌等)位置的变化就会引起“气”的改变,从而就会改变风水环境,所以风水学是环境学,更是生命学,是地道的科学,而绝非迷信。
古书有众多论述对“风水”的解释,如:
《葬经》中:“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故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又云“深浅得乘,风水自成”。
《青乌先生葬经》:“内气萌生,外气成形,内外相乘,风水自成”。
《风水辨》:所谓风者,取山势之藏纳,土色之坚厚不冲冒四面之风,与无所谓地风者,也所谓水者取其地势之高燥,无使水近夫亲肤而已若水势曲屈而环向之,又其第二义也。”
《地理人子须知》:“地理家以风水二字喝其名者,即郭(璞)氏所谓葬者乘生气也。而生气何以察之?曰,气之来,有水以导之;气之止,有水以界之;气之聚,无风以散之。故曰要得水、要藏风。又曰气乃水之母,有气斯有水……
“风水”只是名称,而非风和水。风水又称堪舆,或称卜宅、相宅、图宅、青乌、青囊、形法、地理、阴阳、山水之术。
所以单从“风水”二字去前行对风水的解释,或者从古籍中搜集一语录去解释是远远不够的。
要了解风水,则要进入其学术体系。深析它的渊源沿革。
最早的“卜宅之文”在商周之际或更早即已出现,见载中国最早文献如《尚书》、《诗经》等若干篇章。分析其宗旨,则可理解为审慎周密地考察自然环境,顺应自然,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而臻于天时、地利、人和诸吉咸备,达于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
如何周密地考察自然环境(即择地)?顺应自然并不等于听天由命,那如何顺应自然,何为自然之理(分析天地之理)?如何利用和改造自然(风水中讲立向立局?如何得天时、地利、人和,使其达到天人合一?等等问题正是研究风水的重要课题。
1、关于风水:
晋人郭璞云:居者,乘生气也。气乘风是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清人范宜宾云:无水则风到而气散,有水则气止而风无,故风水二字为地学之最,而其中以得水之地为上乘,以藏风之地为次等。这就是说,风水在古代是一门有关择居生气的术数——择居术,又称堪舆;只有在避风聚气的情况下,才能得到生气。
生气为何物呢?我们认为气不仅仅是流动的气体,而且是一种化育万物的元气,是一种能够焕发生命力的元素。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得到和驾御这种气呢?择居术(堪舆)——也就是风水学,这一经过数千年历史验证的科学文化瑰宝,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穷的福祗。
2、风水的流派:
我国的风水有两大流派:峦头派、理气派。峦头派强调的是居住的外部环境与人的关系,而理气派则是以居住环境的气场旺衰、气流运转、环境调理为主导,以四柱、六爻为配合,强调居住的内部环境与人的关系。总之,这两大流派均强调居住的大小环境与人的关系;而我个人以为,只是强调大小环境与人的关系是不够的,还要把这种关系深化、量化,使居住者能够看到风水给人带来的种种生气和煞气到底是一种什麽样的物质,来源于何处,作用是什麽,到底作用于谁,曾经给居住者造成哪些方面的影响以及如何解决等等;这才是现代风水的境界,也是我多年探索的课题之一,在这里真诚的希望能够运用自己多年的积学,给人们造福。
3、住宅是物,易理为魂:
何谓易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就是易理之魂,换句话说:就是中国老百姓什麽事情都讲究一个“顺其自然”。其实这正是我们先人风水的最高境界,在现代生活里,一切都是来得那麽的快节奏,而将住宅环境布置得体贴舒适不是很好吗?可是我主张这个家居布置(家居文化)要顺应一个自然,做到自然是很难的。例如:有一次我的友人邀我去做客,进门就发现了这个“不自然”,卫生间门口对着餐厅,“自然”二字就没有的到良好的应用;在上古社会里,连原始人类都知道将厕所与吃饭的地方离的很远。而今人却忽略了这个环节,可见我们的居住观念是退步了,厕所里散发的味道如何能就餐呢?时间久了对身体肯定是不利的。在我近几年的风水调理工作中,都本着这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原理,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和心得,希望与更多的人们共享。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