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闲聊茶吧
返回版块114.55 万条内容 · 191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也谈文人相轻和学术隔膜丽饶东方诸多龙,龙龙相争何其冲,一朝总有龙升天,缘何中华不巅峰?人人均有英豪庭,相轻重复茫匆匆,但看研转成果域,何故寥寥璨若星?自主开放创新境,新人自应更聪明,惠助交流传研果,蓝天歌罢调头东!仁智信勇睿颖聪,尊杰信英鼎率凝,挑战极致标准立,世界唯我大华中。http://xlcesci.uu1001.com/ 学良土木工程科学论坛 欢迎您来我们论坛的版主和会员,敬请遵守各论坛之间的职业操守,就是希望来我们论坛不要妨碍您以前在别的论坛肩负的责任和义务,力所能及,前来指教!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63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在我国,丁香多栽植在庭院、公园、寺庙、住宅等处,是雅俗共赏,非常受人喜欢的观赏植物,也很得文人的青睐。杜甫《江头五咏》中就有一首专咏丁香:“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
丁香未开时,其花蕾密布枝头,称丁香结。自唐宋以来,诗人常常以丁香花含苞不放,比喻愁思郁结,难以排解,用来写夫妻、情人或友人间深重的
离愁别恨。李商隐《代赠》诗:“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暮春里的黄昏时分,一位女子倚楼而立,不知不觉间已是如钩弯月高挂天上。芭蕉未展,丁香不开,此情此景正如同女子与情人不能相见而各自牵肠挂肚,愁肠百结。
五代南唐中主李瞡《摊破浣溪纱》词:“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此词是写一个女子,手卷珍珠帘上玉钩的时候,仍然是春恨绵绵紧锁高楼,风里落花无主,云外不见青鸟传来亲人的书信。雨中的丁香花蕾空结在枝头,又一次绝望的愁绪浓得化也化不开。回首三楚大地,天低日暮,长江水滚滚东去,更加映衬了愁思的深广和渺无尽头。“丁香空结雨中愁”一句,既是写景,也是抒情,情景交融,意象生动。“接天流”3字,也不禁让人联想到李瞡之子后主李煜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源头。
唐代陆龟蒙《丁香》诗:“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枝头散诞春。”五代牛峤《感恩多》词:“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毛文锡《更漏子》词:“偏怨别,是芳节,庭下丁香千结。”尹鹗《何满子》词:“欲表伤离情味,丁香结在心头。”宋代钱惟演《无题》诗:“合欢不验丁香结,只得凄凉对烛房。”韦骧《洛阳春•丁香花》词:“冷艳此香奇绝,粉金裁雪。无端又欲恨春风,恨不解,千千结。曲槛小池清切,倚烟笼月。佳人纤手傍柔条,似不忍,轻攀折。”王十朋《点绛唇•素香丁香》词:“落木萧萧,琉璃叶下琼葩吐。素香柔树,雅称幽人趣。无意争先,梅蕊休相妒,含春雨。结愁千绪,似忆江南主。”
都通过对丁香独特形象的细腻描写,反映了人们在离愁别绪的重重困扰下,暗结于心头不招即来,却挥之不去的深深痛苦和幽怨。后词还被收入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的“研讨与练习”中,说明了其具有的较高艺术价值。
清代乐钧《探春•宋云墅仪曹座上咏白丁香花》词上阕:“雪碎犹凝,云团欲散,瑶窗琼树低身单。柔是香心,弱为情骨,春梦惺忪无那。莺燕丁宁久,莫轻启,葳蕤金锁。可怜百结芳愁,东风随意猜破。”虽然以雪云和琼瑶,来比喻丁香花的高洁素雅,但在词人的心目中,丁香花还是柔弱的,还是愁怨的化身。可能这就是丁香留给古代文人的固有形象,是丁香在旧时代难以摆脱的宿命吧。
当代学者姜书阁《咏丁香》诗:“容颜淡雅细如丁,万簇千丛共此生。却喜春来均雨露,薰风暗度晚香清。”则反映了人们对丁香认识上的观念变迁,使其走出了1000多年来愁怨形象的阴影,恢复了清香雅洁的本真面目,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
回复 举报
荆树复生 传说南朝时,田真与弟弟田庆、田广三人分家,别的财产都已分妥,剩下堂前的一株紫荆树不好处理。夜晚,兄弟三人商量将荆树截为三段,每人分一段。第二天,田真去截树时,发现树已经枯死,好像是被火烧过一样,十分震惊,就对两个弟弟说:“这树本是一条根,听说要把它截成三段就枯死了,人却不如树木,反而要分家。”兄弟三人都非常悲伤,决定为再分树,荆树立刻复活了。他们大受感动,把已分开的财产又合起来,从此不提分家的事。后以“紫荆”作为称美兄弟的典故。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