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建筑构造 \ 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

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

发布于:2006-11-28 13:17:28 来自:建筑设计/建筑构造 [复制转发]
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

6.1 一般规定

6.1.1 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
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强夯置换法适用于高饱和度的粉土与软塑~流塑的粘
性土等地基上对变形控制要求不严的工程。

6.1.2 强夯置换法在设计前必须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运用性和处理效果。

6.1.3 强夯和强夯置换施工前,应在施工现场有代表性的场地上选取一个或几
个试验区,进行试夯或试验性施工,试验区数量应根据建筑场地复杂程度、建筑规
模及建筑类型确定。

6.2 设 计

(Ⅰ) 强 夯 法

6.2.1 强夯法的有效加固深度应根据现场试夯或当地经验确定。

在缺少试验资料或经验时可按表6.2.1预估。

表6.2.1 强夯法的有效加固深度(m)

单击夯击能

(Kn·m)

碎石土、砂土等

粗颗粒土

粉土、粘性土、湿陷性
黄土等细颗粒土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8000

5.0~6.0

6.0~7.0

7.0~8.0

8.0~9.0

9.0~9.5

9.5~10.0

10.0~10.5

4.0~5.0

5.0~6.0

6.0~7.0

7.0~8.0

8.0~8.5

8.5~9.0

9.0~9.5




注:强夯法的有效加固深度应从最初起夯面算起。

6.2.2 夯点的夯击次数,应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
定,并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l 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宜大于下列数值:当单击夯击能小于400kN·m时
为50mm;当单击夯击能为4000~6000kN·m时为l00mm;当单击夯击能大于6000kN·m
时为200mm;

2 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

3 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提锤困难。

6.2.3 夯击遍数应根据地基土的性质确定,可采用点夯2~3遍,对于渗透性
较差的细颗粒土,必要时夯击遍数可适当增加。最后再以低能量满夯2遍,满夯可
采用轻锤或低落距锤多次夯击,锤印搭接。

6.2.4 两遍夯击之间应有一定的时间问隔,间隔时间取决于土中超静扎隙水压
力的消散时间。当缺少实测资料时,可根据地基土的渗透性确定,对于渗透性较差
的粘性土地基,间隔时间不应少于3~4周;对于渗透性好的地基可连续夯击。

6.2.5 夯击点位置可根据基底平面形状,采用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或正方
形布置。第一遍夯击点问距可取夯锤直径的2.5~3.5倍,第二遍夯击点位于第一遍
夯击点之间。以后各遍夯击点问距可适当减小。对处理深度较深或单击夯击能较大
的工程,第一遍夯击点间距宜适当增大。

6.2.6 强夯处理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每边超出基础外缘的宽度宜为基
底下设计处理深度的1/2至2/3,并不宜小于3m。

6.2.7 根据初步确定的强夯参数,提出强夯试验方案,进行现场试夯。应根
据不同土质条件待试夯结束一至数周后,对试夯场地进行检测,并与夯前测试数据
进行对比,检验强夯效果,确定工程采用的各项强夯参数。

6.2.8 强夯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载荷试验确定,初步设计时也可根据
夯后原位测试和土工试验指标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
有关规定确定。

6.2.9 强夯地基变形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有关规定。夯后有效加固深度内土层的压缩模量应通过原位测试或土工试验确
定。

1、强夯地基处理检测
1)平板载荷试验
用于检测处理后的地基强度及变形。每5000M2布置一个点,共计20个点,采用4 M2压板,最大加载2000KN。
2)超重型动力触探
用于间接检测地基土的密实程度及均匀性。每600 M2布置一个点,共计170个点。
3)坑探及大型密度试验
用于检测地基土密实度、最大干密度及压实系数。每1000 M2布置一个点,共计100个坑探,深度4~6米。每个坑探间隔1M取一件土样进行大型密度试验,试验样数500个。
4)对于块石含量较多,进行动探试验及大型密度试验困难的区域,将采用瑞利波代替进行密实度检测。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建筑构造

返回版块

7.65 万条内容 · 184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江苏最新钢结构竣工验收表格

江苏最新钢结构竣工验收表格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