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06-11-20 12:59:20
来自:装修设计/家装设计
[复制转发]
[室内设计] 数字设计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数字设计”(也称“数码设计”)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设计领域出现的一种新的设计方式,它跨越“艺术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一级学科,涉及到包装、广告、印刷、出版、影视、游戏、互联网、建筑、室内装饰、工业设计、纺织、服装等绝大部分相关视觉设计的行业。在经历了近10年大规模的社会应用后,它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尖锐的问题,这对未来“数字设计”的健康发展将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新瓶装旧酒”
目前盛行的“数字设计”由于计算机技术的介人,虽然在设计的形式、手段、存在方式和传播载体等方面发生了变化,但设计的观念、语言和方法难以改变,好比“新瓶装旧酒”。我国很多设计院校(系)和设计公司的数字设计,还停留在早期“计算机辅助设计”或“电脑绘图”的初级阶段;很多人没有来得及弄清“电脑美术”、“计算机图形(CG)”和“数字设计”的不同区别,就匆匆扮演了“CG人”的时髦角色;一些权威的专业美术机构在公开的媒体上也指鹿为马,把它们混为一谈,表现出对数字科学认识的肤浅和专业知识的贫乏。计算机在他们那里只是一种游离干设计之外的高级傻瓜工具,没有融合到设计语言和设计思维之中去,致使设计内容脱离形式而孤立存在。试想,假如我们的各种绘画艺术也如此,只有画笔(工具)和材料的区别,没有各个画种独特的艺术语言和由此而引发的相关内容,将会是一幅什么景象?是否会呈现文革中“样板戏”移植的可悲场面呢?
二、“技术至上”流行,轻视设计创意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是前所未有的,从高技能到高科技确实让数字设计受益匪浅,数字设计中的技术含量也大大高于以往的设计样式。但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现阶段技术因素的凸显只是数字设计初级阶段技术不成熟的暂时现象,一旦技术发展趋于同质化,这种现象就会消减。如果过于神化技术的趋向一旦成为数字设计发展的主流,就意味着它将重蹈工业社会的覆辙,把人们引入歧途。这并不是什么前卫意识,实际上是工业社会“技术至上”传统观念的延续。
出版界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无形中扮演了推波助澜的角色,很多仅仅涉及计算机图形图像的软件操作书籍,都冠以“计算机美术”、“电脑平面设计”等桂冠,以迎合读者的求知欲。数字设计界的新秀们习惯以古代武林中人“论剑”的方式来评价一个设计师的高下,主要看谁的软件玩得精到。缺乏创造力、“天下设计一大抄”的现象普遍存在于青年学生和年轻的设计师当中。开始是抄袭外国的期刊、画册和光碟,一些具有经济实力的人开始发展到定期去国外“换血”,外国设计师们的现成作品成了我们“创新”的主要源泉。如长此下去,我们的设计就会丢掉本民族的特色、失去文化根基,变成异域文化的翻版,就可能会重现20世纪现代主义设计缺乏个性的千人一面的状况。
三、设计教育的明显滞后
我国的教育界已习惯把“设计”等同于艺术的意识形态,无视它与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以为它也像“绘画”、“雕塑”等纯艺术一样相对滞后于经济基础。而社会上的数字设计应用在经过了10年大规模的运用之后,急需大量的高级专门人才。这一人才供需之间的矛盾和巨大的需求缺口,迫使数字设计的高级专门人才只能依赖学校以外的专业机构以及大洋彼岸的软件商来短期培训和越俎代庖“授权专业认证”。我们高校的设计教育由于体制的缺陷和能力不足,没有力量顾及市场的变化,只好按部就班地在艺术的田野里埋头耕耘。由于社会培训和“授权专业认证”的短期效应,带给了人们“学会使用软件,可以走遍天下”的错觉,也滋长了“技术至上”错误观念在设计界的蔓延。
早在1991一1992年国家教委修订高等学校专业目录期间,就有人提出要在艺术学科下增设一个“计算机图形设计”的本科专业,但这一愿望始终没有实现。一些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自行设置的“计算机艺术设计”、“电脑美术”等专业,由于没有经过严格的学科论证而处于一种无序状态,既拿不出作为一个专业应该具备的起码的课程体系,也开设不出诸如“数字图形”、“数字色彩”等数字设计的基础课程;有的学校甚至把学习各种计算机绘图软件的操作当成贯穿该专业三、四年的核心教学内容。社会上已经进人设计应用主流的“数字设计”,在我们的课堂上找不到自己的位置,造成理论与实践、课堂教学与社会应用的严重脱节。
四、理论研究的空白
数字设计在我国大规模的社会应用,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直到现在,已经过了10年的风风雨雨,尝试性的高校数字设计专业教学也不下5年,但数字设计的专业理论研究在国内几乎还是一项空白。全国为数不多的专业刊物和相关大学的学报很少能见到数字设计的研究论文,市面上也看不到较规范的数字设计教材问世,一些充斥书市的高等美术院校电脑设计教材,实质上是变相的各种计算机绘图软件的操作大全。
《200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把当年建筑学科唯一的重点课题确定为“面向信息社会的中国城市发展及其规划设计”,其中以“数字城市”为核心研究内容,还在项目“鼓励研究领域”里,设置了“数字技术在建筑学领域的应用”的研究方向。相比之下,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中的艺术学研究课题(重点项目和规划项目),就没有关于数字艺术的研究内容。新的全国高校“十五”人文社会科学规划也没有把数字艺术(包括数字设计)提到一个应有的位置,只在有关“现代科技”的内容中把它作为新媒体、新技术提及,而没有能预见它从理论到实践的革命性变革。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