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06-11-17 21:14:17
来自: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建筑学的逻辑架构--中国建筑师的理论跋涉二(自chinanorthwind)
作为非精密科学的建筑学
建筑学,有不少先行者试图将其理论体系进行精密的架构,但至今为止,似乎都是失败了。建筑学因为其自身的特殊性,注定其成为一种遗憾的科学——松散的、非精密的体系。
为什么呢?
建筑首先不是自然界运行或进化的产物,它是在人类出现后,人利用自然界中的物质构建出来的物体。按照坡普尔的说法,属于“第三世界”。
1。构建建筑在技术上必须遵循自然法则,即结构学、材料学,这方面应该是精密的科学。但这些东西一旦成为科学后,便被建筑学边缘化。这些学问也不可能作为设计的核心,只是作为“工具”来达成“目的”。建筑家没有太多精力精研这些专业,只能是也只需要掌握其基本原理。
2。技术、材料有了,下一步建筑师便开始具体的构建过程。这是便有大量的形形色色的原理跳了出来。在这些原理中有一部分还是比较精密严格的,如各种规范是历史经验的总结,避免建筑师做出太离谱的设计。
3。对于功能,有“形式追随功能”一说,从字面上即可知“形式”和“功能”没有严格对位的关系,是若即若离的。“功能”本身也只能是做出大的规定和限制,因此可以有多种方案解答。
4。对于空间,人对空间的适应性是很强的,一座原来的厂房可以改造成艺术家工作室,空间的要求非常暧昧、模糊。甚至有人提出“万能空间”,随意分隔,简直可以不要建筑师了。
5。到了形式。距离精密的逻辑更远了,各种学说都可以过来插一腿。形式对于复杂的人类大脑的作用更是个难解之谜。
建筑学越往前越是没有路径的荒芜之地,令人迷茫。其理论一开始似乎是清晰的,后来却分出无数岔路,形成一张交织的网。
我们是否能够从中理出一些框架来,在此基础上继续前行呢?
寻找确实性——皮与骨
混沌、光怪陆离的表象背后还有没有一点确实的东西。如果将表象看“皮”,那么“骨”就是其实质。同样一个“骨”可以有无数张“皮”,这样就既有了确定性,又有了多样性。
其实,我们日常的设计也在运用着这个原理。给甲方看的效果图、模型是包装好的“皮”;设计研究阶段的草图、草模、分析是“骨”。
骨”是结构、是理念、是核心。设计创新主要是骨的创新。研究大师之作,也应抽出其骨。骨是可以言说的东西,可以言说才可以交流,这种言说不包括那种非理性的呓语。
手法是对“骨”的添枝加叶,想要走出手法必须回到“骨”。当然只有“骨”也不行,因为“言而无文,行之不远”。两者都好,则为“文质彬彬”,成功之作。
“骨”本身也是有层级性的。越是高级的越是简化的原型。越是低级的越是原型的变体。
越是高明的建筑师越能抓住问题的“骨”,能由初始的原型预见到完作的面貌。并且能从别人完作中迅速抽出其“骨”。
何谓骨?
庆幸读研期间有治学严谨的导师,现在的探索基本上还在其框架中延伸。
在导师那里,“骨”是指建筑空间形态,而由于人在二维平面上运动的事实,又主要指的是平面形态。与导师不同的是,他主张从平面入手,而我则认为应更进一步从平面和剖面两个方向入手,进而构架出其空间形态原型。
平面和剖面是一个中介。向前能够与结构体系发生联系;向后由其派生出的空间形态的外界面又与形式发生联系;其本身又是各种功能、规范相互作用的产物。
建筑师与参观者不同的是:建筑对于参观者来说是一个四维的连续的体验,参观者感受到的是各种扑面而来场景,是一场连续的透视角度不断变换的形式空间的体验,如入迷宫一般。而建筑师则是上帝的视角,因为有平面与剖面放在面前,一切都一目了然。《功夫〉中周星迟拿着一张精神病院的平面图,才找到了第一高手。
全部回复(4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回复 举报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