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园林景观 \ 园林景观效果图 \ 园林届的足球迷注意了

园林届的足球迷注意了

发布于:2006-11-16 17:20:16 来自:园林景观/园林景观效果图 [复制转发]
 央视体育中心领导证实:黄健翔已办完辞职手续
11月16日,就央视著名解说员黄健翔向央视提出辞职一事,本网记者从中央电视台体育中心主任江和平处得到了证实:黄健翔已正式办完辞职手续。 

江和平主任说,黄健翔的离职属于其个人行为,对于公众比较关心的黄健翔去向等问题,体育中心不做置评。但是体育中心尊重黄健翔的个人决定。黄健翔所负责的工作目前已交接完毕。江和平主任特别强调黄健翔的辞职与世间风传的世界杯激情解说无关。

1163668835166.jpg


1163668835227.jpg

全部回复(3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iqiq.5798
    iqiq.5798 沙发
    为什么要离开呢?
    2006-11-17 19:01:17

    回复 举报
    赞同0
  • iqiq.5798
    iqiq.5798 板凳
    11月16日,就央视著名解说员黄健翔向央视提出辞职一事,记者从中央电视台体育中心主任江和平处得到了证实:黄健翔已正式办完辞职手续。

    江和平主任说,黄健翔的离职属于其个人行为,对于公众比较关心的黄健翔去向等问题,体育中心不做置评。但是体育中心尊重黄健翔的个人决定。黄健翔所负责的工作目前已交接完毕。江和平主任特别强调黄健翔的辞职与世间风传的世界杯激情解说无关。(文/CCTV.com消息)

    [相关报道]专访黄健翔:体育解说和舞台艺术

    体育解说都是一个寂寞的,孤独的工作环境。因为你不可能面对观众去解说,观众都是在一个一个家庭,或者在不同的环境里,在电视屏幕面前,他和你是没有直接的位置关系的,不像舞台表演,你是面对观众表演,给观众表演的。那么体育解说呢,则是一个话筒,面对一个冷冰冰的话筒,或者是在比赛的现场、在评论席上看着比赛,通过话筒把你的声音传到千家万户当中;或者是在演播室看着画面,也是通过一个话筒把声音传到千家万户,所以在你工作状态的过程里,周围并没有现场观众。

    电视观众和现场观众是不一样的,所以确实你不可能说完一场比赛或者是说完一界比赛,可以做一个漂亮的谢幕、一个亮相,听着观众对你认可的掌声或者喝彩声,然后去完成一次谢幕,这是没有的,这和舞台表演行当是有很大差别的。

    对于虚荣心比较强的人来说,确实比较羡慕他们这种,觉得这对一个人来说,也是一种鞭策吧。艺术行当有这么一句话,说有什么样的观众就有什么样的演员,就是说你如果能够面对观众的话,如果能够感受到观众给你的这种热情的话,可能对你的表演,对你本身的提高也是有很大的刺激和帮助的。所以,我说我一直都羡慕舞台艺术行当,是有这种感觉吧。(图文/CCTV.com消息)

    张斌:我对黄健翔的辞职表示遗憾

    11月16日,在证实黄健翔已离开央视的消息后,本网记者拨通了央视体育中心体育新闻部副主任张斌的电话。以朋友的身份而言,张斌表示对于黄健翔的辞职非常遗憾,他说,中央电视台这么多年才培养出来的优秀解说员,现在突然走了很可惜。

    同时张斌表示,目前没有确定的人选来接替黄健翔,“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他的工作”。(CCTV.com消息)
    2006-11-16 17:24:16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园林景观效果图

返回版块

24.66 万条内容 · 156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园林应届毕业生何去何从 必看(精华贴)

明年园林类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如何?记者就此连线了北京、哈尔滨、武汉、广州等地园林高校和教育部门负责人,他们对此均表示了不同程度的担忧。   快速扩招引发就业压力   上个世纪90年代末,全国高校掀起一股扩招浪潮,园林类学生人数也随之增多。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在1999 年只招收了1个城市规划班、2个旅游管理班、6个园林班,2001 年则招收了4个城市规划班、3个旅游管理班和6个园林班,还新增了2个园艺班,规模扩大了1.8倍。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风景园林系在2000 年后,由原来的2个班逐渐增加至现在的5个班,规模扩大了2.5倍。另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不少于80所高校开设了园林类专业。人才供应的增长速度远远大于市场需求的增长速度,这种矛盾造成的就业压力在今年已经显现。   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党委副书记魏广宇告诉记者,明年该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为拓展就业出路,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将目光瞄准了对园林人才需求量较大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派人到这些地区与用人单位联系,时间过去了半个月,目前还没有什么令人兴奋的信息。   扎堆大城市激化就业矛盾   魏广宇说,过去对园林类人才需求量大的北京、上海两地,近两年用人量已趋饱和,而中小型城市对园林人才的需求有限。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团总支副书记刘尧也发表了同样的观点,他说,2003 年以前,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每年留京工作的毕业生比例高达60%,而今年只有不到20%的毕业生能留在北京工作,这一趋势在2006 年还将延续,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近年来一些沿海城市和经济发达城市的园林建设势头强劲,例如广州、深圳等城市,成了毕业生青睐的“香饽饽”。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风景园林系主任李敏说:“这两年,不少北方毕业生到南方沿海城市寻找就业机会,多是因为这里待遇好、见识面广、机会多。然而扎堆热门城市,不愿意去条件艰苦但真正需要他们的地方,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教育浪费。”他认为,园林行业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中小城市将成为继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城市之后新的市场热点。只要毕业生不太挑剔,愿意在中小城市发挥自己的作用,将来一定大有机会。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负责就业工作的杨成才介绍说,该学院今年园林植物、园林设计和城市规划三大专业共有380多名应届毕业生,由于去年出现了一些毕业生过分“执著”于大城市反而导致就业难的问题,今年学院格外重视毕业生的思想工作,希望他们尽量放宽就业地区,别太钻“牛角尖”。   期望过高增加就业难度   “以前,园林类大学毕业生主要分配到园林局等事业单位,现在的用人市场已经转由民营设计、工程单位唱主角。对于原本想进入园林行业公务员队伍的大学生来说,如果不调整好心态,就业现状将难以满足他们的期望。”魏广宇指出毕业生在挑选单位时心理的误区。   对于一些希望到设计公司工作的毕业生,杨成才表示:“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就业现状地区涉及房地产景观业务的设计公司一直是园林设计专业毕业生角逐的对象,但好单位有限,如果大家都往独木桥上挤,就业率很难上去。”   李敏也认为,一些学校有意无意地夸大设计单位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他说,园林设计在产业中的产值约1/10 ,设计单位数量在行业中的比例也为1/10 。毕业生应更多地投身于工程、苗圃等单位,首先要学会做一个“劳动者”,不要自视过高。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工农处处长欧百钢则对目前一些媒体过分宣传极个别毕业生高薪就业的现象表示了担心。他认为,动不动就说某某毕业生刚毕业月薪就达到一万元、甚至几万元,会让毕业生在找工作时期望值过高,从而导致就业困难。同时,欧百钢还告诫毕业生在找工作时,不要好高骛远,要有几年之内在底层艰苦奋斗的打算。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