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中国建筑史 \ 秦、汉时期建筑概况(组图)

秦、汉时期建筑概况(组图)

发布于:2006-10-30 18:16:30 来自: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史 [复制转发]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大兴土木,修长城、建阿房宫及通往全国各地之驰道,开南境之灵渠,沟通湘、珠二水。……创前人之未有。



汉代的建筑活动十分活跃。例如:首都长安、洛阳的建设,大量宫室、离宫、苑囿的兴造,长城防御体系的进一步延伸与完善,大规模营造陵墓、坛庙……其面广量大,达到了前世所未有的地步,并形成了中国建筑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高潮。



汉代生产的发展与铁工具的大量使用有着密切关系。这一点反映在建筑上,则是对建筑材料更有利的加工,以及在建筑中若干铁质零件的运用。



在建筑结构方面,木柱梁系统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最突出的是多层木楼阁建筑的出现,从而使“高台建筑”渐趋淘汰。另一方面,砖石拱券也被广泛运用,但多限于陵墓及下水道等地下工程。



秦汉皇家园林




秦咸阳宫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至八十年代初,在秦咸阳宫遗址区发现较大的宫室遗址三组,其中较完整与宏大者为一号遗址。该遗址平面为曲尺形,东西宽60米,南北长45米。建筑分为上下二层,上层高于下层约6米,中部之近方形建筑为主要殿堂,中央有一大柱。除西侧外,其余三面墙均辟门。殿北为广廊,东南小殿可能是帝王住所,而西侧为附属房屋。下层建筑分布于南、北两面。南侧外有通廊,建筑划分为五间,其东端有沐浴设备,估计此区为嫔妃宫女所居。北侧两大间可能是宿卫之所。一号宫殿上下层均有回廊及排水管沟。楼梯置于东、西两端,布置甚为合理。建筑均依夯土台构建,与当时宫室建筑风格一致。依其曲尺形平面推测,东侧可能还有一组与其相对应的建筑。三号宫殿在一号遗址区以南,破坏严重,其走廊两面墙上留存绘有建筑、人物、车马、树木等之壁画残片,色彩有红、黑、蓝、绿、黄、白等多种。遗址还出土了一些空心砖、铺地砖、瓦当及铁质建筑零件等。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
  • srhuang
    srhuang 沙发
    请问一下
    这些古建筑的复员图是怎么弄出来的
    很确切么
    很想研究一下古建筑的
    一般那些都是根据什么啊
    是记载么
    还是设计师的想象
    2006-10-30 18:59:30

    回复 举报
    赞同0
  • lmf200404
    lmf200404 板凳
    http://www.aaart.com.cn/cn/theory/show.asp?news_id=10305&ca_id=15

    秦咸阳宫一号遗址复原图

    2006-10-30 18:17:30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中国建筑史

返回版块

5.11 万条内容 · 15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建筑概况(组图)

建筑概况三国建立后,经济有所恢复。魏的国力最强,先后兴建邺、许昌、洛阳三个都城及宫殿。其中洛阳在东汉旧址上重建,将东汉时南北两宫改为只有一个北宫,加强了宫前主街的纵深长度,这些为以后的都城建设所遵循。它创建的宫殿中,主殿太极殿与东堂、西堂并列的布局,也沿用了三百年之久。魏在都城宫室上的创新,对后世颇有影响。吴和汉(蜀汉)是小国,在都城、宫室方面无重大建设。 南北朝时,在都城宫室上都有巨大变化,梁时的建康成为全国最繁荣的商业中心。北朝的北魏为与南朝抗衡,公元493年由北方的平城(今山西大同)迁都至中原的洛阳,大力推行汉化,在重建的洛阳城外发展出方格网街道的外郭,开中国城市布局的新局面,为隋唐长安城的前奏。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