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06-10-30 04:20:30
来自:施工技术/建筑施工
[复制转发]
香港大学教授 龙炳颐
建筑是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集中体现。中国被公认为人类文明主要发祥地的重要原因,是中国古代建筑影响、引领和代表了东方建筑发展史。同样的,人们印象中“东方之珠”香港,首先是有如世界建筑博览会一般的城市建筑景观。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维港两岸鳞次栉比、千姿百态、古往今来的缔构,就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的乐奏,演绎着南海小城功名显赫的昔日,回思着中西交汇的昨天,更弹奏出美好灿烂的未来!
承本港著名建筑学家、香港大学龙炳颐教授支持,将其部分有关研究成果浓缩发表于此,分为一八四二年前传统建筑、一八四二至一九三○年西洋建筑、一九三○年至今现代建筑等阶段,一一评述。
——编者
传统建筑:中华文化奠定根基
西方建筑传入前,本港有许多尺度严谨、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民间建筑,由于未获足够保护,至今所剩无几。但即使从仅存古建筑,也可见其独立科学体系和不凡成就。长期以来流行一种说法,说香港地区原是南海之滨小小的渔村,是文化上的不毛之地,从英人占领后才发展为城市。其实,从南宋以来,中原地区文人士大夫为躲避战乱,辗转南迁,有一部分最终停留于今香港地区。他们不但经济上富有,而且在明、清时代科名显赫,单是新界邓、彭、侯、文、廖五大姓,进士、举人便不下数十人。他们在新界等处建起大量宅第、祠堂、书室,是岭南建筑的杰作,连同普通围村的岭南民居,构成香港地区古代建筑的完整体系,即便是港英管治多年,中国传统建筑仍占有重要一席之地,并奠定了香港后来建筑发展的根基,影响到独具特色的香港现代建筑的形成和发展。
香港的建筑主要可分为中国传统建筑、西洋建筑和现代建筑等多种类。这些建筑随着香港社会的脉搏而变动,香港的建筑历史也可说是香港历史的缩影。传统建筑主要有围村、墟市、书室、祠堂及庙宇等。
岭南围村古风依稀
在一八四二年香港沦为殖民地以前,新界已有大型的围村和繁荣的墟市,其建筑主要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南方合院式民居,由建造房屋的师傅、工人到建屋的材料、房屋的式样都和广东其它地区有着紧不可分的联系,至今仍可在两地找到相似的建筑。新界地区直至一八九八年才被租借,所以新界地区中国传统民居保留得较多。
围村
新界的围村从建筑或历史角度看都相当重要。围村的出现源于清代南中国沿海常有土匪及海盗滋扰居民,新界较富裕的氏族遂筑墙围守同姓的族人。例如元朗邓氏的五大围,即北围(水头村和水尾村)、南围、泰康围、吉庆围和永隆围等。其中吉庆围建于一四六五年至一四八七年间,现尚保存完好,附近的泰康围、永隆围和锦庆围都已残破了。这些围村的形式都大同小异,均以青砖建造高城墙,墙上有枪眼,外有护城河,城墙四角有炮楼或称为哨楼,城墙顶部有信道可达炮楼,整个围村只有一个出入口,并加上铁门防卫;内里布局井井有条。
吉庆围
围村面积约100x90米,只有一个向西的小入口,并装有巩固的铁门,铁门外再有一对有连环铁圈的铁闸。吉庆围的布局有明显的中轴线,入口至祖届的东西向的大街,把住宅分布分为左右两半。住宅间又有街道,组成6行排屋,每排有10间房屋,除了前后两排屋只有一个天井及一所房间外,其余各排屋均分前、中、后3部,以前室为起居用,后室为寝室,条理分明。这些房屋都用广东青砖砌成,以厚约12吋的两层空心墙作为承重墙,有隔热防潮作用。屋顶用一排排的杉木为檩,再铺以瓦面。每间房屋都有三重门,最外的是广东式木拉闸,俗称“榶栊”,有防盗作用;中间的是木廊,是一个普通人高度的门,俗称“脚门”;最内者是大木门。这种设计既尽量保持光线度和空气的流通,又有一定的防卫性和隐私性。围内设一祖庙,其屋顶有“茶壸耳”,代表居民身负功名。贴近围墙四周的房屋用作饲养牲畜,而用于居住的房屋有些加建了阁楼以增加使用空间。
三栋屋
正名陈四必堂,建于一七八六年,亦有明显中轴,结构工整,主要部分为上、中、下三大厅,此三厅称“三栋”,三栋屋由此得名;村屋都以泥土,石灰等物混合建成,全村外墙都没有窗户以增加防卫性。村前有一空地,俗称“禾坪”,用以晒谷及休憩;村北有水井;终年不涸。今三栋屋已列为古迹,改建为三栋屋博物馆。
新界墟市商贾繁忙
在本港前期的历史建筑中,墟市也是相当重要的。在一六六九年复界初年,新界的农村设立墟市方便贸易往来,更形成非常繁荣的墟镇网络。元朗旧墟即为表表者,内有4条街道,沿途的建筑物楼高两层,都以坚实的青砖筑成,木檩承屋瓦顶。每幢建筑物宽约5米,彼此间有封火墙,凸出于店铺外三分之一米,是非常周到的防火设计。墟内设各行各业的店铺,其中的晋源押是一所当铺,本在旧墟的另一街上,本世纪初始迁入现址,其结构甚具特色。
晋源押
建筑分押本部、住家和货仓等三部分,外墙坚固、无窗,只有上层储物室有放哨的小窗;其内部又有迷宫一样的信道,室内有以竹编成的防盗网,配合门口五条木椿形的木闸和密封的谷仓,防盗措拖相当严密。从正门进入大堂,可见有用以采光的天窗,堂中有作业用高柜台,柜前有铁栓防袭。步入铺后,经过一条窄巷及天井便是住家,而侧邻便是货仓,另一面是厨房,与本部及住家相隔,使炊烟不会熏到屋内。四周环绕窄巷,即货仓所在,其外还有围墙,其中一条巷却是死胡同。晋源押一直经营至二次世界大战才渐渐式微,战后仍有人居住。
全部回复(6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回复 举报
一月八日,港府为回应社会对文物建筑保护的诉求,首次公布了三个级别历史建筑物清单,总数共四百九十六项,四成为私人物业、六成为政府、华人庙宇委员会、市区重建局等持有。
对于这样一份原本政府内部参考“历史建筑物”名单的公布,今日香港各界发出不同的反应:
有市民表示,得知身处历史建筑物中,感到自豪;也有居住在较为局促的历史建筑物中的市民,表示宁愿拆历史唐楼获安置公屋;一些私人物业,则陷入“限制清拆损失”与“文物升值收益”两方面都不确定的境地中。
有业界人士忧虑,政府公开私人建筑评级,反会加快业权人“斗快清拆”;故此呼吁尽快讨论配套的补偿方式。
如,被评为一级历史建筑的中环毕打行,是中环早期的商业大厦。据测量师估计,现时毕打行约市值八至九亿元,假若清拆重建,新楼宇价值更可以高达十八亿元。其被公布为历史建筑物后,因业主不能清拆该物业,账面损失或近十亿元。
据《星岛日报》报道,毕打行业主霍震寰表示,曾考虑重建毕打行,但未有时间表,并表示即使重建会尽力保留原有外观。他希望,假如政府限制文物发展,能以转移地积比率的方式作为补偿。
如何在民间呼吁良久的“保留集体记忆”被列为政府保护文物建筑的考量标准之时,廓清这个概念的真正内涵?此间媒体人,今日撰写了大量的社评讨论。
其中,《信报》社评即以《文物保护论虚实,保护文物说利益》为题。文章表示:保护文物建筑离不开文化传承,保留古文物和古建筑,主要是为了保存本国/本地或本社区的身份认同,特别是在全球化浪潮下,普及文化无远弗届,有“铲平”各国本土文化之势,保护本身的文物建筑,因此愈来愈受到各国政府重视。
文章同时表示:事实上,文物保护必须要动用公币,市民有权知道要保护的是什么?到底要动用多少公币?以及保护文物建筑要达到什幺政策目标。
“保护文物建筑等于保护香港的历史,必然得到广泛的认同。但是,抽象的认同跟制定政策不一样,前者看中价值理念,但后者必定涉及公币和利益,到底港人愿意付出多少代价去保留古迹文物,这并非单凭诉诸‘集体回忆’,就可以得到答案的。”
故此,今日此间大量文章,谈及新一届“古物委员会”的专业性,希望政府在文物建筑保护的诉求声中,匆匆公布了这份“历史建筑物名单”之后,尽快制定出厘定“集体记忆”的客观标准。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