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武汉老庄结构院 \ 金庸英雄谱之结构设计(欢迎修正,补充)

金庸英雄谱之结构设计(欢迎修正,补充)

发布于:2012-04-28 10:11:28 来自:建筑结构/武汉老庄结构院 [复制转发]
独孤求败——林同炎

林先生少年求学唐山交大,曾师从桥梁大师茅以升,后又远渡重洋,移居米国,而今已然驾鹤西去。
每当在不经意间扫视案前那本被称为“结构九阴真经”的《结构概念与体系》,都颇有点“小李飞刀成绝响,人间不见楚留香”的味道。
林大师的造诣别说是在中国难以有人与之比肩,即使放诸四海也可谓首屈一指。水平应在“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等人之上。

东邪——汪大绥

封神神位已定,且邓工已作过品评,鄙人就不在这里献丑了。

西毒——陈绍蕃

西部边陲一带,在全国结构届能称得上“执牛耳”者并不多,前段时间大家所讨论过的胡允棒、白绍良、刘大海等人,虽是专家,但貌似也和东邪、南帝、北丐不是一个数量级上的。不过,要是我们把眼界从混凝土届放宽到钢结构届,也许陈绍蕃先生能够担当“西毒”之称。

南帝——傅学怡

封神神位已定,邓工即将作出品评。

北丐——徐培福

京城一带,高手云集,八方名动。要选出五大高手中的“北丐”,确实有些难度。咱们做结构的,总不至于为了一个称谓而拔刀相向。
不过想一想,北丐洪七曾任江湖第一大帮丐帮帮主,而徐培福先生也曾任建筑结构届的泰山北斗“建研院”的院长,从这一点来说,倒是蛮契合的。

中神通——“未想到合适人选”

老顽童——陈青来


老顽童周伯通自创双手互搏之术,之后授予郭靖、黄蓉、杨过、小龙女等高手,提高了实战效率。而陈青来所创立的平法原理,如今在全国结构届也广为流传。大大减轻了设计人员的工作量。

少林扫地僧——郁彦

我感觉身边确实有很多人都未听说过郁彦,其所写作经典书目《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也已绝版。但经典毕竟是经典,曾任北京院总工的郁彦,不用说他自己的水平,即使是出于他门下的李国胜,现今也在全国结构届有响当当的名气!

郭靖——李国胜

我个人不止一次在网上看到有人质疑李先生的水平。不过话说回来,作为02版高规的起草人之一,李先生应当绝不是吃素的。
李先生的书我大多读过,确实重复率极高且很少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不过他对结构届中许多常见问题的归纳与总结,阐述全面且简明扼要,还是相当值得称道。
李先生一生设计著作中规中矩,却也并不失高手风范,与郭靖倒颇有几分相似。

黄蓉——方鄂华

结构届的女强人并不多,方老太太可谓女中豪杰之一。

杨过——方小丹

神雕大侠一生桀骜不驯,不愿为世俗所缚。而方先生在设计“世博中国馆”时也是不按常理出牌。颠覆了规范中“结构第一自振周期不能为扭转”的铁律。和杨过的人生倒有那么一点异曲同工之妙。

张无忌——李国强

张无忌以弱冠之龄而任明教教主。李国强先生也在刚过不惑之年便升任结构届的“少林武当”同济大学的副校长。此二人均可谓年轻有为。

玄冥二老——张元坤、李盛勇

玄冥二老师出同门,形影不离。而张总、李总的事业生涯也是处处联系在一起。
二人早年供职于广东省院,之后又和容柏生大师一起自立门户,成立“容柏生事务所”,一人任总工程师,一人任总经理。
邓工所极力推荐的《建筑结构设计指南》和《刚度理论在结构设计中的作用和体现》均是二人共同所作。二人之关系可见一斑!

慕容复——朱炳寅

被称为“以彼之道还彼之身”的南慕容,对各派武学均有深刻研究。而朱总对各本规范的总结,也是博采众长,条分缕析,并以诸多著作立世。
但是朱总的人品倒是比慕容先生要高出许多,南慕容一生刚愎自用,且对乔峰恩将仇报。朱总却开通了自己的博客,总结结构设计中的一些问题,并常常利用业余时间,热心回答网友在设计中的疑问。

丁春秋——刘铮

这位北京院的副总工,水平那还是相当高的。他的几本书,纠正了结构设计中的诸多常见错误做法;且阐述了结构设计中的很多概念问题。
不过坦白说,此人写书,还真有那么一点骗钱的味道。和丁春秋胡吹大气,骗取徒子徒孙有得一拼。
刘总出过三版书(《入门》第一版、第二版;《禁忌》一版);书中要么就用一半篇幅给你整一大堆图表,要么就用一半篇幅给你整一个总说明。且他的两本书,和李国胜先生一样,重复率极高。(当然,还是得承认,除了凑篇幅那部分,剩下来的还是挺有价值的)

全部回复(74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xiao__jiang
    xiao__jiang 沙发
    新手初报到,一个个牛人
    2014-06-01 14:09:01

    回复 举报
    赞同0
  • johnzw
    johnzw 板凳
    李国胜就算了,读过胡庆昌的书,那可以称得上大师及人物……
    2014-02-06 19:35:06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武汉老庄结构院

返回版块

10.49 万条内容 · 52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设计时一般混凝土多孔砖MU10及混凝土实心砖MU15的容重取多少?

规范上好像没有明确混凝土类的砖的容重,现在一般会把混凝土实心砖MU15用在基础上,在正负以上用混凝土多孔砖MU10 ,我想问一下你们设计的时候对它们的容重如何取值的, 参考哪些资料标准。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