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12-04-12 17:32:12
来自:环保工程/节能技术
[复制转发]
全球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环境保护活动——“地球一小时”今年共有147个国家和地区参加,超过5000座城市的地标性建筑的灯光陆续熄灭。而中国参与活动的城市达到124个,可谓盛况空前。媒体纷纷报道说,熄灯一小时武汉节电3万千瓦时,沈阳4万千瓦时,杭州6万千瓦时……
但与此同时,质疑之声也不绝于耳。有人认为这是“一场并不环保的环保秀”,节电一小时本身起不了节能减排的作用。也有不少人担心,“地球一小时”活动造成的瞬时电压波动会造成供电线路瘫痪,会给电网造成过重的负担。
如何评断“地球一小时”的得与失?这应当从3方面来分析。
首先,“地球一小时”能节能吗?未必。就单个家庭而言,关灯一小时节约的电能非常有限,一小时仅占一年的1/8760。就社会而言,“地球一小时”活动减少的耗电量同样微乎其微。活动期间,电网总体负荷变化不大,电厂发电机正常运转,电能正常输出,发出的电并没有节约下来。因此,有人认为武汉等城市的节电数字只是一种象征性统计,即使灯关了,也不一定真的节能。一些人只记住了要熄灯却忘记了熄灯的目的。在一些城市,举办“地球一小时”活动如同举办黑暗狂欢节,烛光晚宴、烛光舞会等活动纷纷登场。很多市民关了家里的灯,就开车出游,享受无灯的夜景。这些行为反而增加了排放,浪费了能源。
第二,对电网的损害真是特别大吗?也未必。居民用电负荷只占电网整体负荷中很小的一部分。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表明,2011年全社会用电量累计达46928亿千瓦时,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只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2%,在部分工业发达地区的居民用电比重甚至不足10%。而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的只是居民用电中的一小部分,占总发电量的比例更低。与工业负荷每天早上八九点工厂开工的这一升、半夜停工这一降对电网构成的冲击相比,“地球一小时”带来电网负荷的影响非常有限,加之电网具备一定的调节能力,“地球一小时”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第三,“地球一小时”的意义在哪里?综合看来,对于“地球一小时”活动,我们既不要担心其对电网有多大损害,也不要对其节能效果寄予太大希望。事实上,它是一种行为艺术,它真正的意义在于宣传、鼓动、号召,唤醒更多人参与到节能减排的实际行动中。它的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其现实意义。
“地球一小时”是一种体验,希望引起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养成环保的行为习惯。比方说随手关灯,让冰箱和冰柜尽量远离热源,购买节能电器,将不用的电器插头拔掉等。
除了公众,“地球一小时”更需要政府的参与。政府应当将节能减排的理念贯穿到城市管理中来。据统计,北京城市景观照明一年的用电量相当于秦山核电站一年的发电总量。上海的景观灯一天耗电量达到20万千瓦时,相当于整个城市总耗电量的2%。过多的照明景观不仅耗能惊人,而且造成了城市光污染。减少照明景观是节能减排的第一步。减少城市照明景观需要政府决策的改变。
“地球一小时”只是起点,它让人们反思,除了熄灯,我们是否还能做得更多。
[
本帖最后由 jiuwolia 于 2012-4-13 08:46 编辑 ]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