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暖通空调 \ 采暖供热 \ 近日扬州建筑节能 地源热泵等多项技术助力

近日扬州建筑节能 地源热泵等多项技术助力

发布于:2012-03-28 10:10:28 来自:暖通空调/采暖供热 [复制转发]
  近日获悉,扬州在推进建筑节能方面,不仅仅使用单项技术或单体建筑应用,而是对建筑“从头到脚”采取配套技术措施。位于华山路的一个住宅小区在扬州地区率先打出低碳住宅的概念,全面推广应用了地源热泵双末端系统、新风系统、建筑自保温系统、阳光地下车库等6大科技系统,获得了江苏省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集成技术应用示范工程。

该住宅小区,使用地源热泵技术供热、供冷。在该小区地下室的总控房里,可以看到各种管道相互交错,没有震耳欲聋的机器轰鸣声,只有加压泵在稳定地运转着。

“白天是用电的高峰期,费用也较高,我们就避开它,利用晚上泵水转换能量,然后存放在专门的蓄能池里,白天只需要利用加压泵将水输送出去就可以了。”设备负责人介绍说,“这样一来,不仅节约了资源,也为公司降低了成本。”

那么,地下的能量是通过什么方式转换的呢?原来,在小区一共埋了900根地下U型管,达到60米深处,地下恒温保证水管里的水相对恒定。冬季需要供暖时,由于地表水温远低于地下水,首先将地表水注入管道,通过吸收地温将水温提高,再进入加热器加热,进入住宅循环管路为房间供暖。随后,被提取热量的水通过回管路加压送回地下管路,循环提取地下热量,达到节能。

“发展节能和绿色建筑,要充分依靠科技进步。要配套发展与节能、绿色建筑有关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并逐步向标准化、系列化、集成化方向发展。”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贾仁甫副教授说,目前国内很多地方喜欢用生态、节能等理念,但实际上一些小区在提高住宅的隔热保温、节约资源、节能性能方面下的工夫很不够,技术单一、落后,华而不实的节能建筑屡有发现。

据悉,地源热泵技术技术合成起到1+1>2的效果,保证了地源热泵供暖、制冷效果。冬季,地源热泵把地能中的热量“取”出来,提高温度后,供给室内采暖;夏季把室内的热量释放到大地能中。一套地源热泵系统可以代替原来的锅炉制冷机加两套系统,并且该设备完全是远程自动调控。专门设置的节能分析系统,可以实时反馈设备的耗电量以及减少的燃煤量、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据测算,每节电1千瓦时就相当于节省了0.4公斤的标准煤。

本文由禾创怡美嘉提供,了解更多冷暖知识请登陆禾创怡美嘉: http://www.hcymj.com
  • snail_yin
    snail_yin 沙发
    建筑的节能首要选择还是被动节能,在建筑维护结构的隔热保温上给予足够的重视。
    2012-03-29 09:19:29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采暖供热

返回版块

20.37 万条内容 · 554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散热器的选择应由采暖系统设定

集中供暖的楼盘,水压大多有保证,散热器的水距一般不受限制。如果采用壁挂锅炉供暖,水压会比较小,水距不宜过高,最好选择1.5米以下的高度,否则采暖效果将大打折扣,散热器会一半凉一半热。如果采用燃煤采暖炉取暖,与之匹配的则是铸铁散热器。集中供暖系统分为密闭式和敞开式两种,密闭式可防止氧气进入,系统不易受腐蚀,使用年限长,选择散热器的面较广;敞开式投入资金少,系统容易受腐蚀,易老化,易漏水,最好配置耐腐蚀的产品,如铝合金、铜铝复合散热器等。 不同水距、不同柱数的一组散热器传导的热量不同,选择时应依据房间面积准确计算,避免出现“大马拉小车”或“小马拉大车”现象。高层建筑如果采用集中供暖时水压非常大,应选择承压性能较佳的钢制和铸铁散热器,避免发生爆裂现象。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