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混凝土结构 \ 多高层建筑合理计算结果

多高层建筑合理计算结果

发布于:2012-03-22 17:22:22 来自: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 [复制转发]
结构新人求教育!
如题,旧规范中对 合适基本结构自振周期都有给定好几种经验公式,本人在新规范中除06荷载118页及10高规173页外没有找到别的了。我想问根据楼层数估算的合适基本自振周期现在是否可用?例如框架T1=(0.08-0.10)N。现行规范是否有相关条文, 求相关出处?还有第二周期第三周期,其值与第一周期的关系?
另外,7°区合适底部剪力系数哪边可以找到,以及合理振型图、合理位移图,合适底部总剪力(振型法及底剪法的底部剪力总值)的大小关系,且振型法中V1>V2>V3(1、2、3振型底部剪力)?!
先谢过各位大师了!

全部回复(4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zhenggenyin
    zhenggenyin 沙发
    这种经验公式现在新规范对应的教材还有不?
    2012-03-23 08:32:23

    回复 举报
    赞同0
  • chongyajiji
    chongyajiji 板凳
    不可用啊,可以参考。
    2012-03-22 20:29:22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混凝土结构

返回版块

140.16 万条内容 · 209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抗震设计时,梁端钢筋面积的比值

抗规(GB50011-2010)第6.3.3-3条、高规(JGJ3-2010)第6.3.2-3条,强条,都是相同的内容:“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不应小于0.3。”问题是其中的“除按计算确定外”是指什么情况? 比方说,抗震等级一级,框架梁计算结果顶面钢筋是500平方毫米,底部钢筋是200平方毫米,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的比值200/500=0.4<0.5,不满足“一级不应小于0.5”的要求,但因为是计算确定的,我是否就可让其不满足,实际配钢筋的时候就是顶面钢筋是500平方毫米,底部钢筋是200平方毫米?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