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站务休闲 \ 闲聊茶吧 \ 生命中永留记忆的歌

生命中永留记忆的歌

发布于:2006-10-01 16:24:01 来自:站务休闲/闲聊茶吧 [复制转发]
有几首歌或者几个歌手,能在你生命里留下较深的印象?在我一路的求学中,确实有些歌和特定的背景捆绑在记忆中:
上初中时,上学途中听到村里的广播播放着“大约在冬季”,于是这首歌总是和乡间小路以及两边的绿油油的麦苗联系在一起,存在我的脑海。整个高中好像没有什么十分深刻的记忆。

上大学,我是从南京乘船,沿江而上去武汉的。第一次一个人离开家乡那么远,心头怀着些微乡愁,或者是落寞的感伤。船开前,却有一轮明月斜斜挂在江对面的上空,整个江面被一条光亮的宽带隔开,江上轻微波浪使她熠熠生辉。对此景,能不心动?虽是在江上,却顿感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境界。船开了,心情尚未平静,广播里开始播放毛阿敏的“绿叶对根的情意”,于是,这首歌便和那平静江水一样烙在了心之深处。

大学时有一位室友很爱听潘美辰的歌,我倒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偏好,因为我从未成为什么粉丝之类的。记得有一首“拒绝融化的冰”和“我想有个家”,室友很爱听,还频频被他五音不全的歌喉诠释。于是,不得不对她的歌有了较深的了解。潘美辰已经消声歌坛多年了,最近竟然又出新专辑了,我那多年不见的室友啊,你有没有准备再给我们诠释一遍那首新歌“最冷的夏天”?

大学毕业后,生活、工作,什么歌也听,只是权当消遣,没有多少值得记念的东西。过了很多年,却因为生活的压力还要回母校读研。第一次重回母校,是上学前去拜访杨老师。心情自然有些激动,于是仍选择坐船。可是,现在坐船的人竟然比当年少多了,可能交通发达了吧,多数人不再选择坐船了,毕竟太慢了。后来我发现坐船的人居然多数是民工,船上广播也不放歌了,终于明白了什么叫“事过境迁”。杨老师很忙,那天他好像在外面开会。直到晚上,他回校了。师生两人就在招待所外面的大树下,坐在水泥台阶上,聊了一会。我主要是向他咨询一些学校的考研政策,他问了我一些工作的情况,我如实汇报。昏黄的路灯下,我还是分明看见他很多的白发了,他倒说我还和以前一样,没多大变化,我只是用“是吗”两字作答。也许吧,从外表看,我变得不多,但每个人在毕业这些年的生活后,还会是原来的自己吗?第二天,因为老师忙,我也不及当面作别,只和他通了电话,便飞回了。

正式再次上学,还是在秋天,我改坐汽车了。是卧铺,晚上六点的车,第二天便到了,比较方便。刚开一段后,就开始访CD了,是一个比较特别的男生,有些沙哑,非常有感染力,但我觉得之前从没听过这位歌手。虽然什么词我也记不清,但这个声音却伴随着这次旅途感染了我,直到现在,一听到他的悲歌,自然就想起那一次伤感的旅途。到了武汉,发现满大街都在放他的歌,阿杜。

研究生宿舍四人间,其实我只待了整一年就回苏州了。有一位很个性的室友,他和我一样不太健谈,但他比我酷多了。他说“我每次爱一个女人都是是很认真的”,另一位室友向他咨询泡妞秘诀,他说“两个字,真诚。”所以,他看见那位室友在QQ上多重泡妞,就骂他“人渣”。他是不会同时爱两个女人的。有时候,他出门时,很郑重的和我们说“今天去结束一段感情”,我们就猜到他要开始一段新的感情了。这位室友最爱听的迪克牛仔的歌,他的电脑经常放的就是迪克牛仔,于是我们都受熏陶。我得承认,迪克牛仔的歌确实很有感染力,特别沧桑却又痴情的感觉,尤其是那首“三万英尺”真的,每每听到,都不免动容,也不免想到那位室友。毕业到现在,竟如失踪了,难道连QQ也不上了。

全部回复(5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weiyongjun060518
    同感,高中的《中国人》
    大学的《爱一个人好难》
    一首歌,一个回忆的镜头
    2006-10-02 14:13:02

    回复 举报
    赞同0
  • jinhui020222205
    星星点灯,经典歌曲,经典歌手,难以忘怀啊。
    2006-10-02 01:01:02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闲聊茶吧

返回版块

114.53 万条内容 · 187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300%,是馅饼还是圈套?!

今天是国庆节,公休假,按照国家规定,今天上班的劳动者可以得到300%的工资,对所有劳动者——无论是国字脸的人,还是鸭蛋脸的人,猪腰子脸的人……——这是多么好的事情呀!对我们鸭蛋脸的打工仔并没有那么幸运,我们计件工资,靠加班挣钱养家,我们每天工作12小时,每月工作31天吃糠咽菜能挣到八九百元,这种假期对于我们打工仔如同馅饼又如圈套……为了这300%,老板把我们这些机器人赶下机位,赶出工厂,我们享受着这普天同庆的节日。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