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06-09-27 13:27:27
来自:人才招聘/学生专栏
[复制转发]
1、尽管条件很差,但这些大学生们都不怎么介意。
走四方,路迢迢水长长……
看斜阳,落下去又回来……
电视机里飘出前些年的流行歌曲《走四方》那熟悉的旋律,一群年轻人围坐着,听得入神,这歌词写的仿佛就是他们自己。沙发旁放着黑色的大行李箱,买了当天下午火车票的人,即将离开……
这群年轻人来自不同的地方,停留时间不同,经历不同,惟一相同的只有——他们都是在上海找工作的大学生,住在位于上海浦东乳山路附近的一家“求职小屋”里。
“求职小屋”对入住者有严格的身份要求,入住者必须提供本人学生证或毕业证书。即将走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到异乡求职,住宿费用难免占去开销中的大部分;从投递简历到应聘成功,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住在“求职小屋”,不用按普通租房一次性付三押一的规定,而且租金低廉,第一周18元天,第二周15元天,包月400元,并且随时可以住,随时可以走,这正是它虽然设施环境并不优越,却受到求职学生欢迎的重要原因。
身处异乡,艰辛求职,住在这里的大学生们,他们过得怎么样?
2、尽管条件很差,但这些大学生们都不怎么介意。
现场:“小屋”里的大学生
郭铭峰,2005年应用电子专业毕业,福建泉州人,今年3月开始住进小屋。笔者要求到他的房间看看,郭铭峰赶忙告诉同屋“有女孩子来了”,这才让笔者进门。屋子很小,除了床和桌子,只有一把椅子,窗外传来汽车此起彼伏的喇叭声。
郭铭峰的西服就挂在床头。5月,他找到了一份工作,公司地址在人民广场附近。每天早上,他都要穿上这套西服赶地铁上班。“上海的生活节奏很快,在地铁里可以听到高跟鞋踢踢踏踏的声音,就觉得特别有朝气。”郭铭峰说他很喜欢这个场景。
但是郭铭峰并不打算长留上海,老家有房子,又可以找到稳定的工作,他要回去为将来成家打基础。但来了上海后,他还是受到了不小的影响,他说,“如今更知道了个人的渺小。以前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现在发现自己能力、竞争力都不够,变得更加踏实,不那么轻浮了。”因而,即使对目前的工作不是很满意,他仍然上着班。“小屋”里,像郭铭峰一样边工作边找其他机会的人,并不在少数。
桌子上放着的日语书是同屋王贵峰的。这个2003年毕业的山东人来上海是“为了学习日语,然后到日本打工”。言谈中,王贵峰一直在描述他所了解到的日本生活的艰辛,尽管如此,他还是坚持要去,“当时我想来上海时也是这样,别人怎么说困难都没用,一心想来,怎么样也要自己来过了才甘心”。郭铭峰说,他特别能理解王贵峰的心情。
相比之下,2004年毕业的王勇要安心很多,他已经找到满意的工作,在一家建筑设计院工作,专业对口,收入稳定。去年5月下旬,他从湖南来到上海,那时,王勇每天都在“小屋”的网吧里查找招聘信息,跑招聘会,每次都拿着一叠应征信到附近的邮局邮寄,每周要参加两三个面试。找到现在的这份工作时,上海已是炎热的盛夏。王勇说,对在这里过夏天还是有点发怵,不过他还是要感谢“求职小屋”。
想像:“小屋”带来了什么
入住“求职小屋”前,这群大学生大多有在外租房的经历。郭铭峰刚来上海时,和老乡合租住房,每月750元,结果因故要搬走时却被老乡克扣了押金,强行分摊了水电费。他说,“求职小屋”尽管条件不很好,但离公司近,而且“不住了随时可以走,也不用担心押金要不回来,觉得省心”。王贵峰也曾和别人合租过,但因为室友和房东发生争执,被赶了出来,后来就住到了这里。
但在史欢欢看来,“小屋”提供的却不仅是价格便宜、灵活方便的栖身之所。2004年毕业,从河南洛阳来到上海的她,一直住在这里。前段时间,她有工作的时候,单位提供住宿,“几个人一起住那种几室几厅的房子,每月300元,条件肯定比这里好。”但史欢欢没有搬走,哪怕即使她不搬,单位那边的房租照扣,她也不介意,每月另付400元住在“小屋”里。她说,“生活最重要是开心,别的都不是很重要。”在这里,她不会觉得孤单,碰到困难和不顺心,可以和大家聊聊天,“就会发现,其实不是只有自己才遇到困难”。
钱花完了,工资还没发,史欢欢说这是她最困难的时候,“小屋”里的朋友都慷慨解囊,更不用说平时出门问个交通线路,求职过程中互通信息之类的团结互助了。“求职小屋”创办人王海军,经常做的一件事就是联系一些需要招聘的公司,然后在“小屋”里贴出告示来。
天色渐黑下来的时候,“小屋”里的上班族开始陆续回来,楼道里开始招呼着一起出去吃饭。原来,这天正是袁德凯在上海的第二个生日,他准备请大家一起去吃新疆大盘鸡。2004年毕业的袁德凯,当年就来到上海求职,是在“小屋”住得最久的居民。今年大年夜,他没有回家。说起在“小屋”过年,袁德凯很兴奋,“这些留下来一起过年的都已是很好的朋友,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集资筹办年夜饭。”
前景:个人力量难抵社会难题
“求职小屋”是王海军从2001年开始尝试开办的。开办这几年来,王海军也体会到了就业形势的日益紧张,“以前大部分求职大学生半个月基本能找到工作,现在要1个半月左右。”于是,为求职大学生提供住宿的市场越来越大。如今,在互联网搜索引擎百度上搜索关键字“求职小屋”,有1万多条,新开的“求职小屋”已经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大城市。
但对于小屋的硬件环境,王海军直言不讳:“我对配套设施也不满意,只能作为临时落脚点。”尽管大多数求职大学生对此不那么介意,“如果要享福,就不出来了。”
今年10月准备考设备工程师证书的王勇已经打算搬出“小屋”,他说:“考试要复习,加班有时要用电脑,在这里不太可能。”然而,和大多数刚开始工作的大学生一样,王勇的经济能力限制了他找房子的范围,“现在只能租600元左右的房子,必须要找人合租。”
王海军也常常设想,“求职小屋”能不能办成“青年旅馆”的形式,“在各个地方都有分站点,互动起来”,或者找到赞助商投资,适当提高硬件设施,可以让大学生刚找到工作,经济条件还不好时也可以住。
但要改变现状,却远不是王海军个人能做到的。前不久,王海军看中某处商品房的一个楼层,准备装修后出租给大学生,但因为缺乏资金而没有办成。他算了一笔账,目前“小屋”所处的楼面是向旅馆租的,租金每月大约2万元,共有40间房,可以住100人左右,“小屋”的盈利并不多。要保持目前的租金,又要改善硬件环境,王海军有心无力。
的确,凭借王海军们的个人力量来承担社会责任,毕竟有限。在大学生就业难、工作后住房难这样的社会问题前,需要类似“求职小屋”的有益尝试,但要对“求职小屋”市场作更大的提升和规范,更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合力。
“求职小屋”,只是一个起步……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