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公共建筑设计 \ 未来中国十多亿普通公民住房问题系列之二

未来中国十多亿普通公民住房问题系列之二

发布于:2006-09-19 23:19:19 来自: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可 移 动 生 态 城 市 的 规 划 构 想(草稿版)
作者:小丑石

一、 划依据:
1、智能化网络系统和无线通讯系统等相关技术全球的大规模普及,将带来的一场信息革命。它不仅将极大的改变人类社会的经济运行方式,也带来相应的政治、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变革;
  信息革命对城市规模的冲击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显现,并逐渐扩散开来。在高度信息化和全面网络化的城市,信息传递不再受距离等条件的限制,许多生产服务业的业务联系可以通过现代化通讯网络实现,所以使得生产要素高度集聚所带来的“集聚效应”有所弱化,超级城市不再成为必要而走向裂解。在信息时代,城市中与信息密切相关的产业将成为城市经济的主导产业,城市将从工业制造中心、商贸中心逐步转为信息流通中心、信息管理中心和信息服务中心。
2、中国现阶段城市化和人口分布现状:东部人口密集,西部人口稀少;平原等地带人口多,高原等地带稀少。
中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东部多,特别是沿海各省的平原地区,平均每平方公里在50万人以上;西部少,平均每平方公里在50人以下。
若在黑龙江省的黑河(爱辉)与云南省的腾冲之间连接一条直线,可以将我国划分为东南部和西北部两大地区。此线东南,包括台湾省在内,面积为411.7万平方公里,只占全国面积的42.9%,而人口达10亿多人,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5%左右
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和低丘地区只占我国总面积的25.2%,却集中了全国人口的80%左右,而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原和高山地区,面积占全国的32.9%,人口却仅占2%左右。
2004年全国城镇人口54283万人,占41.76%,乡村人口75705万人,占58.24%。2004年流动人口超过1.4亿。2020年农村还将转出3亿左右人口。
3、中国当前面临困境和未来人口增长状况预测:
人口过剩、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是当代世界三大社会问题,也是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三大障碍。“人口增长-资源紧缺-环境恶化”的恶性循环使中国人口未来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双重压力,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主要是指:人口继续增长,人口素质低下,就业负担重,年龄结构迅速老化;随着人口增长,自然资源日趋紧缺,有些资源已接近资源承载极限;环境污染迅速蔓延,自然生态日趋恶化。
到21世纪20-40年代将相继进入人口三大高峰:总人口在2020-2030年至少达到15亿;劳动年龄人口在2020年达到10亿;老年人口在2040年也将达到3亿以上。中国人口过多所造成的各种社会压力将长期存在,特别是在住房、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基础设施、资源供应等方面的紧张状况将长期化,生态环境也将长期继续维持现状,难以有较大改善。
4、现阶段大城市人口分布状况:
2004年底,北京市4个城区常住人口200.4万人,占13.4%;4个近郊区727.2万人,占48.7%;10个远郊区县565.1万人,占37.9%。从人口密度看,全市常住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888人,地区分布呈梯度变化,即城区人口密度最高,为23008人/平方公里;近郊区次之,为5669人/平方公里;远郊区县最低,每平方公里只有366人。城区的人口密度是近郊区的4倍,远郊区县的63倍;而近郊区的人口密度是远郊区县的15倍。
2005年底,上海市市常住人口密度达2804人/平方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土地上比5年前增加了268人。在人口的空间分布上,上海中心城区与郊区之间的人口密度落差悬殊,其中,中心城区约6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集了近1000万人口,而郊区近6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也只有约1000万人口,中心城区人口密度是郊区的近10倍,内环线以内的人口密度更是外环线以外的24倍,而纽约的中心区人口密度仅为外围的2.4倍,巴黎为2倍,东京为0.5倍。
据《文汇报》26日报道,截至2005年底,上海常住人口为1778万人,户籍人口1360万人,来沪流动人口581万人;全市户籍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80.13岁,比2000年提高1.36岁。

二、相关社会经济因素分析:
构成对城市人口容量制约的社会经济因素有多个,主要有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各项设施的承载能力两大项。
  1.经济发展水平
  (1)就业岗位数量:
  (2)生活水平:
  生活水平不同,对资源环境所造成的压力不同,消费能力也不同。生态系统中的每一种生物都要对其生存环境产生一定的生态作用,城市人口也同样要对城市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的生态作用。一般地,城市单位人口的生态作用强度与该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消费水平呈正相关关系。这说明,如果生活水平提高,但城市对与人口生态作用有关的商品供应能力和废弃物处理能力没有相应提高,则会使城市人口容量减少。 同理,生活水平提高,购买商品能力增强,对城市消费品供应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如果城市本身的生产能力有限,外界提供又受到一定限制,则使城市人口容量减小。再如,生活水平提高后,人们可能会购买汽车,汽车的增多导致了对城市道路和能源供应需求的增长,而如果一个城市在较短时间内很难修筑大量道路和增加大量能源供应时,也会使城市人口容量减小。
   2.城市各项设施承载能力
  (1)交通设施:
  交通设施包括道路和车辆两个方面。
  (2)商业服务设施:
  (3)提供住房能力:
  (4)教育、医疗设施:
 (二)资源环境因素
  自然条件又称自然环境,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是人们生产和生活所依赖的自然部分,如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等。自然资源是自然条件中可以被利用的部分,是在当前生产力水平和研究水平下,为了满足人类对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可以被利用的自然物质和自然能量。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自然资源通过数量、构成、质量、相互关系和分布制约着人口的数量和分布。
  1.土地资源:
  土地作为一种资源,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即位置固定、面积有限和不可替代,其中与城市人口容量关系密切的是面积的有限性。城市中的土地资源更多地是作为一种空间资源,是一种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生活、居住、工作等各项活动所需场所的空间资源。由于城市城市居住、经济活动的高密度特性和城市不可能无限外延的规定性,决定了城市土地资源的短缺特征。
  2.水资源:
据统计,全国缺水城市300个,陷入困境的40个, 北京是其中之一。许多城市当初形成时并不缺水,否则也不会在此地形成城市。但后来由于无序扩张,人口巨增,造成了缺水。城市规模(人口规模)对水的需求一旦大到超过了水的供应能力,必将面临两种结局:一种是弃城迁移,原城消亡,如西域曾有楼兰等繁华古城,后来皆因缺水而消亡;另一种是花费高额代价引水使用,如天津的引滦入津工程、中东许多国家的海水淡化工程和北京正在讨论中的南水北调工程。北京在1911年时,大约只有相当于现在二环路内的面积,人口只有76万,仅用地下水就够了。现在北京城区人口扩张到700万,地下、 地表水的承受能力已到极限。如何解决北京的水源,是关系到首都发展命运的迫切问题。
  3.城市生态环境容量:
环境容量是指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不致受害的前提下某一环境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即环境所能接受的污染物限量或忍耐力的极限。
城市人口容量,指一个城市的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能够支持多大人口规模得以生存的潜力。城市人口规模,指生活在一个城市中的实际人口数量。如果一个城市的人口规模小于人口容量,则人口规模还有一定的扩张余地,而不至引起资源生态环境系统或社会经济系统的危机;如果城市人口规模大于人口容量,则说明城市人口对资源生态环境系统或社会经济系统的综合压力已超出两系统的最大承载能力。

全部回复(7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yxfinfo
    yxfinfo 沙发
    更正
    2006-09-19 23:56:19

    回复 举报
    赞同0
  • yxfinfo
    yxfinfo 板凳
    能源流程分析:

    1、太阳能
    利用居民住宅收集太阳能作为基本能源,满足基本生存需要。
    2、可控核能电池和类离子体射线
    利用整个城市居民收集的太阳能集合后生产激活态核能电池,满足城市高速发展需要。一般态可控核能电池所含能量较小,可通过卫星和地面基站系统传播一种类离子体射线,通过这种射线来引导和控制该核能电池的利用。特殊态可控核能电池有非常特殊的安全措施。
    2006-09-19 23:28:19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公共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

51.18 万条内容 · 43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未来中国十多亿普通公民住房问题系列之一

可 移 动 智 能 交 互 住 宅 的 构 想(草稿版)作者:小丑石(本篇本着为中国未来十多亿普通公民(平民阶层或贫民阶层等)提供居住场所这一出发点,至于富人阶层或中产阶层等不在本篇考虑范围内。未来几十年出现的居住形式可能有很多种,本篇仅仅提供一种思路,不足之处,敬请指正。)一、构想可能性:1、可移动生态城市的规划构想表明——可移动性和自生性相对于现有城市和乡村结构以及原有能量流、信息流等具有极大的优越性;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