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12-02-20 20:38:20
来自:建筑结构/钢结构工程
[复制转发]
钢结构
1.支撑是什么放样的?
程序在计算支撑节点板的时候,参考了钢结构规范的附录 表10,但是在参考该表选取节点板厚度时,是有前提条件的,即节点板边缘与支撑轴线夹角不应小于30度。所以程序先按30度来进行放样,如果获得的焊缝长度能满足计算要求,则不再增加节点板边长,否则持续增加。如果节点板与梁柱连接焊缝过长,导致节点板边缘与支撑轴线过大,程序则会调整支撑与节点板的连接长度,尽量避免节点板异型。
2.框架柱脚都是按什么方法来算的?
程序使用了精确设计法进行设计,按该方法进行设计时,需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平衡:1。受力平衡,即弯矩和轴力平衡;2。变形协调,此时假定底板为刚体,底板上所有点的变形都为线性。当然,由于圆管柱底板比较特殊,程序参考了《钢结构设计手册(下)》中对于圆管柱柱脚的计算。
3.10版节点域的设计发生了什么改变?
首先是规范上对于节点域区域的位置做了微调,定义为厚度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其次是程序上新增加了当非地震组合时的节点域强度和稳定验算,该项验算参考了钢结构规范4.2.7条。
4.当按等强进行设计时,为什么会出现梁柱刚接节点,翼缘坡口焊缝应力超限?
由于构件验算和节点验算的计算方法上有所不同,节点设计是分部分来验算的。而且对于验算时取的截面特性也不一样,节点设计时取的是精确的毛截面。最关键的地方是节点设计时需要判断截面形式,如果该截面翼缘够强的话,程序就自动按常用设计法设计,此时翼缘承担所有弯矩,和实际翼缘按惯性矩分配弯矩就会大不少,自然就会出现超限问题。
5.为什么钢结构全楼节点设计中提供了“抗侧力构件按等强设计”的选项,什么时候选择该项?
等强连接设计的要求,最早是出现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8.2.8条第一项:“钢结构抗侧力构件连接的承载力设计值,不应小于相连构件的承载力设计值”也就是说,对于框架中的支撑以及梁柱刚接节点,是有必要按其构件的承载力来进行验算的。这种设计方法,我们一般也称之为等强连接设计。这种连接的好处很明显,此时连接设计不再和构件内力相关联,只需要求得构件的承载力即可(当然前提得保证构件设计得通过),可以方便详图加工部门出图;而且对于相同梁截面的话,其连接也应一样,这也减少了出图的节点数量。不过由于直接取构件承载力,显然对设计内力上做了放大,可能会造成浪费。一般在进行比较重要的框架结构节点设计时,建议勾选该项。
当然,程序中一直默认对支撑进行等强设计,不受该选项控制(因为考虑抗震极限承载力的话,其实要求较等强更严格)。
全部回复(53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举报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