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站务休闲 \ 闲聊茶吧 \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发布于:2006-08-24 12:24:24 来自:站务休闲/闲聊茶吧 [复制转发]
《阿尔巴罗.西萨的作品与思想》

阿尔巴罗.西萨致力于用现代的手法演绎葡萄牙传统,他发展了独特的空间技巧和建筑语言,为他随后的建筑作品积淀了原创性的力量。
他关注并研究空间于自然之间的联系,现代主义,历史传统与地方主义。
他力图用简洁的形式表现建筑内在的丰富性,“简洁的丰富”
设计中,他经常通过基地四周原有房屋的轮廓来确定自己建筑的轮廓线,并以城市为设计的出发点,参照原有城市形态和建筑风格来寻找潜在的城市肌理和空间秩序,并将其贯穿设计的始终。
他经常使用白色抹灰墙面,花岗石和木材,外表极其简洁,而内部却通过双层空间创造了如同室外街道般丰富的室内效果,连续的墙面组织起流动的空间,建筑体现出不闭合,不确定和非概念,并与每个建筑部分的再限定相呼应,这种建筑特性与现代主义中的有机空间理论有一定的联系。
他认为,建筑师的工作不是进行发明创造,而是通过建筑对社会文化进行诠释,延续和发展。
在极度的节制与节俭中,他的设计具有十分简单的形式,却引起复杂的,交织的,急切的欲望,这种欲望变成悲伤,克制,好奇以及其他所有的情感体现出来。
他说:去发现事物的特征与不可思议之处。
他的建筑捕获了空间以及人的动向。
他说:去寻找,去直接学习建筑,只在书本上学习等于零。
普利策建筑奖评委说:他像光一般的形态有一种诚挚的,令人着迷的单纯。……他的特点是空间的良好关系与适当的形体。
普利策视建筑学为一门艺术,并以公正的而非随波逐流的态度对待。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
  • shanshizhen
    shanshizhen 沙发
    《扎哈.哈迪德的作品与思想》

    扎哈.哈迪德在20世纪70年代求学期间,开始对20年代的苏联前卫艺术感兴趣,包括***维奇的至上主义和康定斯基的构成主义。
    她说:过去我认定有无重力的物体存在,而现在我确信建筑就是无重力的,是可以漂浮的。
    她在1979年创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开始大量参与国际竞赛,在她设计中出现锐角三角形和长弧曲线,那些炸裂开的碎片在城市的上空横飞,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倒性的视觉冲击力。
    学数学出身的哈迪德认为,建筑设计就像科学实验一样,你必须抛弃现有的语言,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考虑问题,试验再试验,所有现有的语言都有他的局限性。
    解构主义早在1967年前后就被哲学家雅克.德里达提出来了,但是作为一种设计风格的形成,却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事情。从字义上看,解构主义是指对正统原则和正统标准的否定和批判(现代主义和国际主义)
    解构主义的最大特色是:无绝对权威,个人的,非中心的,恒变的,没有预定设计的,没有次序,没有固定形态,流动的,自然表现的,没有正确与否的二元对抗标准,随心所欲的,多元的,非统一化的,破碎的,零乱的。
    哈迪德的建筑是继承前苏联至上主义的传统来进一步阐释解构主义。
    至上主义(终极,绝对的意思)画面是由简单的几何形体作各种组合,色调平整单一,却传达了一种动力感和空间感。***维奇试图通过这种抽象的语言来表达超越可视世界的感觉,表达艺术的绝对性,通过各种基本要素的构成并遵循其自身的普遍规律,去创造“纯粹的艺术”,从而象征新时代的秩序与和谐。
    哈迪德是现代主义的信仰者。现代主义有三种模式:1.信仰新的结构主义。2.信仰新的视点。3.重新诠释现代主义的现实性,将新的认知转化为现存造型的重组。
    哈迪德是玩弄形式的大师,她的形式技巧通常被定义为“动态构成”,就是用不动的画面表现运动的效果。它们包含一种“具有倾向性的张力”,在静止的艺术作品中运动感的产生有许多种途径,例如改变形状的比例或透视的角度,使画面变形或者倾斜,还有重叠,频闪等手段
    哈迪德的设计手法:
    1. 契形物的运用
    2. 倾斜于变形
    3. 形式组合。板片—螺旋物—集束的管状物
    4. 布景。失重感的构图,倾斜的地平线,夸张的透视变形,倾斜放置的画面
    5. 绘画。高空俯冲式的场面,低飞于屋顶上空的慢板换景,从地平线下视点得到超级
    深度变形,多视点的拼贴和频闪式样。
    6. 颜色
    7. 表现法
    她自己评价自己的风格:唯一,不同,原创。
    她说,建筑不是艺术,它首先考虑的一定是不同项目的要求。建筑物必须有功能性,
    它牵涉结构,力学,工程学等等,它不仅仅是表达。
    她说:我的建筑设计是流线型的,即一个没有间断的,连续的线,一个连一个,房子
    呈现出流线型。
    从约束中解放出来,这种解放并不是从重力中解放而是从现存的秩序中解放,由此而产生新的秩序。这意味着如何利用空间和创造空间,这就是从***维奇和至上主义中所学到的。
    她的设计中代表性的工具包括:图表处理,创作策略,空间概念,典型设计和对居住形态的创新。
    这个理论就像黑夜里的一声枪响,不断延伸着自己的轨迹,并在射程中就确定好了目标。子弹的发射点就像一个新的媒介(成角度发射),包含了图表的操作(多种多样的过度失真)和结构上的改变(破裂以及变形)。最后我们得到了一个崭新的空间概念(磁空间,微粒空间和变了形的空间)。这些空间代表了一种现象,那就是人类所生存的空间已不再只是聚集于重要的轴心和边缘,也不再有明显的地域界限。
    人造景观的概念一直存在于哈迪德的作品中,她通过形成一定的倾斜度来制造人造景观,而不是对边缘的描绘。
    哈迪德从自然景观中汲取了灵感,通过对这些自然景观的研究,她尝试着创造出类似于自然界的,不具备明确定义的模糊空间。
    她说:“我们从自然景观的普遍特征中看到,与传统城市建设不同的是,空间之间柔和的过渡是相互影响,渗透的。这种对空间的限定是很细微的。也许有人说这是混乱和无序的,但是正是这种模糊的空间往往比那些确定而僵硬的空间更能激发人们的行为。”
    她还说:“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放弃了建筑学,屈服于无理性的自然界。重要的是我们想找出那些潜在的价值,从而激发创造的灵感,来适应当代复杂,短暂的生命过程。”

    2006-08-24 12:25:24

    回复 举报
    赞同0
  • shanshizhen
    shanshizhen 板凳
    《伯纳德.屈米的作品和思想》

    没有程序就没有思想,没有事件就没有建筑,没有运动就没有建筑。
    他发展了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重新审视建筑承担的责任和加强建筑对文化的表达。这个理论在他的建筑实践中以二条线索来展开:一是揭露建筑次序与生成建筑次序的空间,规划,运动之间的传统联系。二是创造空间与空间中发生的事件的新联系,方法是通过变形,叠印和交叉程序。
    在艺术传媒中心的项目中,充分利用现存的建筑屋顶与后加建的伞状屋顶之间的空隙,形成了斜坡和狭小的通道,这块地方他称之为“中间存在”。
    在法国国家图书馆的竞赛中,他设计了一个健身场所,与图书馆系统里的高层楼板相交叉,这样共存而不相互干扰了。
    屈米一直在反抗千百年来建筑师的传统的设计方法,那就是从几何学形态上来设计立面或者平面,通过组织事件的方法,而不是仅仅从美学和象征手法出发。建筑的责任从提供功能空间转向了组织社会活动。
    建筑是由空间,事件和活动组合而成。
    空间只是一种“诱发事件”,还有比空间更重要的东西。
    屈米的“三个程序设计”概念,表现了相互关系的转变和相互混入,这三个程序设计就是“交叉程序设计”,“横断程序设计”和“解析程序设计”。
    “交叉程序设计”,就是把所给空间用于与原来的空间意图不同的设计,如当把教堂当作保龄球馆使用时,就进行了类型转换。
    “横断程序设计”,是把二项设计的各种空间布置在一起,而忽略掉其对立性。如在车站设计中,拟将各种商业空间一起考虑。
    “解析程序设计”,是把二个设计结合起来,就是让设计A的必要空间布置同设计B的可能布置两者混合起来。如在关西机场设计中,为了把现行机场扩张成拥有商业空间,游泳池,高尔夫活动场地的线型城市,就利用了存在于现行机场内部的固有矛盾。
    电影手法是用来表现空间运动的极佳方案。
    他研究用分散元素来集成某种效果,就好象爱森斯坦的“吸引蒙太奇”。
    他对建筑的感悟在于空间中的运动,而不是静态的状况,因此重点在于人的移动。

    阿尔多.罗西:建筑是一种拥有自己特有的印刷式样和构词法则的自律体,并且作为一项用以解释世界复杂性的工具。
    2006-08-24 12:24:24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闲聊茶吧

返回版块

114.53 万条内容 · 187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青蛙王子有多俊![组图]

青蛙王子有多俊![组图]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