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混凝土结构 \ 急求钢筋砼柱,轻钢屋盖的手算方法

急求钢筋砼柱,轻钢屋盖的手算方法

发布于:2006-08-17 13:48:17 来自: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 [复制转发]
各位大虾:
多多请教了,我想知道详细的算法。
如果电算的话,我把钢梁等效成等刚度的砼梁算排架可不可以?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
  • chinafarmer3
    chinafarmer3 沙发
    不可以
    2007-03-27 17:40:27

    回复 举报
    赞同0
  • chinafarmer3
    chinafarmer3 板凳
    钢筋算量基本方法小结
    一、梁
    (1) 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
    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
    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
    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7、吊筋
    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
    =40d+2*1.414d+b+0.1 ≤800mm 夹角=45
    =40d+2*1.155d+b+0.1 >800mm 夹角=60°
    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
    1、中间支座负筋
    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
    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
    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
    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
    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LN为支座两边跨较大值。
    二、其他梁
    一、非框架梁
    在03G101-1中,对于非框架梁的配筋简单的解释,与框架梁钢筋处理的不同之处在于:
    1、 普通梁箍筋设置时不再区分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问题;
    2、 下部纵筋锚入支座只需12d;
    3、 上部纵筋锚入支座,不再考虑0.5Hc+5d的判断值。
    未尽解释请参考03G101-1说明。
    二、框支梁
    1、框支梁的支座负筋的延伸长度为Ln/3;
    2、下部纵筋端支座锚固值处理同框架梁;
    3、上部纵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锚固长度=支座宽度-保护层+梁高-保护层+Lae,第二排主筋锚固长度≥Lae;
    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锚,再横向弯折15d;
    5、箍筋的加密范围为≥0.2Ln1≥1.5hb;
    7、 侧面构造钢筋与抗扭钢筋处理与框架梁一致。
    2007-03-27 17:39:27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混凝土结构

返回版块

140.2 万条内容 · 2154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请大家看看,这样选择合不合理

对于我这样出去后不想搞研究的人来说本科毕业直接读统招研究生 浪费三年的时间,三年里面的花费,入学考试的费用和三年的机遇我觉得是不划算的 我是这样计算考研和就业的机会成本的(经济学中的专业名词) 考起了研究生 读三年 这三年在学校学的东西肯定是没有在工作单位学的东西多这是不言而欲的 就拿搞设计来说嘛 研究生毕业26岁(不加3年内的消费,学费,研究生考试的花费) 才出去找工作经验 本科毕业23岁 再加3年的工作经验(这三年你还有工资的哈) 我想可能比研究生26岁要受欢迎得多哦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