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水利工程 \ 水利工程设计 \ 浅谈水利水电砼施工管理

浅谈水利水电砼施工管理

发布于:2006-08-12 17:28:12 来自:水利工程/水利工程设计 [复制转发]
水利水电砼工程施工在水利水电建设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以砼大坝为主体的枢纽工程,各种费用约占工程总投资的50-70%。作为承包单位的施工企业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企业内部的管理工作至关重要,而砼工程施工管理就成为重中之重。纵观整个砼工程施工,涉及砂石骨料制备、砼拌和、砼运输、钢筋模板、浇筑仓面作业、温度控制和接缝灌浆等诸多环节。在各环节施工中加强计划、技术、质量、成本四方面的管理对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加经济效益,保证工程质量、降低造价、缩短建设周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经常存在着计划安排不合理,技术水平不高,质量、成本控制不严格等现象,为了避免和减少这些不合理现象的发生,就要加强各环节的管理,合理安排计划,严格控制质量和成本,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1、计划管理是前提及依据。

1.1 施工企业根据自身生产的情况,编制各类计划,以便对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做出相应的安排,各类计划组成一个相互支持、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计划体系。计划编制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工程投资、进度和质量三大目标的实现。每种计划都是以指标来表现其具体内容和量的标准,指标是一种预期的目标和水平,计划指标之间也是有联系的组成指标体系,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是计划管理的核心。加强计划管理就是对于计划目标做出科学的预定,各项计划围绕目标来实现。

1.2在实际工作中,每种计划的制定都必须是科学的、严谨的、实事求是的,否则不仅会影响整个计划体系的运作,也会对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阻碍企业的发展。例如在直接生产施工中施工作业计划如果存在不合理现象,会使施工中各工序先后次序安排不明确,工作面进度层次不清晰,造成相互影响、相互干扰:同一部位,同一问题重复出现、重复施工,影响施工进度;在砼浇筑仓号准备中,一些管路、线路、埋件等事先未安排好,待到浇筑完后才发现,为时已晚,小的方面可以补打、补埋,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大的方面就可能使整个浇筑的砼重新施工,造成重大损失

1.3避免计划安排不合理现象的发生,

首先,要有计划意识,各项工作要依据目标的实现详细制定出有关措施,并积极创造条件去实现,在保证总计划完成的前提下,对各施工部位进行工序倒挂,层层分解,制定各施工工序周计划,班日计划。并依照计划严格执行。

其次,计划的制定要切实符合实际情况,不可为了盲目赶工期,制定的目标无法实现,也不可太保守以致完不成任务。第三在制定计划的同时,还要考虑到突发的新情况,考虑周全才会万无一失。

最后计划一经制定以后,就要去贯彻与实施,在执行过程中,要始终把握总的生产经营目标,做好控制工作,以适应情况的变化和防止不平衡,保持计划执行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另外还应抓住几个环节:

第一,加强施工准备工作,这是工程按施工计划进行的重要保证,包括开工前的准备、施工中的准备、季节性准备、冬雨季施工准备等。

第二,在计划执行过程中,会出现许多不协调的因素,劳动力、材料、机械、配件、构件等往往出现薄弱环节,如果不及时平衡和协调,就可能影响计划的完成。因此,就要加强调度工作。调度要监督、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保持人力、物力及后勤供应的协调,及时解决出现的矛盾及各施工单位间的协作配合问题。

第三,做好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以便发现问题,找出矛盾,采取措施,保证计划实现。

第四,在计划执行过程中,计划提前完成或拖后是常有的事,我们要在出现差异时及时调整,以不影响大局为重。

2、技术管理是关键

2.1技术是贯彻整个施工工艺流程的重要工作,是生产力的要素之一。没有技术,就谈不上施工。在砼浇筑施工过程中就包含着一些重要工程:模板工程、钢筋安装工程、砼浇筑工程、温度控制、接缝灌浆等,这些工程的施工技术至关重要,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及安全。因此,技术管理在施工中具有重要作用。技术管理是对各项技术工作要素和技术活动过程的管理。技术工作要素包括技术人才、技术装备、技术规程、技术情报、技术资料、技术档案等;技术活动过程指技术学习、技术计划、技术运用、技术改造、技术开发、技术评价等。技术作用的发挥,除决定于技术本身的水平外,极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管理水平。没有完整的技术管理,先进的技术是难以充分发挥作用的。

2.2在技术管理过程中,存在技术交底不彻底,质量检验不标准,技术开发不积极等问题。技术交底不彻底使施工人员对施工仓号的构造特点、施工工艺、技术安全措施等方面了解不清,造成施工过程中出现突发事件时,无从下手,导致施工环节重复,甚至发生重大事故。质量检验不标准,无规范可循的话,对质量就会得过且过,最终造成质量事故。技术管理中技术开发很重要,在施工过程中一味因循守旧,紧抱旧技术不放,这种保守主义观念影响技术的发展,难以提高技术水平。不进则退,长此以往很难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2.3针对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首先要认识到:

(1)技术交底的目的是使参与施工的人员熟悉和了解所承担施工的仓号的特点、设计意图、技术要求、施工工艺和应注意的问题。因此,应建立技术交底责任制,并加强施工质量检验、监督和管理,从而提高质量。在技术交底时,不但要领会设计意图,还要贯彻上级技术领导的意图和要求,了解仓号的体形变化,有无特殊部位;钢筋、管路等的布设,应满足那些施工规范、规程及工艺标准;材料、设备的要求,有无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等等。

⑵对工程质量检验的方法可归纳为“看、摸、敲、照、靠、吊、量、套”八个字,应用这些方法,严格依照施工技术规范及质量标准来检验,建立健全质量检测机构和质量管理机构,健全检验制度,还要提高质检人员的素质,增强责任心、任务感,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⑶对于技术革新与改造,在许多工程施工中都很注重,技术改造围绕节约能源、降低材料消耗、提高质量、缩短工期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对工程施工起到积极作用。如:目前施工的三峡大坝砼工程中,在钢筋安装中钢筋连接技术,传统的工艺是搭接和焊接,为了提高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达到优质、高产、低耗的目的,钢筋连接中使用了带肋钢筋套筒连接技术。此项新技术与传统的焊接相比具有接头性能可靠,质量稳定,不受气候及焊工技术水平的影响,连接速度快,安全,无明火,不需大功率电源,可焊与不可焊钢筋均能连接等特点,大大提高了工效,节约了时间,降低了人力、物力的消耗。在模板工程施工中,采用了多卡大模板,它与传统的模板相比,具有周转次数多,一次性提升安拆快,砼面整体性好等特点,可提高工效,减少砼面缺陷处理,缩短工序施工工期。另外在小钢模施工中,接安螺栓的使用,使螺杆可拆卸,重复利用,后期处理简单,节约材料。这些技术由于上述优点迅速在三峡工程中得到了推广使用。

全部回复(3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dym5302
    dym5302 沙发
    好东西,谢谢分享,支持`````
    2007-11-24 10:06:24

    回复 举报
    赞同0
  • zxeti002
    zxeti002 板凳
    4、成本管理是手段

    4.1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企业生存和发展依靠竞争,而竞争依靠企业的良好信誉,企业的信誉哪里来,重要的一条就是投标单位的经济实力。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每一个中标工程都需要加强管理才能取得利润,砼工程量的多少,质量的优劣,工时、机械台时的利用,资源、能源的消耗,资金周转的快慢等等,都会直接地或间接地在成本中反映,运用成本管理这个手段,就可以对上述这些方面起组织和促进作用,因此,必须在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中,实行科学的、全面的、综合的成本管理。成本管理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及成本分析和考核。成本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成本控制,就是在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中,通过对工程成本形成的预防、监督和及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使施工成本费用被控制在成本计划范围内,以实现降低成本的目标。

    4.2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发生成本控制不严现象。成本控制不严,将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即使干出很多的工程量,成本居高不下,还是无效益而言。

    4.3对施工中存在的成本控制不严格的现象,要做好事前控制,首先进行成本预测,成本预测就是在某项工程开始之前,对该工程全面进行成本预算。成本预测的目的是确定降低成本的目标,即确定成本降低率,为编制降低成本计划确定方向。然后分析和研究降低成本的途径。如正确选择施工方案,合理组织施工,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工时消耗,应重点抓住提高技术水平、组织水平、管理水平,开展劳动竞赛等重点环节,减少材料、物资消耗,提高设备利用率、完好率,节约机械费用,精打细算、量入为出、节约施工管理费,保证施工质量,减少返工损失等途径。降低成本途径是多方面的,必须充分发动群众,开发集体智慧,挖掘潜力,寻求降低成本途径。根据确定的成本目标确定计划期内工程的成本,需要抓好定额管理。就是在施工中,设立记工岗位,对各部位完成任务量,投入的人工、材料、机械进行全面考核,对照定额一一记载,根据工程单价对各部门单独核算,化小核算单位。

    现在三峡大坝承担左岸厂房坝段砼浇筑的青云公司就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为提高工效,真正体现多劳多得的原则,实行定额用工制度,并将定额用工核算至班组,由班组核算至个人,实现按劳取酬的分配办法,用工工单由统计员、班组长、中队长三方签字后生效。班组严格按内部定额标准,对个人根据其完成工作量、材料使用情况、出勤率、工作态度及技术水平来核定定额用工及零星用工。核定的工日数,做为职工发放工资的依据。此定额用工制度的实行,使每个职工真正认识到自己每班完成的任务量能创造多少价值,多劳就多得,而在创产值的同时,不注重质量、材料、机械、安全等因素,也不会创造效益。让每个职工都能自觉地增强施工前的计划意识,施工中的成本意识和效益观念,用多少材料,如何使用机械,每一道工序做到心中有数,达到增产节约,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在砼施工管理中,计划、技术、质量、成本管理之间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无论加强那一方面的管理都会最终归结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上来。如在砼施工接缝灌浆预埋件预埋中,传统的方法是埋管法,耗用钢材多,费用较高,而采用新工艺塑料拔管法,材料费仅为埋管法的10%左右。又如在砼单仓施工中,施工缝处理是必不可少的,传统方法是人工凿毛,平均每人每班凿2平米,新工艺为高压冲毛,每分钟可冲毛一平米以上,比人工工效可提高15倍以上,且操作无粉尘,砼损耗小。由以上几例可以看出成本的控制离不开技术和质量的管理,只有加强整体施工管理,才会有经济效益。

    目标制定了关键在于计划,计划制定了关键在于执行,执行过程中技术、质量、成本的管理尤为重要,建立完善的经营管理制度,各项管理要有科学性、可操作性、有连续性,不能出现断层,更不能半途而废,这样,才能在大坝砼施工中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缩短工期,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006-08-12 17:28:12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水利工程设计

返回版块

28.25 万条内容 · 342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面对洪灾 水坝建得多还是少?

水坝、水库、水电站的重要功能就是要拦蓄洪水,调节天然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矛盾。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城市,即使下了非常大的雨,却都不会遭受灾害。这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受到了已建水坝、水库、水电站和其它水利工程的保护。那些超过了水坝的保护能力之外,意外遭受灾害的情况,重要原因之一还是由于我国的水库目前建得还太少、太小,远不能满足调节水资源的需要(目前,我国的人均水库蓄水能力与美国相差100多倍)。因此,我们国家还面临着艰巨的水利水电建设开发任务。与我们的调节水资源、抵御灾害的能力相比较,我们国家的水坝、水库、水电站,决不是建的太多了,而是还远远不够。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