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施工技术 \ 工程项目管理 \ 谁来为建筑工程保险

谁来为建筑工程保险

发布于:2006-08-09 14:34:09 来自:施工技术/工程项目管理 [复制转发]
转型期的中国建筑业正处于一个信用缺失的尴尬年代。2005年前三季度全国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005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7%,完成竣工产值9499亿元,增长18.2%,在GDP的贡献中,建筑业的比重越来越大。然而建筑规模的迅速扩大,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应用,同时加大了建设工程的风险。繁荣的建筑市场背后所隐藏的混乱无序,也提供了劣质工程滋生的温床。

全国近4000多亿的拖欠工程款,以及屡见报端的工程质量问题,拷问着我国建筑市场的信用体系。与此同时,建设规模还在日益加大。1998——2003年间,1.2亿的年均建设面积更让兵临城下的国外企业心痒难耐。众多的迹象表明:传统的管理和控制体系已远远不能适应当下建筑市场的迅猛发展。用经济手段解决建筑领域内的信用缺失问题已刻不容缓。工程保证担保便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力手段和长效机制之一。

继长安与国家大剧院合作之后,2004年华远地产首次将工程担保引入地产项目的做法与实效,再次有力证明了工程担保的作用与威力。长安和华远的尝试只是建筑市场的冰山一角。更多的建筑工程还“没上保险”。

通过本刊的这篇特别报道,我们希望唤醒更多人对工程担保重要性的认识,并且在今后推进我国工程担保制的队伍中,不仅仅只有长安和华远的身影。用长安保证担保公司总裁刘智的话说:用自律来救己,用他律来救市。这也是现阶段中国每位建造师的责任。唯如此,中国建筑市场才可更快地走向健康、有序。

1998年9月,长江防护堤塌陷,朱 基怒批:豆腐渣工程,王八蛋工程!
2001年2月,北京巨人大厦烂尾楼收购,史玉柱:巨人大厦哪儿象是办企业人建的?更象幼儿园一群人在那里拍板。

2004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建总公司党组书记张青林:全国工程款拖欠高达3800亿元!拖欠工程款问题急需解决!

似乎所有的困惑都围绕着建筑工程。人们不禁要问:作为建筑大国,我们的建筑工程怎么了?
一位美国人的惊讶也许恰好点了题:中国9000多个亿的建筑工程量,却没有一套完整的信用保障体系,这简直太可怕了!不过还是有人勇于破题……

全部回复(1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jswgq-55
    jswgq-55 沙发
    担保在国外
    世界目前有35亿美元的担保市场,其中三分之二集中在美国。ACSTAR保险公司总裁Henry W. Nozko说,工程担保的核心作用,就是确保履约,把楼建完。

    两千多年前,地中海地区有一位博学的历史学家赫多图斯(Herdotus),他提出的在合同文本中加入第三人保证条款的概念成为工程担保可以追溯的最早渊源。1894年美国联邦政府把自赫多图斯起推行开来的个人担保取缔,换之以更科学有效的公共保证担保。同年,明确要求所有公共工程必须得到保证担保的《赫德法案》生效。

    为最大限度免除政府责任和保护公共利益,1935年8月24日,美国国会以《米勒法案》取代了《赫德法案》,在赫德法案的基础上淡化了留置索赔,增加了承包商付款担保。《米勒法案》经过多次修订之后,成为美国现行的保证担保业的法规。而最新于上世纪末修订的《米勒法案》规定,联邦政府10万美元以上任何建筑或公共工程的施工、改造、维修,签约前承包商都必须同时提交一份履约担保和一份付款担保。

    与我国担保业状况不同,美式担保的总保额高达合同价的200%,但没有反担保。美国担保市场主体普遍认为,反担保造成资产积压,并降低了承包商的财力和履约能力,甚至使本来合乎资格的承包商变成不合资格,对建筑业的发展极其不利。未能通过担保审查的承包商可能会提出以股东或第三方资产作为反担保,以提高其财力和信用额度,力求获得担保,但担保人会大幅度提高保费。如果以自有资产反担保,这就使本来不合资格的承包商变得更加不合资格,并损害了现有工程担保人的潜在利益。

    事实证明,工程担保在确保合同双方履约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美国佛罗里达州一座耗资1250万的桥梁工程由于通货膨胀,致使承包商失去了预计利润且引起了工程成本超过了中标价的情况,而当工程完成了95%的时候工程土桩破裂,国家高速公路指挥部门不再向承包商支付包括一大笔应付金额的资金,使得承包商欠下材料供应商和分包商大笔应付款从而面临破产困境。担保公司经过调查后向承包商支付了130万美元的保金,从而使整个工程恢复正常并按时完工。

    ACSTAR保险公司总裁Henry W. Nozko说:“工程担保的核心作用,就是确保履约,把楼建完。”与此同时,担保公司为了预防担保损失,不仅要掌握客户的大量资料,还要掌握各种调查公司提供的排名、信用等级、分析报告等资料,并要对承包商进行详尽调查,全面评估其综合素质、信用状况以及盈利能力、债务承受能力、举债经营能力等指标,从而做出正确的承保决策。而一个承包商如果能够获得担保资格,就表明它已经很“了不起”的达到了独立第三方非常苛刻的审查条件和评价标准。

    近年来,由于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其国内建筑市场的不断繁荣,工程担保市场的“蛋糕”越做越大。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有大约35亿美元的担保市场,其中三分之二集中在美国。承包商的数量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扩大而急剧增加,信用品质却加速下滑。过去十年中,美国的工程担保业发生了戏剧性变化。

    据Grant Thornton LLP公司分别于1996年和2005年所作的调查报告显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承包商往往不用花费多大气力也不用受到多少限制就能够轻易获得担保。然而今天,由于上世纪末保险业政策改革以及911之后所经历的经济萧条,使得担保市场的形势而发生了很大变化。结果是:在严格的政策和标准限制下,担保费高涨,市场紧缩。

    该公司在2005年的调查结果表明,15%被调查的担保公司都经历过“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工程担保公司几乎大半(64%)都说这是个“微利行业”,主要因为他们今天所面对的承包商也大多面临糟糕的财务状况和较差的信誉品质。49%的担保公司都认为目前他们的承包商客户越来越难获得担保信用了,这个数字在1996年只有14%。而美国担保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也表明,最近几年美国担保公司普遍面临高赔付和高风险。

    美国最大的担保公司CNA公司总裁兼CEO John Welch说,“过去几年在世界范围内,承包商公司的信用体系都有明显恶化,CNA公司的业绩也因此受到了相当程度的影响。”

    然而即便这样,这家公司在过去一年中也取得了非凡业绩。2006年5月1日,CNA公司在芝加哥发布了第一财季的财务报告。截至到2006年3月31日,CNA公司的季度净收入达到1800万美元,每股盈利0.41美元,而去年同期的数值则分别是1410万美元和0.33美元。

    2006-08-09 14:38:09

    回复 举报
    赞同0
  • jswgq-55
    jswgq-55 板凳
    从战略高度推行担保

    ■梁宝忠 中国工程担保专家委员会秘书长
    担保是国际潜规则,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商品社会最能体现利益和金钱的关系,担保是商品和法制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系统化的产物。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有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出现,这就需要信誉的支撑。与此同时,信息不对称本身也是一个商机。中介(担保机构等)应运而生,来承担双方转嫁的风险。担保机构的产品就是经营信誉,信誉好就容易得到认同。

    国外的担保机构建立了100多年,美国工程担保已有70到80年的历史。美国工程担保建立之初与中国的行业现状相似。西方国家注重规则,注重行会行业管理,有健全的行会管理体系以及中小企业的投资担保体系。就美国而言,工程担保体系发展起来之后,保证了甲乙双方的利益。

    最早建立担保体系的是欧洲。有政策性担保、工程履约担保等等。欧洲与美国不同:欧洲的担保由银行做,而美国是由担保机构来做。不论是谁做,他们的体系都已比较完善。未来20年,中国的发展趋势仍将很强劲。在大形势的影响下,建筑市场不断发展,但问题也暴露出来了:建筑市场缺乏信誉支撑体。于是,顺应市场的需求,担保机构产生了。

    中国第一家担保机构成立于1993年(国家财政部和国家经贸委联合成立的中国经济技术投资担保公司),那时实行金融管制,成立担保公司还需要央行的支持。到1998年,金融管制取消了,全国几十万家中小企业发展起来,但没人从事融资担保行业,此后,事情发展到另一个极端,在金融管制取消之后,由于需求量大,全国呈井喷式发展了4000多家担保机构。但是,在这4000余家担保公司中,能够实现为中小企业做保证担保的不足1%。实现保证担保的前提是具有银行可以认可的信誉度。首创担保是这为数不多的能够实现保证担保的公司中的一员,现已累计担保达100个亿。

    目前中国担保体系的行业现状呈现出“散、小、水平参差不齐”的特征,这使得整个中国担保体系的运营没有章法可言。基于这样的现状(担保公司信誉度不高,无法实现融资担保),担保公司都“扑向”工程担保,而工程担保没有行业管理,行业准入的相关规定,这就使工程担保出现混乱的局面,担保没有实质性内容,风险并没有被化解。一些小的担保公司注册后就将注册资金抽走,是“壳公司”。这样的担保机构,第一,资金没有到位,没有真正的抗风险能力;第二,在这个低起点上无序竞争,把工程担保的概念吵乱了。照此下去,建筑市场越搞越乱,甲乙双方的权益都保证不了。

    建造师是全方位、复合型的人才,在建造工程的过程中必须有良好的信用作为支撑。担保就是实现良好信用的一种手段。

    我们应该学习西方国家的战略理念和在宏观上驾驭全局的逻辑思维能力。西方经验对我们很有借鉴意义。中国建筑市场要高效有序地发展就必须把担保提升到战略的高度,建立严密的法律规则体系,推动行业的发展。

    政府在担保制度规范化的问题上已经作了多方面的工作。配合北京市建委,目前工程担保专家委员会在研究两个课题:一是对担保机构的资信能力进行评级;二是建筑市场法律体系的建立。我们也有相应的工作:第一是实行担保机构资信评级;第二是通过备案制对所有保函统一备案,这有助于杜绝中途撤保问题的发生;第三是建立信息系统,公开担保机构的排行榜,对差的公司末位淘汰。相信将来这一套管理体系的推广,能最终使全行业统一认识,形成统一规则。

    2006-08-09 14:38:09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工程项目管理

返回版块

4.63 万条内容 · 463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投资方对建设项目造价的合理控制

建设项目投资的有效控制是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投资方在控制工程造价过程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如何合理确定和控制工程造价,把建设投资的发生控制在批准的限额内并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保证项目投资目标的实现,是投资方的目的和任务。   一、建设项目决策阶段的投资控制   项目的立项决策,是项目建设的开始阶段,是投资方进行全过程投资控制最为关键的阶段。首先是决策阶段,决策阶段虽然所需花费的资金不多,但对项目投资费用所造成的影响却能占到70 %;决策阶段对投资费用所造成的影响是最大的,因而是关注的焦点。在项目的决策阶段,合理地确定建设地点、建设规模,科学地确定建设标准,严密地进行可行性研究,对拟建工程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可行、经济上是否合理有利、环境上是否允许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论证,进行多方案优选,做好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的编制与审查,经审查批准后,即可作为建设项目总投资的计划控制额,施工期间不得任意突破,使其真正起到决策和控制作用。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