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站务休闲 \ 闲聊茶吧 \ 盘点放弃大都市的10个理由

盘点放弃大都市的10个理由

发布于:2011-11-02 17:52:02 来自:站务休闲/闲聊茶吧 [复制转发]
给我生活 地方随便

  放弃北上广的N个理由

  你属哪座城?你的青春要在哪里度过?

  大都市闪闪发光,机会多,压力大,不一定为你而备。

  你在大都市奋斗,突围。你怀抱梦想而来,陷于庸常之中。你成为蚁族,成为房奴而不得。你在职场劳心劳力,有工作,却没有生活。你与疾病、坏感情、高房价狭路相逢。你时常迷失自我。你与自己期许的生活,很远。

  要生活,还是要大都市?其实你可以有多项选择的。中国二线城市的活力,藏于185个超过50万人口的中国城市中。

  一线城市是现货,二线城市是期货;一线城市有优越感,二线城市有归属感;一线城市胜在GDP,二线城市胜在CPI;一线城市适合小众者,二线城市适合生活家;一线城市是“飘之城”,二线城市是“一生之城”。

  世界这么大,心安即是家。“给我生活,地方随便”。

  放弃北上广的10个理由

  有人离开是人性和城市的双赢

  没人需要逃离北上广的悲情,却需要深思熟虑的放弃。有人离开北上广,是人性和城市的双赢——皆因有的人不该止步于大城市,正如有的城不该成为大城市。

  文/黄俊杰

  世界上有另外一个你——这个你有一辆最新款的私家车,不担心堵车也不担心停车;这个你房子阳台朝南,不担心房价也不考虑买第二套;这个你不是文艺青年、不喝瓶装水、按时吃饭、周末陪伴父母、从不租赁任何东西、不搞异地恋。这个你是慢生活的信徒,达到的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境界。

  可惜这个你,与现实背道而驰——你长达10年的青春租住在30平方米的小房子里、每天用2个小时通勤、一年未回家看望父母、只有泛泛之交没有知己、把互联网当你的精神慰藉。你习惯性对城市抱怨,每天忙于在上班时间偷菜,你坚信自己不过在等待机会,直至青春用完,才惊觉人生的路越走越窄。

  一切从你选择留在中国最发达的城市开始。社会学家郑也夫说人生不外乎在追求三种状态:舒服、刺激、牛B。其实也是一道城市选择题:皆因年轻的你,爱冒险胜过爱安逸,爱牛B胜过爱舒服,自愿进入人生愿境最诱人、生存逻辑又最残酷的一线城市。这是一笔风险投资:100个梦想家踏入人才济济的这个江湖,总有99个发现“牛B”不过是一场泡沫。

  “逃离北上广”代表后悔者成为社会流行语。白领返乡潮与民工返乡潮同时发生,你突然发现白领和民工原来是同一回事。房价被视为罪魁祸首,北京的出租屋有胶囊公寓,深圳的“出租屋”有住人集装箱——当住在集装箱里的蚁族不是小说而是现实,这个社会就有了一种荒诞的喜感。

  作为工作狂,你突然明白,为了事业的前途,抛弃生活的前途并无价值,你需要的不仅是经历的成长和工资的成长,还有生活的成长;作为梦想家,你突然明白,到二线城市去的不一定是失败者,也可能是独具慧眼的野心家。

  不是每个人都不适合一线城市,正如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二线城市。重拾你的生活,需要的不是逃离北上广的悲情,而是深思熟虑的放弃——一线城市不会因失败者的离开而受损,你终须明白,放弃北上广只是你的个人选择,不仅在选择让生活出现一个拐点,还在选择一个别人看不见的机会、选择一个最适合下一代的城市出身。

  在诸多理由之中,唯独将“逃离”视为悲剧是错误的表述——有人离开,是人性和城市的双赢。有的人不该止步于大城市,退一步生活就海阔天空;有的城不该成为大城市,因为全世界最快乐、最幸福的城市,往往不是大城市。

  对你而言,你内心产生的纠结与选择,形成了10个转身离开的理由——这个过程,对一个人而言是寻找自我的过程;对你即将离开或即将前往的那一座城市而言,是建立个性、寻找人性的过程。

  一线城市是江湖,二线城市是道场

  北京举办过奥运、上海正在世博、广州马上迎来亚运,北上广与世界同步,你却因未能与它们同步而痛苦。北上广靠高房价获取红利、靠户口高门槛集聚精英,靠高物价挤掉流动人口,强者云集又暗藏经济危机、情感危机、人际危机,是冷漠江湖;二线城市往往靠宜居突围,陆续决出人性化生活的单项冠军:昆明以气候闻名,天天是春天;长沙以快乐闻名,以夜场、超女与芒果台形成吸引力;成都以安逸闻名,赏一次桃花动不动就10万人同往——在物欲时代,一线城市对你而言是主战场;当成功成为一种毒药,二线城市则是你寻找自我救赎的心灵道场。

  一线城市是现货,二线城市是期货

  全球化品牌早已抢滩二线城市,网络世界消灭了信息不对称,都市圈让一线城市与二线城市成为生活共同体,地方传媒开始意识觉醒,地产巨头已将目光移到二线城市——到一线去争的是空间,到二线去争的是时间。挑好一个正值上升期的二线城市,考验的是着眼未来的视野和以时间换空间的大智慧。要在工作与生活中寻找中庸之道,就去找你内心的“1.5线城市”,毕竟它们能在你有生之年变成一线城市。

  一线城市拼的是智商,二线城市拼的是情商

  普遍的一个观点是:一线城市机会多又相对公平,二线城市潜规则多又讲人际关系。但不要忽略,一线城市的机会可能是虚假机会,公平可能是虚假公平——你以为到了北京更容易名扬四海,其实只是名扬小圈子;你自以为拥有上海的高薪水,一年所余依旧买不起一平方米的房子。所有城市皆有潜规则,整个中国都是熟人社会,但没有一个城市的所有机会能被同时屏蔽。不妨反过来看,一线城市在拼智商,二线城市在拼情商。问题只剩下一个,就是你的情商是否高于智商。

  一线城市有文化,二线城市有闲情

  《广告大观》的调查证实过这一结论:在一线城市,75%的人傍晚6点至8点吃晚饭;在二三线城市,70%的人下午5点至7点去晚餐。一线城市有白领文化,但白领没有太多时间去享受——如果你每天花费2小时在交通上,1年算下来要用去30天;二线城市没有艺术电影院和话剧小剧场,唯独有很多吃饭比你早、睡觉比你晚的闲情逸致。

  一线城市有优越感,二线城市有归属感

  城市是一种出身。河北燕郊小区外竖着偌大广告牌:“没有户口,怎么上好学校!”购买房子的人祈祷的是燕郊纳入北京,从此有个北京户口。北上广的户口人人都知矜贵,所以早针对你设下城市门槛——你说你属于这座大城市,却没有这座城市的户口;你说你拥有这座城市的房子,其实距离市中心20公里;你说你在这个城市创造了人生价值,其实存款还不如二线城市的公务员。收紧的一线城市能给予你优越感,宽松的二线城市却能创造属于你的归属感。

  

全部回复(6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xue_zhongquan
    xue_zhongquan 沙发
    2011-11-22 13:36:22

    回复 举报
    赞同0
  • 结构老萌新
    其实也不尽然,个人追求,你认为一文不值的,别人看来是无价之宝
    你认为白白浪费时间,别人看来恰是合理利用
    随自己的心,借个人的能力,心在哪,哪就是家
    2011-11-03 14:17:03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闲聊茶吧

返回版块

114.55 万条内容 · 19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听高文安谈设计

今夜无法入睡,酒喝多了。网上看到这篇文章,还是不错,分享下,顺便传104张自己以前收集的高文安大师的作品。嘻嘻 - 欢迎转载 ----- Brooke Chen整理高文安是香港第一位由建筑师转行做室内设计师的。在近30年的室内设计生涯里, 高文安设计了超过1000个室内设计项目,被誉为“香港室内设计之父”。/ @; i# }; ^, C高文安谈设计,首先强调的是服务意识,他说作为一名出色的室内设计师,先决条件并不是对审美要有独到的眼光,而是对客人的起居饮食和个性先要有浓厚的兴趣,并在极短的时间内了解客人的喜好、品位和生活习惯,体会他们真实的需求。他认为,设计师应顺应业主的需要,客人住在的那个空间,是他的世界,设计一定程度上是满足客人的要求,这个项目不一定很艺术,很有特点,但项目一定是从服务中诠释出来的,让客人花钱买回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不是设计师想要的东西,勉强别人接受设计一定是不行的,设计要符合使用者的情绪。设计过程是通过设计师的人生经验了解客人的要求,他们对人生的希望,以设计帮他们达到理想。外面流行什么设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了解你服务的这个人的要求,了解他的追求,在所设计的空间里弥补客户考虑的不周之处,在实际中帮他们找到某种平衡。室内设计工作着可以比喻为做衣服的裁缝,每一个人的体形、高矮肥瘦、美的标准都不一样,首先是如何作到衣服合身舒适,其次是如何把客人所喜爱的样式,颜色衬托起来,使其外表看起来更美观大方。所谓美的标准,并非设计师本人对审美的看法,而是客人眼中对美的看法。接受客人委托的一份室内设计工程后,首先到其居所仔细观察,例如家具陈设、地方及空间使用主题。有些客人特别注重厨房;某些人特别喜爱浴室;女主人所需放衣物鞋帽的空间,越是细微之处,越要留意紧记于脑海中。高文安认为任何的设计,如果客人有不满的地方,都只能归咎于设计师没有彻底了解客人的需要,顾客永远是对的,尤其是,要完成的室内装修工程并非是设计师享用的,顾客才是真正的主人,并且要长时间生活在该环境中,设计师自然要做到让主人认为实用、美观、舒适为止。高文安以这样的设计指导思想,赢得了许多私人客户。在香港居然有这样一种说法:经高文安设计的住宅,没有一对夫妇是离婚的。高文安认为,设计绝对是商业行为。一个客人租下铺面,他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能挣钱,因而速度成为很重要的因素。这需要设计师理性地去考量各方面环节:设计、施工、监理等。如果一味地强调设计的艺术,在目前的商业社会中显然是不可行的。高先生对待商业项目一定以其商业用途为最重要,他虽然也会在设计中放一些如纯感性的东西,但一定不会本末倒置。他说:“有很多人看我,认为我的设计没有什么特长,这可能是我的风格,我从这种平淡中,寻找一点惊艳。一般人不可能每分、每秒都讲艺术,没人要求吃一顿饭、喝一杯茶,都要强调在艺术的氛围内。但若客人从我的设计空间内得到一点感受已足矣。”$ @ w. i- p* k- P& Y8 j% o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