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建筑资料库 \ PKPM08 版考虑楼梯的计算方案

PKPM08 版考虑楼梯的计算方案

发布于:2011-10-30 15:10:30 来自:建筑设计/建筑资料库 [复制转发]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 局部修订版)第3.6.6.1 条规定计算模型的建立、必要的简化计算与处理,应符合结构的实际工作状况;计算中应考虑楼梯构件的影响。”条文说明中指出考虑到楼梯的梯板等具有斜撑的受力状态,对结构的整体刚度有较明显的影响。建议在结构计算中予以适当考虑。”
为了适应新的抗震规范要求,PKPM08 版给出了计算中考虑楼梯影响的解决方案:在PMCAD 的模型输入中输入楼梯, 在四边形房间输入二跑或对折的三跑、四跑楼梯。程序可自动将楼梯转化成折梁,此后接力SATWE 等的结构计算即包含了楼梯构件的影响。模型输入退出时可由用户选择是否将楼梯转化为折梁到模型中,如用户选择此项,则程序将已建好的模型拷入工作子目录下的lt子目录,并自动将每一跑楼梯板和其上、下相连的平台板转化成一段折梁,在中间休息平台处增设250×500mm 层间梁。二跑楼梯的第一跑下接于下层的框架梁,上接中间平台梁,第二跑下接中间平台梁,上接于本层的框架梁。
原有工作子目录中的模型将不考虑模型中的楼梯布置的作用,其计算与往常相同。而在lt子目录下的模型中,楼梯已转化为折梁杆件,该模型可由用户进一步修改。在lt 子目录下做SATWE 等的结构计算,此时的计算以考虑楼梯的作用。
1 楼梯输入
在PMCAD 主菜单一的结构建模中输入楼梯,楼梯建模应在楼层组装后完成,因为此时各楼层的层高已经确定,只有层高确定之后,各楼梯跑才能正确布置。
在【楼层定义】菜单下增设【楼梯布置】子菜单,在【楼梯布置】菜单下有三个子菜单,分别为【楼梯布置】、【楼梯删除】、【层间复制】。
楼梯建模步骤如下:
1)点击【楼梯布置】菜单,选择需布置楼梯的四边形房间(目前程序只能选择四边形房间);
2)点击鼠标右键,程序弹出图1 所示对话框,对话框右上角显示楼梯的预览图,程序根据房间宽度自动计算梯板宽度初值,用户可修改楼梯定义参数。点击【确定】按钮完成 梯定义与布置,如图2 所示。
目前程序可布置两跑和对折的三跑、四跑板式楼梯。修改楼梯时,要先用【楼梯删除】菜单将该房间的楼梯删除再重新布置。可用【层间复制】菜单将本层楼梯复制到其它层,要求复制楼梯的各层层高相同,且必须布置了和上跑梯板相接的杆件。
在退出PMCAD 程序时,程序将弹出图3所示对话框,最上面有一个楼梯自动转换为梁 (数据在lt目录下)”选项。勾选该项,则程序在当前工程目录下生成以lt 命名的文件夹,该文件夹中保存着将楼梯转换为宽扁折梁后的模型。如果用户要考虑楼梯参与结构整体分析,则需将工程目录指向该lt 目录重新进行计算;如果不勾选,则程序不生成lt 文件夹,平面图中的楼梯只是一个显示,不参与结构整体分析。生成 梯模型数据时,程序自动将每一跑楼梯用三段宽扁梁模拟,下段为模拟下平台的水平梁,中间为模拟梯板的斜梁,上段为模拟上部平台的水平梁,三段梁的宽度均取楼梯板宽度。程序在中间休息平台处自动增设一根250×500mm 的层间梁,以传接折梁到两端柱上。
3 结构计算
考虑楼梯作用的结构计算时一定要把工作目录指向原来工作目录下级的LT 子目录。
由于 梯的布置与数据生成是在PMCAD 中完成,SATWE、TAT、PMSAP 等计算程序接力的是已将楼梯转化成斜梁折梁杆件的三维模型,计算软件一般不用再作什么特别的设置,直接计算即可。需要注意的是,程序给出的楼梯计算模型主要考虑 梯对结构整体的影响,对于 梯构件本身的设计,用户应使用专门的 梯设计软件LTCAD 完成。
4 小结
在定义与布置梯时宜注意以下几点:
1)最好在进行完 层组装后再进行 梯布置,这样程序能自动计算出踏步高度与数量,便于建模。
2) 梯间宜将板厚设为0,不宜开全房间洞。因为考虑楼梯作用的计算模型是专门生成在lt 目录下的,当前工作子目录的模型计算时不会考虑 梯,计算模型和没有 梯布置的模型完全相同。以前对楼梯荷载通常的做法是将其换算成 面荷载布置到 梯间,并将 梯间处板厚设为0。这样做可延续先前的计算方法。
3)转换 梯后的计算模型将 梯间处原1 个房间划分为3 个房间,且原有房间的板厚、恒活荷载等信息丢失,如果对这部分生成 板则程序对这三个房间的板厚、恒活荷载取为本层统一的输入值。需要时用户应手工修改。
4 )为了解决底层楼梯嵌固问题,程序在底层梁 增加了一个支撑。
5)退出PMCAD 时要勾选楼梯自动转换为梁 (数据在LT 目录下)”选项,这样程序才能在LT 文件夹中生成模型数据。如果已经将目录指向了LT 目录,则在退出PMCAD 时不要勾选该选项。
6)LT 目录下包含了原有的模型和楼梯转换成斜梁的模型,用户可以对该模型进一步修改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人民对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各个行业的生产工艺的需要,中央空调已成为现代建筑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中央空调能够改善和提高人们的生活和健康水平,改善生产车间的温、湿度。可是,对于中央空调的选择却有各种不同的想法与意见。就此问题做出如下说明:中央空调与分体空调相比较具有各种不同的优缺点。
  〈1〉中央空调的空调效果优于分体空调
  中央空调可做到均有管道式空调送回风口或风机盘管送回风口。现以总制冷量1160KW工程为例;中央空调可使每个房间(诸如餐厅、宴会厅、多功能厅、写字间、客房、门厅、康乐中心各房间、办公室、KTV歌舞厅、声光控制室和卫生间等)均实现夏季供冷、冬季供暖和春秋季通风换气的全年性空调效果。
  如要达到与中央空调同等冷量的效果,分体空调方案则须购置11.6KW(1×104kcal/h)分体空调机100台,或购置2.9KW(0.25×104kcal/h)分体空调机400台,采用分体空调只能夏季供冷,而冬季供暖则须另外设置供暖系统。即使这样也难确保每个房间均能装上分体空调机,因分体空调机的室内机与室外机的连管一般为3m长,最长为5m,有些房间由于条件所限,室内外机安装距离难以确保小于5m,如大于5m分体空调机的效果就不是很好了。
  〈2〉中央空调能保证向房间输送新风,使房间始终保持空气清新、卫生
  但分体空调无法送入新风,故难以确保空调房间空气的新鲜度;而如果通过开门、窗通风换气,则冷量就会大量损失,这不仅影响房间温度,而且浪费了能源。
  〈3〉中央空调投资低于分体空调
  如制冷量1160KW中央空调的制冷空调设备总投资约为380万元,而同等冷量的分体空调的投资费为400台*10000元/台=400万元。如中央空调的制冷站土建费粗估为10万元,则中央空调的土建与设备总投资为390万元;如分体空调粗估冬季供暖设备费为40万元,则分体空调实现夏供冷、冬供热的设备总投资为440万元,可见中央空调投资费仍低于分体空调加供热系统的投资费。
  〈4〉中央空调运行管理灵活方便,且运行费用低于分体空调
  中央空调制冷站可直接控制制冷机的开停时间和冷量大小,可根据气候变化进行调整,以节约运行电费。而分体空调如制冷量大于58KW时,其运行电费就大于中央空调,而且难以进行各分散房间的统一控制。
  〈5〉中央空调故障少好维修
  中央空调无论是空调机组和送回风道系统,还是房间风机盘管和新风系统,均不易发生故障,而制冷设备则设在制冷站内,便于维修。但分体空调的分体空调器遍布在各处,制冷压缩机不仅数量多而且多数悬挂于外墙上,出了故障很难一一去维修好。
  〈6〉中央空调寿命长
  分体空调如为公用,一般3~5年就须换新机,而中央空调设备则可用8~15年。
  〈7〉中央空调噪声小于分体空调
  中央空调可加装各种消声装置降低噪声,而分体空调如采用窗式空调器,则难以实现降噪措施。
  〈8〉中央空调可与装修施工密切配合实现豪华、明快之效果
  中央空调管路和设备均可隐蔽在吊顶内,使不同功能的房间的装修做到各种造型的布局,实现现代建筑高档装修的特殊效果,给人以高雅、豪华、明快、舒适之美感。但分体空调的风冷式室外机须零散的悬挂在外墙上或装于室外地面上,影响外装修效果,而室内机则须挂在内墙上或安放在地面,又占用了室内空间,这无形中减小了房间的使用面积。
  〈9〉分体空调的凝结水不易处理好
  以上为中央空调与分体空调的部分优缺点的对比,此为大、中型中央空调的优点,若为家庭型使用则需另加考虑。
转自土木工程网
  〈1〉中央空调的空调效果优于分体空调
  中央空调可做到均有管道式空调送回风口或风机盘管送回风口。现以总制冷量1160KW工程为例;中央空调可使每个房间(诸如餐厅、宴会厅、多功能厅、写字间、客房、门厅、康乐中心各房间、办公室、KTV歌舞厅、声光控制室和卫生间等)均实现夏季供冷、冬季供暖和春秋季通风换气的全年性空调效果。
  如要达到与中央空调同等冷量的效果,分体空调方案则须购置11.6KW(1×104kcal/h)分体空调机100台,或购置2.9KW(0.25×104kcal/h)分体空调机400台,采用分体空调只能夏季供冷,而冬季供暖则须另外设置供暖系统。即使这样也难确保每个房间均能装上分体空调机,因分体空调机的室内机与室外机的连管一般为3m长,最长为5m,有些房间由于条件所限,室内外机安装距离难以确保小于5m,如大于5m分体空调机的效果就不是很好了。
  〈2〉中央空调能保证向房间输送新风,使房间始终保持空气清新、卫生
  但分体空调无法送入新风,故难以确保空调房间空气的新鲜度;而如果通过开门、窗通风换气,则冷量就会大量损失,这不仅影响房间温度,而且浪费了能源。
  〈3〉中央空调投资低于分体空调
  如制冷量1160KW中央空调的制冷空调设备总投资约为380万元,而同等冷量的分体空调的投资费为400台*10000元/台=400万元。如中央空调的制冷站土建费粗估为10万元,则中央空调的土建与设备总投资为390万元;如分体空调粗估冬季供暖设备费为40万元,则分体空调实现夏供冷、冬供热的设备总投资为440万元,可见中央空调投资费仍低于分体空调加供热系统的投资费。
  〈4〉中央空调运行管理灵活方便,且运行费用低于分体空调
  中央空调制冷站可直接控制制冷机的开停时间和冷量大小,可根据气候变化进行调整,以节约运行电费。而分体空调如制冷量大于58KW时,其运行电费就大于中央空调,而且难以进行各分散房间的统一控制。
  〈5〉中央空调故障少好维修
  中央空调无论是空调机组和送回风道系统,还是房间风机盘管和新风系统,均不易发生故障,而制冷设备则设在制冷站内,便于维修。但分体空调的分体空调器遍布在各处,制冷压缩机不仅数量多而且多数悬挂于外墙上,出了故障很难一一去维修好。
  〈6〉中央空调寿命长
  分体空调如为公用,一般3~5年就须换新机,而中央空调设备则可用8~15年。
  〈7〉中央空调噪声小于分体空调
  中央空调可加装各种消声装置降低噪声,而分体空调如采用窗式空调器,则难以实现降噪措施。
  〈8〉中央空调可与装修施工密切配合实现豪华、明快之效果
  中央空调管路和设备均可隐蔽在吊顶内,使不同功能的房间的装修做到各种造型的布局,实现现代建筑高档装修的特殊效果,给人以高雅、豪华、明快、舒适之美感。但分体空调的风冷式室外机须零散的悬挂在外墙上或装于室外地面上,影响外装修效果,而室内机则须挂在内墙上或安放在地面,又占用了室内空间,这无形中减小了房间的使用面积。
  〈9〉分体空调的凝结水不易处理好
  以上为中央空调与分体空调的部分优缺点的对比,此为大、中型中央空调的优点,若为家庭型使用则需另加考虑。
转自土木工程网 http://www.1358.cc

全部回复(6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ymwatcher
    ymwatcher 沙发
    很有价值的资料,谢谢楼主的奉献。。。
    2014-02-25 16:36:25

    回复 举报
    赞同0
  • ricky110122
    ricky110122 板凳
    沙发哟 呵呵 很好的东西 谢谢楼主的无私 先下来看看 好东西要大家分享
    2014-01-12 10:17:12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建筑资料库

返回版块

13.59 万条内容 · 18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建筑论文全集

论文简介: 这是一套建筑论文集,至于质量如何,希望网友下载后,给出客观的评价,也好给别人指导,我就不多做介绍了,只能告诉你这套资料很难得哦! 附件名:201110301319957869107.zip 文件大小:682K (升级VIP 如何赚取土木币)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