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06-07-28 19:18:28
来自:人才招聘/学生专栏
[复制转发]
[案例]“今天看来又没结果了。”上海某高校的应届毕业生小王同学一脸疲惫地说。从上学期就开始找工作,投简历、参加招聘会,成了他生活的“主旋律”。虽然面试了N次,但就业协议至今没有签下。
大学4年,除了修完了全部本专业的课程外,小王还选修了第二专业,并获得了学位;同时还拿到了英语六级、计算机二级证书。但是,如今同学们都找到工作,而在校期间品学兼优的小王同学却怎么也找不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这是怎么回事呢?
[分析]如今,像小王这样的大学毕业生不占少数。现实生活中,往往是老师、家长眼中的好学生、乖孩子,但他们找到好工作、甚至于一般工作的难度却很越大。归纳起来,他们具有相同的特征——特征一:选择工作的目标模糊,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
本案中的小王同学,所学专业是环境保护,由于不喜欢这一专业,所以他选修了第二专业——进出口贸易,本想凭着这第二专业找工作会容易些,但由于两个专业相关性太低,结果是向两个专业的工作岗位都投递了简历,却两方面都没有结果。
特征二:无明确人生价值观。
大学时光在宿舍、食堂、教学楼三点一线的生活中稍纵即逝,在濒于应对各类考试的煎熬中擦肩而过,从来也没有静下心来考虑过,人生的价值是什么,什么才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
特征三:缺乏对自身的了解。
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哪里?自己哪方面的能力比别人强?自己的性格特征又是什么?往往一团模糊。而对自身不了解的表现就是综合素质不高、个人修养偏低,面试时经常会出现回答问题前后矛盾的现象。同时也导致找工作时经常会用自己的短处去和别人的长处去竞争,其结果不难想象。
特征四:不了解当前人才市场的就业现状以及各行业用人的实际要求,对工作期望值过高。
这一点尤其多发生在像小王这样的好学生身上,由于被好学生的光环所笼罩,他们往往会产生一种自己总是比别人强的错觉,导致心浮气躁。当有用人单位抛出橄榄枝时,往往会以薪资太低等各种理由不能很好地把握机会。事实上,他们只是学习成绩好,并不能代表各方面的能力都比其他人好。
特征五,过于以自我为中心,不能适应工作岗位环境。
多数大学生认为凭借自己的名校学历、优异的考试成绩、名目繁多的各类证书就可以敲开企业的大门,就可以打动人事经理的芳心,实则不然,与优异的成绩和各类证书相比,企业更加看重的是大学生们吃苦耐劳的精神、踏踏实实的工作态度以及能够与企业共患难的品质。
那么,大学生们应如何重塑自我、提升价值呢?处于煎熬中的大学生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改变现状——
方法一:摆正心态,消除盲目,明确职业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去寻找工作。有些同学是有招聘会就去,看到招聘广告就投简历,这样把网织得过大、过密,其结果是网也破了、鱼也跑了,大鱼小鱼都捞不上来。
方法二:明确自身人生价值观以及性格、能力、兴趣爱好,结合教育背景,努力寻找两者的结合点,主动出击,到相关企业的网站去寻找招聘信息,有针对性地投递简历。
方法三:了解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人才市场的现状,知晓各行各业需要什么素质的人才,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实际工作能力,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这样工作自然会来找你。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顶~~~~~~~~~~~~~~~~~~~~~~~~~~~~~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