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站务休闲 \ 闲聊茶吧 \ 当年啊骗的520演说-zt

当年啊骗的520演说-zt

发布于:2006-07-27 17:03:27 来自:站务休闲/闲聊茶吧 [复制转发]
当年啊骗的520演说,现在看看也有点意思呢。

520演说
台湾总统陈水扁「为永续台湾奠基」就职演说全文为:

  各位友邦元首、使节及代表团、各位贵宾、亲爱的国人同胞:

  感谢来自海内外的各位贵宾,共同参与中华民国第十一任总统、副总统的就职大典。今天我们在这里所见证的,是台湾民主前进的脚步,也是两千三百万人民共同写下的一个难能可贵的故事。

  在此欢欣的国家庆典中,个人承受人民所赋予的庄严使命。此时此刻,在我的心中与脑海浮现的并不是华丽的赞词,而是更大的责任、更多的谦卑、更深的省思。

  在二十世纪的最後一年,台湾跨越了首次政党轮替的历史门槛,迈向民主发展的新里程。随着新旧世纪的交替,我们同时走过一段崎岖艰难的民主道路。在世纪首航的惊涛骇浪之中,旧有与新生并存、脆弱与坚强共生、危机与转机同在。

  对於华人社会以及其他的新兴民主国家而言,台湾的民主不仅是一个试炼、也是一个示范。西方的民主政治经过千锤百链才有今日的水准,身为年轻的民主国家,历经挫折磨练的台湾经验更显得弥足珍贵。台湾的经验证明:民主不是坐享其成的乌托邦,也没有一步到位的直达车,必须一点一滴的耕耘,才有一步一脚印的前进。

  在第一波的民主化过程当中,从解除戒严、国会全面改选到总统直接民选,我们确立了主权在民的价值观以及台湾的主体性。第二波的民主工程,重点在於公民社会的建立以及国家共同体的再造。

  从社区公民意识的形成,到国家公共政策的参与,包括公民投票的实践,都是公民社会权利义务的确认和提升,也促使我们发展更成熟、理性、负责的民主内涵。透过公民社会的建立,经由偕同参与、集体创造的土地认同与共同记忆,才能超越族群、血缘、语言、文化的局限,迈向一个新的国家共同体的重建。

  当前的台湾社会确实存在认同与族群的严肃课题,我们不需要掩饰,更不能够漠视。身为执政者,包括阿扁个人和民主进步党,都愿意率先反省、坦诚面对,并且寻求有效的化解。

  回想数百年前,我们的祖先跨越黑水沟,渡海来台寻找安身立命的所在。不论先来後到,尽管来自不同的地方,使用不同的语言,甚至怀抱不同的理想,最後都在这里落地生根,彼此命运相同、休戚与共。不管是原住民、新住民、旅居海外的侨胞、注入新血的外籍配偶,包括在相同的太阳底下辛勤流汗的外籍劳工,都对这一块土地有不可抹灭的奉献,也都是台湾新家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不同的族群或许因为历史记忆与民族情感而有认同的差异,但是彼此应该相互包容、用心理解。在过去威权戒严的时代,曾经存在族群地位的不平等和语言文化的压抑,但是我们必须认知的是,除了极少数的当权者之外,所有的族群都是相同的受害者。在二二八事件和白色恐怖当中,受难者同时包括本省籍和外省籍,其成因要归咎於当权者权力的滥用,而非族群的压迫。

  台湾是一个多数移民的社会,不是少数殖民统治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族群应该背负莫须有的历史包袱。在今日的台湾,不管你出生在广东或者台东,不管我们的母亲来自越南或者台南,每一个人都拥有同样的地位和尊严。阿扁认为,不管是认同台湾或者认同中华民国,其实都是相同的归属。「族群多元、国家一体」是台湾这一块土地上最美好完整的图像,没有本土和外来之分,也没有少数和多数之别,两千三百万台湾人民应该是一个命运相同、荣辱与共的整数。

  这一次的总统大选空前的激烈,选举结果揭晓之後,在野党的候选人提出了质疑和诉讼。身为现任的总统,阿扁以最大的诚意表达完全尊重司法的独立公正,不论结果如何,个人绝对愿意坦然接受。阿扁相信,遵循法治、信任司法是解决争端唯一的路,如果因为一次的选举而推翻了人民对民主法治与司法独立的信任,最後只会导致全民皆输的结果。

  今天的下雨来得正是时候,让我们的激情降温,让我们冷静下来,也让我们头脑更加清楚。

  民主政治定期选举的设计,除了实践主权在民的原理之外,也是人民意向与社会价值的具体检视。激烈的竞争,可以对政治人物有最直接的检验和启示。包括阿扁个人以及执政的团队,都在这次的选举当中接受最严格的考验,并且因此而反省改进。不同的阵营之间,难免有理念的差异、政策的辩论,甚至民众的动员,但是,民主选举的结果,不是成王败寇的结局,更不应该演变为民众之间的对立。政党政治监督制衡的设计,乃是民主健全的根基。负责的执政党以及忠诚的反对党,都代表国民意志的一部分,也都是国家人民的政治资产。不管扮演执政或者在野的角色,都是人民所赐与的一个机会,也是一个责任。

  个人认为,此次选举最终的考验,已经不是跨越多数门槛的问题,而是朝野全民如何跨过对立的围墙、如何超越信任的鸿沟。不能够因为选票的距离拉近,而使得社会的矛盾扩大。纵使无法消弭於一时,个人仍将继续秉持「倾听、理解、法理、团结」的用心,弭平选举的对立、重建朝野的信任。

  团结台湾、稳定两岸、安定社会、繁荣经济,这些都是当前人民殷切的期待,也是政府未来施政的首要。其中任何一项,都不是一人、一党所能独力完成,所以我要恳请在野政党以及社会舆论共同支持鞭策,更要祈求人民赐给阿扁力量。

  相信台湾,必须持续创造国家的竞争力,打造一个人文关怀、生态环保的永续家园。坚持改革,是要让政治、司法、教育、金融、财政、媒体及社会的改革,回应人民长久的期待。相信就有力量,坚持才能实现理想。现在付出的一切努力,是要让我们的下一代生活在一个符合社会正义、经济正义、司法正义、性别正义、以及国际正义的公义新台湾。

  当前,台湾面对全面、激烈、快速的国际竞争,如何凝聚全民的力量,进一步提升政府的效能已经是攸关国家发展的当务之急。但是,由於特殊的国情以及历史的因素,使得政府效能的改造,立即面临宪政体制的难题。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也是政府与人民的契约书。我国宪法囿於当初制订的时空背景,绝大多数的条文早已不符台湾当前及未来所需。推动宪政改造的工程,重建宪政秩序,不仅是人民的期望,也已经获得朝野政党的共识。

  宪政改造的工程是为了政府的良好管理及效能的提升、为了确立民主法治的根基,更是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其中,立即而明显的问题包括:三权分立或五权宪法、总统制或内阁制、总统选制为相对多数或绝对多数、国会改革及相关的配套条文、国民大会的定位与存废、省政府组织的存废、投票年龄的降低、兵役制度的调整、基本人权与弱势权益的保障、国民经济条款……等,可以说是工程浩大、影响至深。

  为了避免重蹈过去十年内六次修宪的覆辙,宪政改造的工程不应该由一人或一党主导,更不能只着眼於一时之便。未来,我们将邀请朝野政党、法界、学界及各领域阶层的代表,共同筹组宪政改造委员会,针对宪政改造的范围及程序寻求社会最大的共识,并且接受人民及舆论的监督。

  在2008年阿扁卸任总统之前,能够交给台湾人民及我们的国家一部合时、合身、合用的新宪法,这是阿扁对历史的责任,也是对人民的承诺。基於相同的责任与承诺,阿扁也深切了解,涉及国家主权、领土及统独的议题,目前在台湾社会尚未形成绝大多数的共识,所以个人明确的建议这些议题不宜在此次宪改的范围之内。至於首次宪改的程序,我们仍将依循现行宪法及增修条文的规定,经由国会通过之後,选出第一届也是最後一届的任务型国代,同时完成宪政改造、废除国大、以及公投入宪,为民主宪政长远的发展及未来人民公投复决国会宪改提案奠定开阔的基石。

全部回复(3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yyoy
    yyoy 沙发
    人心不古
    2006-07-28 10:19:28

    回复 举报
    赞同0
  • zuoxaomin
    zuoxaomin 板凳
    鄙视之…………
    2006-07-28 08:49:28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闲聊茶吧

返回版块

114.54 万条内容 · 190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大家好啊

我是新来的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