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净化城市污水近几年到处火红,好像谁不做就是落伍似的。其实,这些所谓研究成果和推广应用,绝大部分都是一个骗局,而这些成果,有心者可以去查一下,可能多达千项!浪费纳税人的资金数以亿计。至于推广项目,浪费的资金更是天文数字。植物是有吸收部分污染物的能力,这个早已被证明了的,不用怀疑。问题的关键是,这种吸收能力是有限的,不是无限制的来者不拒,超过一定限度它就不会再吸收或者自己被牺牲了。所以,任何植物,包括“超强”的植物都不能对城市源源不断的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做到“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污水”! 前几年,我就去很多这样示范工程考察过,著名的有上海的《梦清园》,说要净化苏州河的污水,我们看到的是病歪歪的植物和依然黑臭的水。还有广州南沙新农村建设的几个农村生活污水的植物净化设施,走访了当地村民,问他们这个净化设施如何,他们不约而同地说,没有效果,一样的臭不可闻!也去看过武汉市月湖公园的所谓的国家级植物净化污水项目,和《梦清园》的大同小异。我真的不明白,是我们的科学家真的不懂,还是昧着良心骗纳税人的钱? 前几年,我们有个博士也在申报类似的项目,用什么景观植物净化城市污水,我就不客气的说,如果你的“科学理论”是正确的话,你要求广州市的市长奖励你十个亿也不过分,因为广州市建污水厂耗资过千亿,如果你说种你的植物就可以解决,那还不把市长高兴死了?给你十个亿,省了一千亿,相当划算啊? 生态型水体景观的实际运用.........
生态型水体景观的核心即是
生态型水净化技术,它的典型代表就是人工湿地。
生态型水体景观集“水处理”和“水景绿化”功能于一体,不仅为城市社区带来环境效益,同时转化为房地产企业的经济效益;
在保证
“
污水净化
”
的同时,满足
“
绿化覆盖率
”
的要求。
生态型水体景观 同时具有 “ 景观价值 ” 与 “ 水体净化处理功能 ” ,在城市社区中应该得到广泛的宣传和运用。
[/url]
生态型水体景观的优势
根据《湿地公约》中对湿地的定义,城市中的人工湖、连续过水的绿地都属于人工湿地。
与通常的人工湖和绿地不同,人工湿地改善了原有的土壤基质,选择具有耐污除污能力的水生、
湿生植物优化组合,通过控制水的流动,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
因此,在城市社区中,人工湿地可视为利用
“
水景绿地
”
处理生活污水的一种生态工艺,具有以下优势。
[/url]
低成本的生态处理工艺
普通的绿地和水景观不仅占用了大片土地,而且草坪的灌溉、湖泊的补水耗费大量的水资源。
但是,如果将雨水和尾水直接补充人工湖等水景观,很可能引起藻类爆发,造成水景观恶化。
因此,雨水和尾水的深度处理是必须的。生态型水体景观集
“
尾水处理
”
和
“
水景绿化
”
于一体,
不仅省去灌溉用水、水景补水,还能提供再生水,
保证景观用水的水质、水量,减少了占地、基建、设备、维护等多项投资,实现真正的
“
生态型社区
”
。
[/url]
同时满足社区的“污水处理率”和“绿化覆盖率”
社区中,人工湿地面积越大,污水处理量越高,绿化覆盖面积也越大。
人工湿地的建设,同时满足了
“
污水处理率
”
和
“
绿化覆盖率
”
两项指标的提高。
[/url]
为房地产开发商带来了利润增长点
自由水面、水生植物和其生长基质是生态型水体景观的主要组成部分。
其中,植物和自由水面为社区制造了绿地和人工湖泊,满足了城市人对绿色、自然的渴望,同时为楼盘增加了卖点。
[/url]
生态型水体景观的可行性分析
水生、湿生植物是人工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内相关研究中提到的植物有:
芦苇、早熟禾、黑麦草、杭州石荸荠、鸭儿芹、凤眼莲、水芹、水葱、薏苡、石菖蒲、
香蒲、菖蒲、水烛、风车草、象草、香根草、美人蕉、茭白、芭茅、水竹、草芦、
穿心莲子草、细绿萍、浮萍、睡莲、菹草、金鱼藻、马来眼子菜等。
这些植物中,很多都能作为观赏性植物应用于居住区景观设计中。
其中,早熟禾和黑麦草是被广泛种植的草皮物种。
因此,人工湿地景观化是完全可行的。
后续处理环节景观化的可行性分析
在常规的湿地净化工艺中,每一个处理环节都可以在景观中找到对应元素。
经过恰当的设计,池塘、湖泊可以取代沉淀池、调节池;喷泉、跌水可以代替曝气装置为水复氧;
潜流湿地将
“
生物接触氧化
”
和
“
滤池
”
的作用合二为一。
1.苏州直接使用实例
用于古镇景观河流西汇河的源水净化
处理能力
240t/day
占地面积
1
亩
建设成本
50~60
万元
运行费用:泵站运行和植物管理
2.镇江金山湖水质净化
处理能力
500t/day
占地面积
5
亩
建设成本
50
万元。
运行费用:泵站运行和植物管理
3. 镇江运粮河污染河水净化
用于运粮河的面源控制和水质净化
处理能力
600t/day
河岸延长
200m
建设成本
150
万元
运行费用:泵站运行和植物管理
4.广州某高级公寓人工湖
注:绿地下部设有布水系统,成为人工湿地。
|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闲聊茶吧
返回版块114.55 万条内容 · 192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把回忆拼凑起来,将是美好的.哭过就好了。。如今听同样的歌时过境迁再也不会有同样的心情如果这世界上真有不分手的恋爱就好了。这些日子以来总是魂不守舍我爱你爱得无法自拔,有时候甚至让我感觉到害怕。我怕时间阿里斯顿热水器维修真的会伟大的让我忘记你我怕我一旦睡去你就会在我心里渐渐消退我怕会再遇见就会让我把你彻底忘却所以我想把自己的心剖开刻上你的名字因为这样我就不会忘记你了所以我会呆望着你的照片默默的流泪傻傻的等你回来所以在这样的夜里我会大声的呼喊着你的名字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5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洛阳水资源丰富,水运开发潜力巨大。《洛阳城市综合交通发展战略规划》明确提出,为了全面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洛阳城市区内将设计55公里长的伊洛河航道,增设航道配套码头34座,可实现龙门石窟-白马寺-王城公园全线通航。此外,洛阳还将在小浪底库区和西霞院库区对航道、码头、渡口、配套客运站等进行规划升级,欢迎社会各界提出建设性意见,有意者可以发送邮件至 lyghjghk@163.com,或者寄信至洛阳新区党政综合办公楼9楼洛阳市城乡规划局。
城区增设34座码头,乘船旅游、上班可能实现
据悉,洛阳城区有伊河、洛河、涧河、瀍河4条河流,以及中州渠、秦岭防洪渠、大明渠、铁路防洪渠、邙山防洪渠、核心区水系、待建的伊滨区水系等7条渠系,“除了核心区、伊滨区水系为景观渠外,其余5条渠道形式大多为窄深式,最初设计是为了灌溉、防洪、除涝,没有亲水性设计。”洛阳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规划将实现文化、旅游、休闲、生态为一体。
《规划》显示,伊洛河航道设计总长55公里,将新建核心区航道1公里、伊滨区航道10公里,增设航道配套码头34座,其中伊洛河26座、核心区2座、伊滨区6座,“这样从龙门石窟到白马寺再到王城公园,就能全线乘船了。”该负责人表示,为了保证航道通行能力,伊河与洛河的橡胶拦水坝附近将会增设船闸,方便船只靠岸或通过。“目前,王城公园内的王城湖船闸已基本建好。”
此外,为了缓解洛河南北向交通压力,在王城大桥和洛阳桥还规划增设两处横向客运。“王城大桥横向客运连接河洛戏院码头与隋唐遗址码头,洛阳桥横向客运连接河洛茶园码头和国花园码头,未来将满足南北向交通需求。”这名负责人说,规划还有水景公园、湿地公园、水上娱乐等衍生水上项目,将建设四大水城:
洛河文明水城:将依托护城河水系,展示隋唐文明,打造河洛文明古城;
核心区现代水城:由开元湖、体育场湖、隋唐城遗址植物园湖、定鼎门湖等构成,集音乐喷泉、立体水景和水上娱乐项目为一体。
伊洛生态水城:将周都、唐都、汉都、夏都、商都的城都轮廓结合公共绿地边界形成围合结构,分别规划设计五个节点空间。
伊滨区休闲水城:在伊滨区牡丹湖南面待建水系规划中加入威尼斯小镇的设想,建设为集商业、旅游、餐饮、住宿为一体的水城小镇街区。
此外,考虑到有些景点码头远离伊河、洛河,游客出行可能存在不便,规划在龙门景区、关林、生态水城、汉魏古城、白马寺、隋唐遗址公园等设置7处电瓶车换乘站及旅游专用车道,做到水路、陆路、景点无缝连接。
小浪底、西霞院水库将成水运枢纽
根据《规划》,小浪底库区将开通小浪底中心码头、桐树岭码头和南石山码头3个码头间的旅游客运服务,同时开通小浪底中心码头和孤山峡码头之间的对发航班。未来,3个码头间的水上客运环线还有可能变成4个码头之间的水上客运环线。
通过提升改造,小浪底库区航道达到Ⅱ级水平,横山和云水码头有望升级为2000吨的货运泊位,南石山码头新增100个停车场停车位,新建2个趸船泊,峪里码头增加60个停车场停车位和2个趸船泊。
关于西霞院库区,规划在白鹤镇王庄东、堡子西建设1座综合客运码头,西霞院库区小浪底大坝坝底附近建设1座旅游客运码头。同时,在吉利区规划设置两座码头,一座位于西霞院水库大坝上游,结合休闲度假区域;一座位于西霞院水库大坝下游,结合主题公园配置。为了方便码头附近通行,《规划》还建议对连接道路进行升级,并在码头附近建设公路客运站。
相关新闻
洛阳欲投资百亿打造“水城”
记者从洛阳市水务局了解到,近日,省政府正式批复洛阳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是国家水利部为鼓励引导各地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生态、提升水环境而设立的项目。2013年7月,水利部确定洛阳市为全国45个试点城市之一。
洛阳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称,根据实施方案内容,洛阳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期为2014年至2016年,试点期内将以“水系为韵、生态洛阳”为建设理念,充分依托城市水系、洛浦公园和伊滨公园,以洛阳市城市区为核心,基本建成水管理、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防洪排涝、水文化与水景观六大体系,初步形成“水在城中流,城在山水间;鱼在水中游,人在岸边行”的美景,实现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基本格局,把洛阳建设成为以水为韵的魅力宜居城市。
该负责人称,该项目涉及水管理、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防洪排涝、水文化与水景观6个方面85项工程,初步估算总投资120.49亿元,其中试点期98.44亿元。
回复 举报
看看洛阳吧,也要搞一个水系:
洛阳市城市区水系可概括为“一二三四五”,即一个新理念:“水系为韵”;二条生态带:洛浦公园和伊滨公园;三大片区:洛河以北城区、洛河以南核心区(包括洛河)和伊河以南伊滨区;四大水源:黄河小浪底水库、洛河故县水库、伊河陆浑水库和金水河水库;五条河流:伊河、洛河、瀍河、涧河、黄河。规划水系总长320公里,其中洛北城区98公里,核心区109公里,伊滨区113公里;水面面积23平方公里,其中洛北城区1.4平方公里,核心区12平方公里,伊滨区9.6平方公里。截至去年年底,已建成水系长200公里,其中洛北城区73公里,核心区91公里,伊滨区36公里;形成水面10.5平方公里,其中洛北城区0.5平方公里,核心区9.5平方公里,伊滨区0.5平方公里。
洛阳水系文章几度低迷沉沦,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洛阳市虽制定了针对多条河渠的总体规划和治理措施,但缺乏一个顶层的、综合性的生态水系规划。迄今为止,洛阳市尚未制定一个具有统领性的水系建设总体规划,这与不少城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如海口市,早在2006年就出台了《海口市水系综合规划》。2007年,郑州市出台了《郑州生态水系规划》。2008年以来,天津市、保定市、石家庄市等许多城市也都出台了类似的总体性水系规划。
(二)在城市河道治理中,对防洪安全和水质安全考虑较多,对生态治理和景观建设考虑不足。洛阳市目前无论是洛河、涧河(屡治屡污)、瀍河整治,还是“引黄入洛”工程,无论是中州渠、邙山渠等渠道治理,还是对四大水源地的管理,主要着眼点都是对防洪排涝、水质安全的考虑,对水系的生态治理和景观建设考虑不足。
(三)水系景观缺乏亲水性,休闲功能有余而娱乐功能不足。洛阳市已建成的城市水系景观如洛河水面、开元湖、凌波湖等,都成为深受市民喜爱的休闲场所。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开阔的水面、淙淙的流水,只能或近观或远眺,难以亲近,橡皮坝和硬质驳岸使水系的娱乐功能受到局限,水上娱乐项目几近于无,人们的亲水之欲、泛舟之趣难以得到满足。这与南京市秦淮河每到夜晚游船如织、灯火阑珊,滨河商业繁荣、人气鼎沸的景象不可比拟。
(四)在河渠治理和水系景观建设中,文化元素融入不足,与文物保护开发的结合不够。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在城市水系建设中,唯有同时刻画出代代相传、独具魅力的历史文脉,才能真正体现出城市的水系韵味与特色。洛阳作为千年帝都、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有着太多的文化符号、历史信息可以随着蜿蜒前行的水系得以流淌、传承。遗憾的是,纵观洛阳市现有城市水系景观,文化元素缺失,难以嗅到古城的气息,大量本应有机会得以展现的历史文化元素被遗失和尘封。而反观一些水系景观搞得好的城市,多能将水系与城市自身文化、文物相融合,甚至能够“无中生有”,搞出特色。如同为古都的南京市,斥资上亿元,在长江边上建造了历史文献中记载的“阅江楼”。“一江奔海万千里,两记呼楼六百年”,阅江楼的修建,不仅结束了六百年“有记无楼”的历史,更重要的是,它起到了使周围一大片区域“水”生“韵”、“文”生“魂”、“地”生“金”的效果。又如扬州市,在瘦西湖改造提升中,为突出其历史特质,专门复原了“二十四桥”,以满足人们的追古情怀。一桥落成,风韵倍增的何止是瘦西湖!
(五)丰沛的水资源和密布的水系对“经营城市”贡献度不高。洛阳还没有形成真正拿得出手的水品牌、水文化,特色水系尚未成为洛阳的城市名片,水系景观对土地增值和城市整体增值贡献度不高。
(六)对水系景观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投入不足,不能满足城市提升的客观需要。多数人对水系的认识还停留在美化环境的阶段,未能从城市整体增值的高度去认识水系景观的重要性。长期以来,洛阳市没有像抓牡丹一样去下大力气抓水系建设,而是满足于花钱少、易出形象的零敲碎打。(据了解,南京市投入资金30亿元治理秦淮河,扬州市近年来投入20多亿元推动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和水景观建设,苏州市投入资金35亿元治理古运河。大手笔、高投入使这些城市的生态水系得到很大的改善,城市品位快速提升。洛阳市下一步应加大水系建设上的资金投入。)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