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06-07-26 16:58:26
来自:人才招聘/学生专栏
[复制转发]
习惯了家长跟前跟后的叮咛,习惯了成堆的回家作业,习惯了固定的教室,习惯了两点一线的生活模式。走进象牙塔后,没了父母的唠叨,找不到专属的教室,下课后很少看到老师……开学一个月,新生如果还不能完全适应大学生活,不如来听听老生的建议。
做张自己的课表
我是一个对自己的未来很有计划的人,当初也是觉得现在的学校和自己的理想吻合才填的。可如今看了课表却发现学校的课程安排和我想的不太一样。比如我认为实践操作应当尽早开始,可课程安排却要到大三大四,想先行一步吧又觉得缺少专业的指导,想跟着学校走又觉得太晚了,我该怎么办呢?(清清)
入学的第一、二年,学校都会先安排公共必修课程,专业课往往安排得比较靠后。大学的课程安排是每个学校根据自己的师资力量和育人目标来制定的,本来就不可能适合每个人。如果你有自己的学习计划,不妨先向学长学姐要一张课程表,看看感兴趣的课程是不是和自己的上课时间安排冲突,如果不冲突的话就可以去旁听。大学的课堂是开放的,年级的区分并不是非常明显。
学习完全靠自觉
进大学后,我总觉得时间多得用不完。早就听说大学里学习要靠自己,可我不知道该怎么做。(志伟)
大学学习的课程多,课时少,每天的上课密度也不一样,有时甚至会出现一天仅有1、2节课的情况。大量的空余时间决定了自主学习是大学里主要的学习方式:
1、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 想从事什么职业,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现在就必须了解这一行业或成为这一类人才需要什么样的素质和资质,在了解这些的前提下,你的自主学习才能更有效率和目的性。
2、根据目标制定学习计划 学习计划主要是指选择大学阶段阅读的书目和适合的课程,可以参照与自己的理想相近院校的课程安排,看看除了本校的原有课程安排外,还需要补充哪些课程。
3、落实你的学习计划 计划制定完毕后的第一站应该是图书馆,在那里找到需要的书目后要精读。除了多去图书馆外,经常和老师交流,那样可以得到实际的指导。对于松江大学园区内的大学生来说,能方便跨校听课是很有利的一面。
师生沟通有窍门
我发现大学老师不像中学老师那样一直在办公室里,我有问题也很难及时找到人解答。(剑锋)
大学和高中不同,老师往往都有自己的研究或其他工作,一般课后就很难找到人,所以如果你有问题,最好一下课就“抓”住老师。如果还有更多的话想要交流,可以问老师要手机或电话,或先约好时间再去办公室交流。
另外,课前的准备工作绝对不是无用功,只是准备的方向需要改变一下。同以往的教师相比,大学教师除了专业知识外,还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或长期理论研究的心得体会,所以在课堂上,他们往往也更愿意向学生们传授自己独到的见地。因此,如果课前没有足够的准备,那老师的讲课就会显得高深莫测不着边际。
充电要小心误区
刚进大学就听说有同学在课外补东补西,一点不输给高三的时候,我也在考虑是不是也要充电?面对形形色色的培训机构,我该如何选择呢?(岩岩)
许多大学生在校外培训班充电,希望能够在就业时占据优势。然而这其中存在不少误区。
如果想给自己加些竞争的筹码当然无可厚非,然而有些同学报名只是打发时间,有些可能是因为父母要求勉强来读,也有可能是因为身边的同学都在读所以也想来见识一下,这样做只是浪费时间和金钱,并不可取。
因此,报名前不可太随意也不可以太功利。那么在众多课程中该如何选择呢,用老套的话说:先选择需要的。可以选择与专业相关的课程;也可以选择与专业方向相反的课程,比如文科可以选择计算机的课程来读。如果学有余力还可以读一门第二外语。
最后要提醒的一点是,在校外的培训充其量只是作为专业学习的补充,一定要注意适量,切不可影响自己本专业的学习。
选修课,挑最爱的
进了大学,没了固定的教室不说,连课表都变了。除了必修课,还有选修课,听说下学期开始我们就要自己选课安排课表了,我不知道该怎么选,是按照自己的兴趣来呢,还是围绕着专业展开呢?(郑盟)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俺门马上就奔三咯~~呵呵!!!
觉得~~~~~稀里糊涂的~~~~都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回复 举报
1、学分 大学的毕业证书是和学分挂钩的,同样的学习时间要考虑学分较高的那门课。
2、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在这4年里多接触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对我们的未来也许会有意料之外的帮助。
3、对专业的帮助 从表面看,有些东西和我们的专业并没有多大关系,可实际上却有不小的帮助。比如我有一个学医的同学,他在选择公选课时有意识地选择了绣花来磨练自己的手法和细心,在后来的外科实习时,他的缝针技术和仔细得到了实习带教老师的赞赏。
4、坚信自己能学到东西 不少同学把选修课当作消遣,这种态度是不可取的。选修课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强项所开的课,师资的配备都比较好,所以只要你能用心学习,一定能有收获。上学期,我的选修课是“声乐”,包括我的父母在内的大多数人都不认为我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学到什么,可一学期后,他们都不得不承认我的确长进了不少。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