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闲聊茶吧
返回版块114.54 万条内容 · 190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一直欣赏这样一种爱情:没有太多的轰轰烈烈惊天动地,有的是象流水一样绵延不断的感觉;没有太多的海誓山盟花前月下,有的是相对无言眼波如流的默契……这该是一种“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感觉吧,在陌生的人群中,在迷失和彷徨间,你却始终安详而从容——因为你知道,冥冥之中,自有一双属于你的双手,它们紧紧地握住你,陪你走过所有的阴天和所有的艳阳天,直到一生一世。 在我们平凡的生命里,本来就没有那么多琼瑶式的一见钟情,没有那么多甜蜜得催人泪下、痛苦得山崩地裂的爱情故事:在百丈红尘中,我们扮演的是自己,一些平平凡凡的生生死死的普通人。于是我们珍惜爱情,珍惜迎面而来的、并不惊心动魄的感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8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回复 举报
从明光之名推测,圆护应由质量较高的钢铁制成,而底板大概是皮甲。尽管这种设计有图省
事的嫌疑,但隋唐明光铠一改之前历代偷工减料的陋习,将护臂和延长的护腿纳入甲式基本
要素,对后世却有重要影响。
进入晚唐明光铠衰落了,整体化的身甲被札甲取代,经过五代的战乱,到宋代再次形成
了成熟的制式。宋代甲胄通常只分成胄、护臂和身甲三部分,身甲为山字形,融合了身甲和
护腿,在肩背腰部绑紧。甲按材料分为铁、皮、纸三等。纸甲的发明源自唐末,宋明两代成
为军队的标准甲式之一,曾有一次定制3万套的记载。其大概可算世界最早的凯夫拉装甲了,
而且从用厚皱褶纸制成推测,应还利用了结构力学以增强防护。从被用于南方的记载来看,
纸甲似乎有一定的防潮湿能力。而其中的优良者在轻便之余还兼备「劲矢不能洞」的坚固,
也就难怪会有地方官申请拿100套铁甲交换50套优质纸甲的记载了。历史到十四世纪开始转折
,此时的欧洲可重达30公斤的大白盔甲逐渐兴起,而在中国,明代在将铁甲胄重量冲至28.5
公斤的历史新高后,正因火器的发展而向轻便过渡。甲胄向坚实迈进的方向早该过时,即便
是大马士革钢制成的大白盔甲,也会被拉力40公斤以上弓弩射出的钢箭在100米之外轻易洞穿
。中国的甲胄发展由于人民战争而较之欧洲更为实事求是,对冷兵器的超常规防护,往往仅
用多套几件甲了事,而这种务实精神到了火器时代,将毅然令重甲退出历史舞台。明代是轻
重甲地位交替的年代,清代则是轻甲发扬光大的年代。三国时由西域传入可防远箭的锁子甲
,始于明代沾湿可御远枪的绵甲,都成为此时的主力甲式。头顶高缨尖胄、外套嵌满铁钉的
宽大绵甲、内穿铁环连缀之网甲的八旗铁骑是清庭武功的象征。甲胄的衰落是势所必然,在
枪炮威力大幅提升的排挤下,当连轻甲也变成累赘的时候,新式军服看起来就不是那麽软弱
了。
盾的用途是将杀伤力加以消耗或偏导,以及作为助攻武器。由于重量问题,历代盾牌都以藤
、木或皮盾为主,由于木、皮盾表面需要涂漆以防潮腐,便连带产生了精美的盾面图案。西
汉以前盾的样式都接近长方形,分为步用和车用,步盾长大利于防箭和维持阵列,车盾短窄
利于车上使用。防护最大的威胁是刺,刺的力量足以在攻击点上聚集起高达数百公斤的压力
,是刀剑劈砍无法企及的。因此时至战国,用于近战的双弧形方盾就盛行起来,纵中线凸起
的形状,有利于分解刺的力量。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