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0人已点赞
分享
全部回复(6 )
主题
回复
粉丝
学生专栏
23.92 万条内容 · 128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梁海鹰
遇到了一点小问题
内容不能包含下列词语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6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回复 举报
李龙
一个贫困生,为了自己的一点虚荣心和面子,竟让父母举债来满足自己在校的奢侈消费,农村苦孩子阿风的行为,与广州日报前几天报道的大学生刘霆“背母上大学”之举,可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是只顾自己虚荣丝毫不顾父母劳累,一个是哪怕自己再苦再穷也要为母亲治病,两人身上孝道和感恩意识的强烈反差不禁让人唏嘘:孝敬父母怎就成了孩子的道德难题?
父母的伟大就在于,在孩子身上从来不求什么回报,毫无索取地对孩子倾注所有的爱。阿风的父母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可是父母的无私之爱并不等于孩子可以不感恩、不回报。然而审视当代青少年的感恩、孝敬意识,我们只得无奈承认:曾经维系着整个传统文化的“孝”,正在被现代社会的物欲横流和人情淡薄所消解,而孝敬父母的道德基础也逐渐从青少年教育中隐退。
“百善孝为先”。《论语》上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是说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一切道德的基础。《三字经》里说:“首孝悌,次见闻。”是说做人首先要懂得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其次才是读书认知。古人已说得很清楚,做人先要有孝敬父母的自发意识,然后才谈得上其他。遗憾的是,今天,这些先训已难以找到秉持者。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像阿风那样不知孝道、不懂感恩的“不孝”者。正是在这种社会普遍缺失“孝道”的道德环境下,刘霆的“背母上大学”才显得弥足珍贵。
其实,当下已经陆续有人发出了“呼唤孝道”的声音,不少地方都将孝敬父母纳入干部的考核体系,还有律师提出制订《孝法》的建议,这些可以看作是感恩意识从伦理领域向政治领域扩展的信号,是社会试图将“软”的感恩意识逐渐转换为“硬”的规章制度的吁求。
让人欣慰的是,广州日报由刘霆引发的“今天,我们如何孝敬父母”的大讨论,已引起两会代表委员的关注,27名委员建议将“孝道”纳入公民道德教育,倡导“感动感激感恩”的“三感”教育。与其说刘霆感动了大家,不如说社会需要孝道,需要感恩意识。
专题策划 吴斌 专题撰文 时报记者 薛冰 专题摄影 时报记者 郭柯堂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