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
资料
论坛
课程
AI规范
成套资料包
APP
下载手机客户端
产品
兑换商城
直播
软件
会议
精品试听季,好课抢鲜听
工程师进阶必备,全套项目资料包来袭!
登录
/
注册
登录土木在线
学习职场硬技能
持续上新实用资料
讲师答疑&多端学习
获取最新政策资讯
免费职称评审服务
立即登录
新用户领取770优惠券
消息
动态
0
正在加载...
查看全部消息
消息设置
正在加载...
查看全部动态
消息设置
土木在线论坛
\
给排水工程
\
建筑给排水
\
大家帮帮忙,请问一下高层管道直饮水管径如何计算
大家帮帮忙,请问一下高层管道直饮水管径如何计算
大家帮帮忙,请问一下高层管道直饮水管径如何计算
发布于
2003-07-22 21:00:22
我来答
分享
复制链接
新浪微博
微信扫一扫
举报
全部回答
(3 )
lzk-029
2.三种计算方法的比较
以横坐标表示管道负荷龙头总数(个),纵坐标表示管段设计秒流量(l/s),以上三种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可用图1表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算法一比算法二的结果大得多,且随着管段负荷龙头数的增加,差距进一步加大;算法三则依龙头用水概率的不同出现多种结果。=0.10时,算法三的计算结果介于算法一与算法二之间,且随着管段负荷龙头数的增加,与算法一进一步接近,与算法二差距加大;=0.05时,算法三在曲线开始阶段小于算法二,当管段负荷龙头数³100时,算法三开始大于算法二。
总而言之,概率公式算法的曲线斜率大于另外两种算法,曲线增长速度比另两种算法大。随着管段负荷龙头数的增加,概率法计算值越来越接近传统公式法,改造传统公式法计算值则显得越来越小。并且可以看到,即使当量总数、最高日用水量相同时,概率算法也会有不同结果,也就是说,概率算法可以根据龙头的实际用水概率调整设计秒流量计算值。
3.对三种算法的分析
算法一所用公式为,该公式目前是我国建筑给水系统设计秒流量的计算依据,但其适用性还没有在管道直饮水系统中得到证实。由于直饮水系统的用水量小、龙头数量少、水龙头流量小等特点,该公式不一定能适用,关于这点已有少文章做过论述[4、5],此处不再赘述。
算法二所用公式的推导过程中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经验式,而此式本身就是从生活用水规律中推导出来的,在实际中很难满足,所以,此公式的结构、所用参数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的完善。最早采用此公式的深圳某直饮水工程,至今开通时间还不到5年,已出现水阻明显偏大、供水量不足、水泵扬程不够的现象。
算法三则涉及的参数较多,反映了龙头额定流量、高峰期用水定额、高峰时段历时、用水保证率、管段负荷龙头数、龙头负荷用水人数、龙头放水的随机性、小区居住群体的组成等诸多因素,它能更全面、更广泛地反映瞬时高峰用水流量规律。至于算法的应用,可先确定龙头用水概率,再依靠电脑应用软件将曲线用公式表达出来,之后就可很方便地应用。广州近两年已完工工程及正施工工程,大多采用此计算方法(实际操作中比公式简单,加入了一些人为估计值,但缺乏理论根据),目前仍未发现有供水量不足的案例。
4.结语
管网的水力计算过程中设计秒流量的计算究竟选用哪一种算法、哪个计算公式是决定整个系统是否计算正确的基础,选用时勿必慎重。笔者认为,概率算法是一种较为合适的方法,它反映了影响高峰期流量的诸多因素,可以根据不同的用水习惯调整设计参数。由于目前没有直饮水高峰期用水定额的有关标准,此参数应根据实际用水情况进行统计得出,不同地区、面向不同层次的用户可采用不同的参数。
2006-11-15 20:45:15
来自 PC
评论
举报
playgirlzz
现在广州的李玉荣有个设计秒流量公式,Qs=0.11√KN,直饮水龙头的当量N取0.25,K即户数。
2003-07-23 09:09:23
来自 PC
评论
举报
加载更多
相关推荐
dingyuanxin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主题
10
回复
48
粉丝
0
+ 关注
私信
建筑给排水
返回版块
47.28 万条内容 · 1344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遇到了一点小问题
内容不能包含下列词语
返回修改
回帖成功
经验值 +
10
全部回答(3 )
以横坐标表示管道负荷龙头总数(个),纵坐标表示管段设计秒流量(l/s),以上三种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可用图1表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算法一比算法二的结果大得多,且随着管段负荷龙头数的增加,差距进一步加大;算法三则依龙头用水概率的不同出现多种结果。=0.10时,算法三的计算结果介于算法一与算法二之间,且随着管段负荷龙头数的增加,与算法一进一步接近,与算法二差距加大;=0.05时,算法三在曲线开始阶段小于算法二,当管段负荷龙头数³100时,算法三开始大于算法二。
总而言之,概率公式算法的曲线斜率大于另外两种算法,曲线增长速度比另两种算法大。随着管段负荷龙头数的增加,概率法计算值越来越接近传统公式法,改造传统公式法计算值则显得越来越小。并且可以看到,即使当量总数、最高日用水量相同时,概率算法也会有不同结果,也就是说,概率算法可以根据龙头的实际用水概率调整设计秒流量计算值。
3.对三种算法的分析
算法一所用公式为,该公式目前是我国建筑给水系统设计秒流量的计算依据,但其适用性还没有在管道直饮水系统中得到证实。由于直饮水系统的用水量小、龙头数量少、水龙头流量小等特点,该公式不一定能适用,关于这点已有少文章做过论述[4、5],此处不再赘述。
算法二所用公式的推导过程中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经验式,而此式本身就是从生活用水规律中推导出来的,在实际中很难满足,所以,此公式的结构、所用参数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的完善。最早采用此公式的深圳某直饮水工程,至今开通时间还不到5年,已出现水阻明显偏大、供水量不足、水泵扬程不够的现象。
算法三则涉及的参数较多,反映了龙头额定流量、高峰期用水定额、高峰时段历时、用水保证率、管段负荷龙头数、龙头负荷用水人数、龙头放水的随机性、小区居住群体的组成等诸多因素,它能更全面、更广泛地反映瞬时高峰用水流量规律。至于算法的应用,可先确定龙头用水概率,再依靠电脑应用软件将曲线用公式表达出来,之后就可很方便地应用。广州近两年已完工工程及正施工工程,大多采用此计算方法(实际操作中比公式简单,加入了一些人为估计值,但缺乏理论根据),目前仍未发现有供水量不足的案例。
4.结语
管网的水力计算过程中设计秒流量的计算究竟选用哪一种算法、哪个计算公式是决定整个系统是否计算正确的基础,选用时勿必慎重。笔者认为,概率算法是一种较为合适的方法,它反映了影响高峰期流量的诸多因素,可以根据不同的用水习惯调整设计参数。由于目前没有直饮水高峰期用水定额的有关标准,此参数应根据实际用水情况进行统计得出,不同地区、面向不同层次的用户可采用不同的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