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施工技术 \ 工程监理 \ 工作室的建筑史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工作室的建筑史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发布于:2011-09-19 14:13:19 来自:施工技术/工程监理 [复制转发]
《建筑史论》课程是建筑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主要以中国建筑史和西方建筑史为核心内容,月的在与提高学生的建筑修养和设计能力。通过解读历史、阅读理论,从而认知建筑、形成史观,但学习历史不是目的,历史必将以某种方式影响着现在与未来,最终要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 工作室制是设计类专业普遍被采用的教学模式,是以某一专业的研究方向为基础,由著名的专家、教授为核心组成的师资团队。工作室主要完成组织教学、推进科研、完成项目三大任务,其中最主要的任务是组织教学。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建筑史论课程教学方法己不能适应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需要。基于工作室制的建筑史论课程教学改革己经迫在眉睫,本课程改革的重点是突出建筑史论的应用性,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设计能力的目的。 建筑史论课程教学改革主要从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实践环节的加强和教学考核方式的完善这四个方面进行。

1、教学内容的优化 首先对中外建筑史课程进行整合,主要突出中外建筑历史知识的相互渗透和相互比较,突出二者的统一性,进一步强化中外建筑历史的协调性与相关性,并注重结合本地区城市历史地段、历史文化名镇的介绍与讲解。 2010年修订了建筑史论课程大纲,改变以往单纯编年史的学习,体现理论与历史教学在新的高度上的有机结合,以史带论的教学强化理论主题以及专题讲座的内容与结构,对于历史学习超越传统的知识积累,更加体现学科特征和认识意义。不断地拓展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以科研促进教学水准的提高,教学内容上最大程度的反映最新中外建筑历史研究成果,突出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2、教学方法的改进 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采用开放式、启发式、互动式教学,从单一授课模式转为多种教学形式的结合,由学生自己完成的文献查阅、作品流派的批判解读,突破传统方式,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积极探索的能力、理论思维的能力和批判学习的能力。 开放式教学:以往史论课程上课地点为多媒体教室,教师以讲授为主,学生以听为主,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现上课地点改为学生工作室,教学方法由单一的讲授改为讲授、讨论、体验和绘图相结合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怎样学”而非“学什么”。先期公布课内容,学习方法等。然后师生共同进行建筑体验与认知:参观、调查(空间序列、建构方式等)、速写、模型制作、分析等。 教师带领同学参观了宁波江北天主教堂,同学们体验了教堂的空间尺度和空间序列,更清楚的理解了哥特式建筑的特点; 在课上同学们通过绘制多利克和爱奥尼柱式,更准确的掌握了两种柱式的特点和区别:在模型课中同学们通过制作斗拱的模型,更深刻的了解了斗拱的构造特点。 启发式教学:教学不受有限教材、观点、方法的局限,把建筑理论与历史看作一个开放的知识体系,不断从相关学科和边缘学科中汲取养分:针对同学有限的认知水平,把基本概念与建筑事实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不仅使历史作为一种知识,更作为增强认识、启发思考的途径,如要求学生做根据历史意象的设计方案,或以文献比较和不同视角的方式解读历史建筑、建筑流派或建筑师。课堂教学运用图像启发和引导式讲授,注重教学中的学生反应和兴趣点,通过焦点问题和热门话题的插入,引导学生对问题实质进行思考和对。

3、教学实践环节的加强 作为本课程实践环节的建筑测绘,一直是本课程非常重要的接续内容之一,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历史建筑的接触,细致地把握和分析历史建筑的建筑艺术、建筑技术成就;消化课堂讲授的建筑历史知识;在实践的过程中继续学习建筑历史精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模型制作环节中,同学们制作了古建筑模型,如木构架结构抬梁式、穿斗式、斗拱等,使学生更清楚的了解古建筑的构造和做法。使建筑史论课具有延续性,实用性。

4、教学考核方式的完善 在考核方式上进行较大的改革,将考试分为期末笔试成绩、平时笔试成绩、大作业成绩(设计作业)、小论文、绘图作业成绩等多部分组成。综合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绘图的能力。 期末考试为有条件的开卷考试。可以带一张A3纸张,内容要求手写。考试内容灵活,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增加分析类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建筑历史知识的理解。 通过对建筑史论课程的改革形成建筑史论的课程群。以《中国建筑史》和《外国建筑史》为主线,加入《建筑测绘》和《建筑模型》两门实践课程,形成建筑史论课程群。 提高了学生对史论课程的学习兴趣:通过对史论课程的改革,尤其是对教学方法的改革,使学生从被动听讲变为主动讨论,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参与到课程之中。 通过对建筑史论课程的改革,探索出了一种适用与工作室制的史论课程的教学方法,为其他艺术专业的史论教学提供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常青建筑学教育体系改革的尝试一~以同济建筑系教改为例[J]. 建筑学报,2010.10. [2]黄淑娜.艺术设计专业的中外建筑史教学研究[J].科教文汇,2008. [3]郑枫.架起传统与现代的桥梁—建筑历史与理论课程体系教学改革的思考[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04.4. [41吴良锗.广义建筑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 135 作者简介:郭晶,浙江万里学院设计艺术与建筑学院,讲师。
http://www.boshilunwen.com/daixiejianzhushilunwen/27577.html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工程监理

返回版块

4.82 万条内容 · 229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对建筑史课程创新性教学模式研究

一、建筑史课程简介 (一)背景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作为建筑学专业本科教学的两门基础理论课程,在其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熟知中外建筑史则是建筑学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基本专业素质之一。而建筑史课程的内容包罗万象,综合性强,涵盖了社会、经济、文化、艺术与技术等各个方面,跨越了几千年的时空变幻和社会变迁,对于工科院校的学生来说,学习与研究这样浩瀚的历史会遇到很大的困难。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在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和锻炼学生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如何构建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便是建筑史课程进行创新性教学模式探索的基本出发点。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