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给排水工程 \ 市政给排水 \ 水中有红虫如何解决?
我公司清水处理用的水源近来有恶化的现象,COD达到了30以上,虽有加液氯及杀菌剂,但是近来还是在处理后的水中发现红虫,有10MM 长,还是活的,急需求助!!!

全部回答(27 )

  • mengyan197206
    深度处理水厂对摇蚊及其幼虫的防治
    陈朝湘 ,, 陆平 2
    (1. 广州市自来水公司,广东广州15030;2.江苏一环环保设计研究院,江苏宜兴214 26 2)
    摘 要 : 介绍了在设有臭氧一活性炭滤池工艺的深度处理水厂,摇蚊及其幼虫在净水构筑物中的分布情况,其繁殖与水质、气候的关系。总结了净水构筑物的日常管理以及生产流程环节如何有效防治摇蚊及其幼虫的方法,确保出厂水质安全卫生的经验。
    关键词 : 深度处理; 摇蚊及其幼虫; 水质; 防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用水的水质要求越来越高,相应地对生活用水的了解也越来越多。用户终端发现红虫的事件在不少城市都曾发生。杜绝摇蚊及其幼虫除了加强管网滞留水排放,定期清洁用户储水池(注意对其进人孔和透气孔用尼龙网包扎)外,在水厂工艺流程环节做好摇蚊、红虫的预防工作也非常关键。
    1摇蚊及其幼虫在水厂中繁殖情况
    1.1 分布
    某水厂采用臭氧一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生产流程如图1所示。
    摇蚊主要以红虫卵、红虫幼虫、孑不、摇蚊等几种形态出现在不同的净水生产流程中,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摇蚊和虫卵主要出现在沉淀池后段(集水槽)位置。偶尔在砂滤出水和炭滤出水中检测到摇蚊幼虫,幼虫基本已死。

    1.2 摇蚊及其幼虫出现时间与气候的关系
    随着南方城市的四季变化不再明显,摇蚊繁殖高峰期并不像以前那样集中在春夏之交和夏秋之交,而是与气温、天气有密切关系。通过对各净水构筑物的长期观察,发现摇蚊、摇蚊幼虫、虫卵等的出现随天气变化规律如下:
    ① 气温在22~28℃、水温在20一25℃之间时,摇蚊在沉淀池中大量出现,池壁有大量虫卵附着。
    ② 在气温适宜的情况下,在阴雨天气后的2一3d,或者在气温骤降3℃以上的第二天,摇蚊会在清晨有一个产卵高峰,在沉淀池壁的虫卵数量明显多于往日,其分布甚至扩大至沉淀池中段。
    ③ 遇上暴雨或持续高温天气,摇蚊基本不产卵,摇蚊及其幼虫基本不会出现。
    1.3 摇蚊及其幼虫出现与水质的关系
    该水厂的原水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一2002)Ⅱ类标准。在取水流域进行挂笼监测,只在2006年5月一6月发现红虫,所以在生产工艺中出现的摇蚊及其幼虫主要来自沉淀池。
    笔者曾在比较适宜摇蚊繁殖的季节(9月一11月),对回收和不回收砂滤池与炭滤池反冲洗水时的摇蚊繁殖情况进行了对比,发现摇蚊及其幼虫的繁殖在使用回收水时比较严重。
    在没有用回收水的情况下,摇蚊出现在沉淀池池面或大量产卵的时期,一般是在降温后的一两天内,或雨后几天内。之后沉淀池池面就基本没有虫卵,一些孵化的幼虫在沉淀池底筑巢,条件适合时蜕变成摇蚊。
    在使用回收水的情况下,除大幅降温至19℃的两天外,摇蚊一直存在,而且数量比没有使用回收水的时候多,主要表现在导流墙有大量摇蚊附着,砂滤池池壁出现大量摇蚊和虫卵,而在污泥系统的排水池、上清液集水池等阴暗潮湿位置基本没有摇蚊,更没有发现其虫卵。可见摇蚊并不喜欢污水,而是喜欢相对清澈且富含微生物的水体,这可能与回收水富营养化有关。原水中全年总藻类≤5x104个/L,常年约为lxl04个/L,可供摇蚊幼虫捕食的微生物相对较少,所以摇蚊并不适应这种比较清洁的水环境。而回收水中的微生物相对增加,因为反冲洗水中含有滤层截留的藻类及其他微生物的含量远高于原水。此外,滤层截留的摇蚊幼虫通过反冲洗水汇入回收水中,重新进人沉淀池,在沉淀池底积聚并繁衍。表2是水厂原水与回收水在一段时期内部分水质指标的平均值。

    从表2可见,回收水中含有的微生物和有机质比原水多。而根据资料显示:杂食性的摇蚊幼虫以细菌、藻类、水生植物和小动物为食,水体底质中的有机质含量决定了摇蚊幼虫的种类组成和数量,有机物耗氧量的年平均值与底栖动物生物量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因此,回收水的水体环境更适合摇蚊幼虫生长繁殖。
    2对摇坟及其幼虫的防治措施
    ① 投加臭氧。根据实际生产观察,在混凝处理工艺前投加臭氧后,沉淀池中出现的摇蚊及其幼虫明显较少。有研究发现,含氧量与摇蚊羽化成虫数量呈负相关,即含氧量增高时羽化成虫数量减少。水厂前臭氧投量约为0.5mg/L时,沉淀池水体溶解氧可达6一8mg/L。此外投加臭氧还有一定的助凝作用,对降低待滤水浊度有一定的帮助,待滤水越清时摇蚊幼虫出现的几率越小。
    在进入炭滤池前投加臭氧,能有效地抑制摇蚊幼虫在炭滤池内繁殖。根据生产实际观察,进人炭滤池的水体含有余臭氧,炭滤池出水基本没有摇蚊幼虫。如果停止投加,炭滤池出水发现摇蚊幼虫的频率明显增加。
    ② 保持沉淀池池壁水位线以下0.5m不积泥,定期喷洒次氯酸钠。保持沉淀池壁水位线附近清洁,不积泥,不长青苔,可以减少摇蚊在池壁附着,从而减少其在此产卵的机会。同时在上午9时前将沉淀池池壁、砂滤池池壁的虫卵及时清除干净,以避免虫卵在阳光下迅速孵化进入水体。此外,在摇蚊活动频繁的时期,在傍晚用5%的次氯酸钠喷洒池壁,特别是阴暗的角落,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摇蚊的活动。
    ③ 在沉淀池至砂滤池之间加装拦网。水厂在平流沉淀池的集水槽末端加装绑有10 目尼龙滤布的拦网(见图2),这能够有效截住水中的摇蚊幼虫、孑不等,大大减少其进人砂滤池的数量。上午8时左右将集水槽拦网清洗一遍,把前一天截到的红虫、孑不、蚊蜕皮等及时清除。由于摇蚊幼虫在上午10时左右孵化,所以在1时左右需再清洗一遍拦网,以清除拦截到的摇蚊幼虫。
    ④ 在炭滤池出水堰加装拦网。在每座炭滤池出水堰位置加装绑有20 目尼龙滤布的拦网(见图3),这可以截留摇蚊幼虫以及脱落的炭滤层微生物,保证出厂水水质。但拦网需根据截留物多少及时进行冲洗(一般每周一次),以免因滤网堵塞而使炭滤出水溢出构筑物。
    ⑤ 定期排放滤池池底水。砂滤池和炭滤池池底因结构原因,会有水流较慢或滞留水的角落,这些地方容易让摇蚊幼虫停留并拿生。一般每月打开滤池池底排空阀排水一次,以能置换池内水体为排放标准,如情况严重可增加排水频率。此外,砂滤池和炭滤池反冲洗后最好能静置30 min才开始过滤,使滤层充分下降,有条件的最好能弃去前5min的初滤水。
    ⑥ 其他日常管理措施。反应池和平流沉淀池定期排泥,沉淀池定期清洗(特别是在摇蚊繁殖较活跃的4月和9月),减少积泥可以减少摇蚊幼虫在池底筑巢的机会;清水池定期清洗和消毒,或者降低水位检查后视池内情况确定是否清洗;清水池和吸水井的透气孔、进人孔、溢流孔加装60 目透气尼龙网以防止摇蚊和其他昆虫进入;使平流沉淀池的导流墙低于沉淀池正常运行水位,避免露出水面的部分成为摇蚊栖息产卵的场所。

    3 结语
    目前国家及各级政府已经加强了对水源的保护,但水质要取得根本性的改变还需很长一段时间。
    深度处理水厂比常规水厂多了炭滤池、废水回收系统、臭氧投加系统等工艺,在摇蚊繁殖方面有利有弊。所以充分利用厂内资源,加强对净水构筑物的日常管理,合理加装防护设施,不断总结经验,多方面综合防治,才能有效减少摇蚊及其幼虫对出厂水水质的影响,确保生活用水的安全卫生。
    2009-10-21 13:18:21 来自 PC 评论 举报
  • mengyan197206
    关于摇蚊虫在水厂防治的讨论
    摇蚊虫在水厂各个工艺环节的管理上可能存在疏漏,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 ) 由于水厂大部分建筑物均为敞开式,在繁殖季节,若卫生工作跟不上,摇蚊有可能在沉淀池、滤池等有水建筑物池壁产卵。
    (2) 摇蚊 卵粒长约300u m .卵径约100u m,卵块长约10-25mm,宽度大于5-10mm,刚孵出的幼虫,长度约600-700u m ,宽约100u m。而滤池滤头上的滤缝宽为0.1- 0.2m m,理论上红虫及卵块(很难有单个卵独立存在)是穿不过滤料层及滤头的。但随着使用期延长,某些滤池滤板等地方破损就可能导致刚孵出的幼小红虫或虫卵在滤池反冲洗时穿过滤池进入滤后水再流进清水池。
    〔3) 水厂的清水池一般有透气孔、溢流孔,这些与外界相通的气孔若没管理好,很容易让摇蚊等昆虫侵入,使它们在清水池滋生繁殖。近年在某些水厂清水池己发现有摇蚊存在就是实例。事实上,北京,上海等地曾出现的自来水红虫问题,经当时专家研究证实,均为净水厂清水池、沉淀池、滤池等构筑物滋生摇蚊而导致的,而最根本原因是净水厂的水源水已严重污染.
    水厂摇蚊的防治要采取多种措施,综合防治的方法。
    (1)要以物理防治为主的方法,影响和干扰摇蚊正常的繁殖环境。利用灯光驱蚊的方法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还不够彻底。
    (2)定期清洗清水池和天天清扫水池池壁、集水槽,保持水池的清洁,也能够起到抑制摇蚊栖息和产卵的效果。
    (3)定期用高浓度的消毒液定期长时间浸泡运行的沉淀池、滤池(6小时以上解决池壁虫卵问题)及定期清洗反应池、沉淀池底部积泥防止摇蚊虫、水丝蚓在水厂的二次繁殖。
    (4)在运行过程中尽量减少滞水区,防止摇蚊虫在滞水区产卵。
    (5)恒水位过滤的滤池反冲洗时,应将滤池中的表层水排放,减少气反冲洗时在水中产生的红虫、小鱼碎片在过滤时带入清水池并适当延长反冲洗时间。
    (6)还有的水厂利用水面喷雾和池中养鱼的方法也能起到控制红虫发生的目的,但是与此同时耍考虑成本和是否增加池中副产物。
    水厂要在每年的红虫多发季节,密切注意红虫的数量变化,及时采取投加二氧化氯等措施来控制红虫,将红虫及时消灭,要根据水厂实际情况计算出投加二氧化氯的量,尽量不要多加,一方面减少成本,另一方面减少水中剩余副产物。
    最后,要尝试用bti制剂来防治红虫的发生,虽然bti还没有真正的在生产bit得到应用,本试验尚未完成bti制剂在生产的应用,但是本试验已经提供了实验室小规模试验的效果和依据,距离生产的应用还有待于以后的研究者继续研究。
    摘自本论文
    2009-10-11 07:13:11 来自 PC 评论 举报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市政给排水

返回版块

23.6 万条内容 · 80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